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线和间隙刷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健康状况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种植修复后患者使用牙线或间隙刷两种护理方法对种植体周围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要求种植修复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采取双盲法,利用SPSS产生随机数字并进行随机设计后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刷牙方法采用巴氏(BASS)法;牙线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刷牙方法采用BASS法合并使用牙线;间隙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刷牙方法采用BASS法合并使用间隙刷,观察3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边缘牙槽骨吸收各指标的差异,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术后12个月,对照组、牙线组、间隙刷组患者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分别为(1.26±0.13),(0.97±0.09),(0.99±0.0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探诊深度(PD)分别为(3.27±0.32),(2.63±0.30),(2.70±0.26)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改良菌斑指数(mPLI)分别为(1.17±0.13),(0.96±0.07),(0.95±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远中骨吸收(MBL)分别为(0.29±0.12),(0.19±0.11),(0.21±0.07)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线组与间隙刷组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牙线和间隙刷作为刷牙的辅助工具,远期效果均比仅用牙刷能有效改善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牙线与间隙刷各有特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CQI)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立CQI小组,制订CQI项目计划书,根据实施情况,完善相关制度,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加强监测,进行PDCA循环。结果执行CQI后,CSSD人员操作规范性、自我防护水平评分均较执行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物品循环时间较执行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物品丢失率
期刊
目的分析口腔医院分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树立感动服务理念,完善口腔门诊分诊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2013年6—7月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收集的257份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找出分诊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护理干预,提出并实施站立分诊,2013年9—10月分析评价站式门诊分诊护理的有效性。结果坐式分诊过程中22.6%的患者感觉不平等,采用站立分诊后感觉不平的患者降为4.7%,差
目的探究授权理论联合图文式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授权理论联合图文式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授权能力、自护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健康知识知晓率和6个月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授权能力、自护能力、
目的探讨歌唱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健康指导及歌唱疗法,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分别检测肺功能,采用老年抑郁量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肺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抑郁及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期刊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为中心的整合科室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内镜中心整合为消化系统科室,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内外科整合,内镜、微创、手术结合的一体化医疗和护理。对整合后科室进行护理整合管理,动态弹性调配各整合病房的护士,内外科护士交叉培训、交叉疾病护理流程标准化、健康教育集体化、教学科研共享化等。结果以消化系统为中心的科室整合后,护士专科操作成绩从(84.75±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小儿雾化吸入的不配合次数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降低小儿雾化吸入的不配合次数"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拟定对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管理,患儿雾化吸入的不配合率由改善前的64.3%下降至改善后的23.8%,目标达成率92.5%,进步率63%。结论品管圈对降低小儿雾化吸入的不配合次数效果明显,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目的探讨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钾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