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甘石炮制前后治疗大鼠湿疹作用比较研究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炉甘石炮制前后对大鼠湿疹的治疗作用,证明炉甘石炮制后药效增强.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组,以1%DNCB攻击大鼠腹部复制湿疹模型,每日检测各组大鼠皮肤状态;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0、IL-1β、TNF-α水平.结果:炉甘石可显著改善湿疹大鼠皮肤损伤;降低IL-1β、TNF-α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且炮制品优于生品.结论:炉甘石炮制后治疗湿疹作用增强.
其他文献
以4-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在苯甲醛的羟基位置引入两种不同的酯基,然后在化合物的醛基位置引入氨基硫脲基团,合成2种新型缩氨基硫脲衍生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等进行表征.分别测试这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化合物中引入缩氨基硫脲集团之后,2种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C1,其对酪氨酸酶的IC50值达到0.8μM,动力学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属于竞争型抑制剂.
使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Jeziorny法、Ozawa法以及Mo法分析了纯PP和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Kissinger法计算了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可以很好的表征纯PP和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BIIR/PP TPV中PP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的绝对值低于纯PP的,说明BIIR/PP TPV中的PP具有较高的结晶能力.使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结晶形貌,发现
过敏性猝死在法医学实践中常有发生,然而在过敏性猝死的鉴定中缺少一定的法医病理学指征,使过敏性猝死的鉴定面临一定困难.血液激肽-1(hemokinin-1,HK-1)作为一种最新的速激肽,主要通过与NK1R结合在神经体液调节及过敏性猝死中有着独特的病理生理功能.本文从HK-1及其受体NK1R的生物学效应和在过敏性猝死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对HK-1及其受体NK1R在过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过敏性猝死的法医学及临床实践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以常见废旧落叶为原料,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参数得到性能优异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落叶制备的活性炭负载硫后做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负载量高达70%(wt.%).采用SEM、红外、BET等方法,分析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官能团.本文制备出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可高达2894.25 m2·g-1.在0.1 C循环时首圈放电比容量可达1295 mAh·g-1,0.5 C循环200圈后比容量还能维持在507 mAh·g-1.电池在2 C时电池放电比容量可达535 mAh·g-1,当倍率恢复到0.2 C时,容量可以恢复到75
本文以有机铁源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Na2FePO4F/C复合正极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的物相、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00℃下反应6 h合成的Na2FePO4F/C样品具有最佳的纯度和最优的结晶度,该样品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95.5 mAh/g,循环1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8.3%,循环性能优异.同时利用EIS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研究,揭示其循环性能演变的内在根源.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工艺,而BioGill(BG)生物滤塔是MBR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污水处理设备.本文介绍了BG生物滤塔装置原理和特点,并对比分析了BG生物滤塔工艺和传统MBR工艺的原理,主要工艺设备配置以及建设投资.显示BG生物滤塔工艺更能有效处理有机污染物,设备更易操作,运行成本更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壳聚糖和Fe2+的螯合后再通过高温碳化制备过硫酸盐催化剂,并测定其催化活化过硫酸盐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900℃碳化温度下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强,在5 min内去除效率已经超过60%,60 min内去除效率接近100%,该催化剂最优的反应pH为5~7,重复利用性很强,10次仍保持高活性,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催化分解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来降解有机物.
以红花菜籽油中亚油酸为原料,偏铁酸钠为催化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异构化产物共轭亚油酸(CLA)转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异构化反应进行优化,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红花菜籽油中亚油酸异构化为CLA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195℃、反应时间4.7 h、催化剂用量0.6 g,在此条件下得到CLA转化率为92.90%,与预测值93.92%相比,误差为1.02%.然后再通过脲素包合纯化、经2%的H2SO4-CH3OH溶液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水煎剂联合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被膜的体外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平板涂布法等测定两药单独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两药联合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构建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测定其生长曲线;采用XTT减低法、结晶紫染色法等检测两药单独或联合对生物膜(生长时间0 h、6 h和24 h)的SMIC80,药物作用下生物膜的真菌定植、菌数和结构变化,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黄连解毒汤水煎剂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的MIC为15.
采用氰酸钾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以氰化法合成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5℃,催化剂用量1%,投料比n KOCN︰n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保温时间4 h,保护试剂为己内酰胺,最佳用量n己内酰胺︰n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6,溶剂为N-甲基甲酰胺,添加量为45%.通过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谱图分析确定了产物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其纯度.在最佳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2.38%,纯度为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