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四大美女”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198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翠鸟属于鸟类的佛法僧目。中国的佛法僧目鸟类共有5科,新疆独占4科4种,分别是翠鸟科普通翠鸟,蜂虎科黄喉蜂虎,佛法僧科蓝胸佛法僧,戴胜科戴胜。除了普通翠鸟偏小,其余翠鸟体型大都介于30厘米左右,华丽的外表是它们共同的特征,羽色大都艳丽,以蓝、绿色占优势,堪称鸟中“四大美女”。
  把翠鸟称为佛法僧有两种解释。其一,据说在古代的一座佛教寺庙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胸翠鸟在大树上筑巢、产卵,和尚们却不知其名。因为翠鸟羽毛鲜艳,同寺内方丈的袈裟相似,故取名佛法僧。其二,佛法僧的叫法来自日本,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中国的唐朝),人们在寺院的林子听到一种鸟重复地发3个音节的叫声,把它意会成“布、颇、梭”,就是日语“佛、法、僧”的读法,于是就把这种青绿色的鸟称为佛法僧。
  普通翠鸟
  人们常说的翠鸟学名叫作普通翠鸟,它们通体羽毛青翠、光亮,浑圆小巧的身材像一块熠熠生辉的翡翠,令人过目难忘。翠鸟头上以翠绿为底色,带着深蓝色的斑点,背部是天蓝色,翅膀和尾巴是靛蓝色,胸部和双颊是栗色,嘴和脚是红色,这些色彩让翠鸟看上去十分艳丽。
  不过,雄性翠鸟和雌性翠鸟具有不同的美:雄鸟羽毛偏宝石蓝色,羽毛如丝般闪亮耀眼;雌鸟羽毛偏翡翠绿,光泽不及雄鸟,却也是婆娑妩媚。细细观察会发现,翠鸟美丽的羽色既不是由停留在表面的彩虹色形成的,也不是由羽毛本身的色素形成的,而是羽毛特殊的结构散射蓝色光线的结果。
  翠鸟的平均体重只有23~36克,体长15~17 厘米。别看它们身材娇小,可是却长着一个长长的喙,仅喙的长度就占了体长的近一半,喙的颜色也是区分翠鸟雌雄的一个标准——雌鸟的喙黑一些,雄鸟从喙尖向喙基部呈过渡的橙红色。
  普通翠鸟在乌鲁木齐周边湿地分布广泛,也许是因为适应性较强,翠鸟不仅可以居住在人迹罕至的林区溪流、平原河谷,而且那些人类活动频繁的水库、水塘,甚至水田岸边也常常是翠鸟安家落户的地方。
  除了光鲜的外表,翠鸟还有一手绝活——捕鱼。翠鸟长而有力的喙很适合捕鱼,它们经常长时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一见水中有鱼虾,立即以闪电般的速度扎入水中,旋即跃出水面。翠鸟从发现目标到结束战斗,整个过程不足5秒,并且成功率非常高,很少失手。这主要归功于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在水中依旧看得清楚,因而捕鱼本领特强,继而有“鱼狗”之称。
  翠鸟是爱美的,为了保持优雅的形象,沐浴梳理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停落在枝头,灵巧地用喙啄取尾部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可防止入水捕鱼沾湿身体。
  黄喉蜂虎
  黄喉蜂虎为蜂虎科的中型鸟类,是公认的“四大美女”之首。它体型修长,细嘴长尾。不过与它美丽的“外衣”相比,这些都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它身上的“外衣”粗略估计就有6种颜色,还不算杂色。额头白色至蓝绿色,并与一细眉纹相连,头顶至上背是栗色,肩部呈棕色,下背以下是淡黄栗色,腰部绿色,尾巴蓝绿色并且还有狭形的黑褐色到达尾端,令人眼花缭乱。此外它还是一个婀娜的舞者,飞行中拍翅和滑翔交替,前进路线上下波动。
  漂亮的外表婀娜的舞姿总让人把它与温柔联系起来,但黄喉蜂虎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凡事都有例外。看看它的食物你就知道为啥了,其食物主要是蛾类、蜻蜓、蜂类,它尤其爱吃蜜蜂,这也是它名称的由来。如果此刻你还被它漂亮的外表所迷惑的话,那就去问问蜂农吧。黄喉蜂虎是蜂农最危险的敌人,而且它们总爱集群活动,蜂农总是想方设法避开这些瘟神。
  黄喉蜂虎每年5月初就会出现在乌鲁木齐河谷附近,这个时期也是它们寻找伴侣的时候,一旦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侣,便相互陪伴一直到老。恋爱之后,它们就开始筑巢了,为了后代的安全,它们需要凿成一个直径10厘米,深近1米的洞穴,而所依靠的工具仅仅是自己的喙和爪子。巢穴完工后,雌鸟也身怀六甲了,此时雄鸟最柔情的一面也展现出来。巢依旧需要修饰,不过雄鸟不会再让妻子忙碌了。不仅如此,它还加倍工作,捕食更多的食物来喂养妻子。在丈夫的宠爱下,雌鸟呆在巢中,把家看好就行了,20多天幼鸟就可出壳了。黄喉蜂虎冬天要迁到南欧、北非、中东、印度次大陆的西北过冬。
  蓝胸佛法僧
  蓝胸佛法僧体长30厘米左右,鸽子般大小。头、颈和下体淡蓝绿色,喉和前颈羽毛白色或暗蓝绿色。腹较胸颜色稍淡,肩、背和内侧沙褐色或淡红褐色,腰蓝紫色,中央尾羽为蓝绿色,其余尾羽外侧基部蓝色,内侧基部黑色。
  蓝胸佛法僧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方的各种生境中,比较喜欢森林、灌木丛、荒漠和半荒漠地带,特别是长有稀疏灌木,又有悬崖和沟谷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蓝胸佛法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空中飞翔捕食,也到地上追捕食物,休息时多栖于枯树枝上或电线上。蓝胸佛法僧虽然名字是佛法僧,不过行为上和“佛”没有半点关系,主要以大的昆虫为食,也吃蜥蜴、鼠类、鸟卵、雏鸟等小型脊椎动物。
