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视域下的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研究

来源 :经济体制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基建”是我国后疫情时期促进经济稳定回暖的现实举措,也是新时代建立现代化智慧经济体系的战略工程.鉴于“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的特征,为探索适合新型基础设施的项目供给方式,本文将新型基础设施划分为高端数字产业化、规模数字产业化、应用产业数字化、大型产业数字化四类;对市场化供给、国家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在“新基建”领域进行项目供给的适应度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根据“新基建”项目特性选择供给方式、正确发挥市场和政府在“新基建”中的作用、谨慎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项目融资等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以数治税”理念下,税务机关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建立健全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构建“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全要素、全链条的税收风险管理贯穿税收管理始终,且是未来税收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现行税收风险管理涉及的数据质量、指标设计、风险应对、人才配备等要素,从实务操作层面,就优化底层数据、风险指标纵横向联动搭建、低风险应对方式调整、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纳税人为中心,以税收数据为驱动力,全面改进办税缴费方式,建设高效、集成、安全的智慧税务.本文探索提出与传统纳税申报在申报理念、申报内容和申报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新型纳税申报思路.构建新型纳税申报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助推纳税申报智能化转型,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和税收征管成本.为尽快落地新型纳税申报,可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重构业务流程,通过构建统一税收征管数据中台的方式,破解数字鸿沟.
开征环境保护税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开征环境保护税能够推动重污染行业增加环保投资,但在环保投资增加的同时企业的环境保护税负担也在增加.这说明重污染行业的环保投资力度还不够,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应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税额标准,重点提高高污染排放的税额标准;另一方面,应提升环境保护税的征管质效,实现应征尽征.
独角兽企业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结合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技术颠覆性、市场领先性、用户领先性等特征,发现其“高速技术迭代-商业模式探索-培育领先用户-技术和市场领先”的成长规律,且独角兽企业在孵化和加速成长阶段亟需更包容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风险的金融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鉴于此,应从构建独角兽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平台-创新生态”的分层孵化链条,提升多层次金融体系对各阶段独角兽企业的风险容忍,在独角兽企业认定、评审、奖励和精准服务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降低独角兽企业成长过程
环境保护税自2018年1月1日开征以来,税制运行平稳顺畅,税收收入总体稳定,执法刚性稳步增强,绿色效应逐渐显现.但从征收管理角度看,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协作治税以及制度衔接等方面仍需完善.以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精准征收和有效征管.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ESG)表现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企业排放污染征收的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的ESG表现有促进作用.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具有滞后性,此外,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税对企业ESG表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为了更好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应将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碳污染
智慧养老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而智慧养老的精准化供给对于提升智慧养老服务质量、丰富智慧养老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在智慧养老服务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完善政策体系、构建信息化智慧养老平台等手段,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拓宽服务运用场景、丰富使用范围、构建智慧养老服务精准化治理逻辑等方式明确了智慧养老的精准化供给路径.据此,我国在今后的智慧养老中应贯彻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从提升老年人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提高智慧养老服务解决现实痛点问题的能力入手,实现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得以快速发展,但也随之产生了不少税收风险,给税收环境公平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背景下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应重点把握数字商务发展的基本趋势、助推产业数字化的主要领域和路径,围绕数字商务税收治理的主攻方向,从规则构建、高位统筹、数字赋能、平台支撑四方面入手,推动数字商务税收治理的持续优化.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我国2011 ~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反垄断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省份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该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挤压;从影响程度来看,由于各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数字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也存在边际递减规律;如果我国不断提升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为实体经济创造高效的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效应会越来越小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资产的可交易性、创造价值性和收益性使得对其征税成为必然.现阶段,我国没有必要开征专门的数据资产税,可将对数据资产征税嵌入现行税制体系,但应合理确定数据资产税基,对数据资产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据资产的信息化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