职业教育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初探

来源 :科技与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手册式教材作为一种新形态教材,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重点方向.文章在回顾国内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职美容方向专业课教材为例,深入剖析工作手册式教材在开发主体、内容设计以及融媒体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以期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其他文献
国际中文教育图书的海外出版与传播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文章以美国亚马逊图书网站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考察了国际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的出版与影响力状况,并对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一系列承载我国科研成果的图书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科技图书版权输出依然面临着输出数量少、贸易逆差严重等困境.文章对目前制约科技图书版权输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文章以金属加工杂志社为例,介绍科技期刊在全媒体转型过程中在视频和直播业务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包括视频和直播业务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相关经验总结,并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视频和直播业务给出建议.
大众出版的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中国内容在虚构、非虚构、儿童文学出版领域取得了各项突破.大众出版“走出去”是跨文化交流,是文明互鉴的传播形式,后疫情时代要与时俱进,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以立体、融合理念走进国际市场:跨文化创新选题,促进文明之间的互动,强化传播效果.走进本土认知,建立文化共鸣,捕捉海外关切与中国特色的联结点,传递中国温度.立体融合,小切口大画面,提升传播效率.既要创新传播表现力,为在线交流注入新活力,还要融合内容矩阵,发挥立体传播的高效能.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不同集群类型的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在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和平台服务功能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特点,认为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是目前中国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文章提出实现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路径,即以商业出版社为龙头、加大收购并购力度;以学科为纽带、以平台为载体,实现期刊跨主管、主办、地域集群发展;引入企业力量协同办刊,提升刊群运营能力;与平台技术服务商合作,打造数字化出版平台.
2021年5月,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为教育出版产业分析竞争情报、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根据人口普查的一系列相关数据,结合教育出版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运用SWOT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进行教育出版行业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教育出版行业前景广阔,但面临大量的竞争因素,出版机构需要制定准确有效的竞争策略,才能够在长远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智媒时代如约而至,新生代读者作为阅读主力,对智能阅读体验的偏好渐成刚需,出版产业站到了智能化重构的风口,业态融合运用智能技术有了多重尝探.然而,出版与阅读智能化实践仍然盲点多端,基于多视角、多维度、多取向逻辑解构的研探尤显重要.本文试图基于出版与阅读智能化内涵的“逻辑释义”,从二者智能化联动的“逻辑分析”、智能化体验的“逻辑构建”到智能化追求的“逻辑取向”等维度分享看法.
在多元主体竞争的古籍数字化市场中,出版社作为后发者处于不利境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不占优势的出版社再造旧有商业模式或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是破局的关键.借鉴商业模式画布理论,可将出版社古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按用户细分、用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核心资源、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等9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发现,出版社古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构建应该从3个层面着手:古籍数字出版用户评估、依据“双效”原则确立价值主张、完善古籍数字出版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成熟的配套教材匮乏,新形态教材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并组织推动的智能制造模块化新形态系列教材出版、资源库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服务等相关活动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新兴领域相关教材研究、建设、推广的全新模式,以期更好地解决新兴领域教材建设问题,推动新兴领域人才培养.
影像数字出版作为版权交易的一个典型形态,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场景下不断迭代,跨入了智能时代.本文尝试从技术族的角度出发,对影像数字出版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赋能解析,挖掘智能影像数字出版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影像数字版权交易的现状和挑战,并且尝试给出发展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