  蓝胸佛法僧的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较陡的河岸、沟谷和岩壁洞中。在森林地区也在树洞中营巢,甚至在房屋裂缝中营巢。蓝胸佛法僧常成小群在一起繁殖,其巢内无任何内垫,直接产卵于地上。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8~19天。大约经过亲鸟26~28天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离巢。蓝胸佛法僧是夏候鸟,在我国仅见于新疆。
  戴胜
  戴胜的外形极其独特,头顶五彩羽毛,拥有尖长细窄的小嘴,外加错落有致的羽纹,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关于它的描述,如贾岛的《题戴胜》:“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说起戴胜,知道的人并不很多。将“戴胜”二字拆开解释:戴,为加在头、面、颈、手等意;胜,则为古代妇女装饰。戴胜合起来就是“头戴优美的装饰”之意。这一解释点出了戴胜独特的羽冠。古人给了戴胜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精炼,但不普及,因而戴胜还有好多俗名,如屎姑姑、臭姑姑、花蒲扇、发伞头鸟、山咕咕、勃勃、山和尚、花冠道士等。   见过戴胜的人都会“过目不忘”,这缘于它独特的外形。戴胜体形纤长,体长25~30厘米,喙细长而微向下弯曲,头腹部是棕红色或浅粉红色蓬松的羽毛,翅膀和背上的羽毛则是黑白分明的横纹图案,当它展翅飞翔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贯穿双翅的4条白色横纹。同时,展开的黑色尾羽上也会显露出一条宽宽的白色横纹。虽然黑白相间的羽色很引人注意,但最令人难忘的要数戴胜独特的羽冠了。戴胜的头枕部长有数十根带有黑白色边缘的棕红色羽毛,收拢时与鸟类常见的羽冠并无特别之处,但当羽毛展开时,就像展开的羽扇,因此戴胜也被叫作“花蒲扇”。
  相较于戴胜的体形而言,如此宽大的羽冠堪称鸟中之最了。戴胜的羽毛不但奇特美丽,而且还是它出色的伪装。踱步在树影斑驳的土地上,戴胜身上那些棕色的羽毛及黑白相间的横纹与土地和树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穿了一件隐身衣。如果不是戴胜走走停停地移动着寻觅食物,很难在一片草地中发现它。除了美丽的外貌外,它的叫声也非常迷人,繁殖期间,戴胜常常站在大树上发出清脆的“喘、呼喘、喘”三音节的响亮叫声,使山野之中增添了几分“鸟鸣山更幽”的情趣。
  戴胜是有名的食虫鸟,大约占到它总食量的88%,在保护森林和农田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戴胜有时在地面寻食,擅长用细长的喙部插进土里翻掘,啄食昆虫、蚯蚓,一旦受惊,立即飞向附近的高处,翱翔飞行的姿态很像一只展翅的花蝴蝶,一起一伏呈波浪式前进,颇具风趣。
  戴胜用行动向人们解释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距离产生美。漂亮的外表与它的行为产生巨大反差。繁殖季节的戴胜,会从肛门中喷射出一种黑色的液体,其臭无比,粘到手上后,臭味都会持续好些天。这是戴胜用于保护自己和巢、卵、幼鸟的“化学武器”。戴胜不善做巢,会在树洞、岩缝或墙窟窿中做巢。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巢洞,也会占啄木鸟的巢。仅凭实力打斗的话,戴胜肯定不是啄木鸟的对手。不过它有一种近乎无赖的办法,戴胜会趁啄木鸟不在的时候,将自己分泌的臭液射在啄木鸟的巢中,啄木鸟不堪其臭,只有弃巢。于是,戴胜趁虚而入。
  如果说靠臭液挤走啄木鸟是无赖行为的话,那么下面发生的事情就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了。孵出幼鸟后,戴胜也不清扫巢中幼鸟的粪便,而是让其在洞中堆积,臭气熏天。由于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戴胜的俗名“屎姑姑、臭姑姑”反而比它的学名更为人们所熟悉。
  【责任编辑】张田勘
其他文献
在地球的历史上,很多“大事件”塑造和改变了地球:来自太空的岩石撞击,熔化了地表;地壳板块漂移,改变了海洋和陆地的格局;火山爆发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状态,导致气温时高时低;地球上孕育出生命,同时它们又改变了地球……  所有这些“大事件”都在地球的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把岩层变得像一本“日记”。日记中的“文字”包括地质学上的改变,也包括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形成的化石。这些化石告诉人们,某一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
科学家发现,随着气候变暖,许多动物变小了。比如,英国科学家曾发现,在苏格兰某个岛上的绵羊在过去的24年里,体形平均缩小了5%;再比如科学家对近300个北极熊头骨标本对比后发现,如今的北极熊竟在过去百年里缩小了2%~9%。但科学家又发现,气候变暖会使一些爬行动物变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考古学的证据:气候变暖哺乳动物变小  在2013年11月举行的第73届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上,美国密歇根大学古
2010年中国考古6大新发现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东苕溪位于浙江北部,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重要分布区。其中南山窑址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原始瓷窑址,是探索瓷器起源的重要资料。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和西周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这一聚落群对理解苏州地区东周时期的各种遗存现象和重构当时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重要基点。    新疆鄯善县
最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已经从埃及伊蚊身上找到了决定蚊子性别的基因——“Nix”,并已用它来改变雌蚊的性器官。研究人员把Nix基因注入到蚊子的胚胎中,超过2/3的雌蚊长出了雄性生殖器和睾丸。随后,研究小组又把Nix基因从雄蚊身上移除;之后,它们长出了雌性生殖器。    科学家早就知道,有一种基因控制着蚊子的性别,但是没有人能找到这种基因。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分析,找
就一条街来说,中山路几乎可以成为青岛的百科全书。它是个扩大了的想象,是舞台,同时也是润滑剂。没有任何一条街可以像中山路这样经典地代表青岛的表情。中山路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个活的都市生活标本、一种生命力的象征,让欲望、热情、创造不断延续。    中山路的路    中山路出现在1898年早些时候,这是德国殖民地管理当局在青岛最早修建的马路。此时,距德国占驻青岛不过几个月。修筑中山路的初始目的,
屠呦呦和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日本的大村智三人由于在寄生虫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尽管屠呦呦明确表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但是,还是有人感到不平和不解。最大的不解是,既然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为何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奖,其他也有重大贡献的人却没有获奖,因为,在屠呦呦之后做出重大贡
11月13日晚,巴黎遭遇系列恐怖袭击,导致至少129人死亡、352人受伤。事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这些袭击。2014年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恐怖主义“新生态”渐趋成型,国际反恐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将如何应对恐怖主义呢?  (巴黎遭遇恐怖袭击后)恐怖威胁犹在,但正常的城市、社区生活必须恢复。拿出明确的治安恢复和反恐路线图、时间表,恢复公众对公共安全的信心,让“人类的
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从这条路上经过的人和事物都是文明的载体,哪怕是尸横遍野的杀戮之战。  被册封鲜卑姓的隋朝皇帝  所谓丝绸之路,一般是指自西汉以来形成的绿洲之路,主要是从长安和洛阳,经由河西走廊至敦煌,再分两条:一是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出帕米尔,再由大月氏至安息(帕提亚和撒珊王朝),西通犁靬(今埃及亚历山大城),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二是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
中国科学家成功完成了芝麻基因组的破译工作,研究分析了芝麻高含油量和特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性成分芝麻素的形成机制。芝麻油保存期明显长于其他食用油,原因在于芝麻中含有特殊物质芝麻素。芝麻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增加油质的稳定性,临床已证实芝麻素具有治疗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功效。通过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芝麻素合成关键基因仅存在于芝麻中,芝麻种子发育早期的差异表达,对芝麻素的合成和积累有重要影响。科学家可
2014年5月7日上午8时许,南京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工人王某在车间门口打扫卫生时,看到地上有一条链状的物品,直接用手捡起放在裤兜内,直到中午11时30分回家后才将其丢在自家的杂物堆里。  王某捡到的是遗失的放射源铱192,但他并不知情,只是想捡来用作钥匙的挂链。至此,王某已经遭到伤害。于是,一连串的问题随之而来。什么是放射源,有什么作用,对人体有什么害处,如何管理放射源和避免放射源对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