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吉娜”:美国中情局第一位女局长在路上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13日,一如自己惯常的作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个人推特上进行了新一轮政府高层人员调动。他宣布解除蒂勒森国务卿的职位,由时任中情局局长麦克·蓬佩奥顶替。而新的局长之位将交给副局长吉娜·哈斯佩尔。
  这是中情局设立71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女性局长,也是这个男性主导的部门里女性角色历史性的突破。特朗普以此为“卖点”在推特上宣传了一番,随即得到多位白宫成员的附和。
  但哈斯佩尔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国家情报机关中的精英女性,她被认为曾深度介入小布什政府开展的严刑审讯项目,因此此次提名瞬时掀起了多个人权组织“翻旧账”的热潮。

“血腥吉娜”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纽约世贸双子塔,美国政府的反恐政策也在那一刻开启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章节。
  9·11事件之后,中情局抓获了三名恐怖分子,在少量的证据下迅速认定他们都是基地组织的高级头目。
  一名叫做祖巴耶达赫的沙特人因曾担任本·拉登的个人助理而被重点关押。也是为了从他口中挖出更多的信息,情报人员启用了一套极具争议的逼供手段。
  “他们不停地向我泼水并且集中在鼻腔和嘴附近,我感觉像溺水了一样,肺因为缺氧像是要爆炸了。”祖巴耶达赫和自己的律师陈述。他说自己被反复往墙上撞,被禁闭在一个棺材大小的盒子里达数小时,无法动弹。一系列的证据指明,他并没有对此夸大其词。2014年一份参议院调查报告显示,祖巴耶达赫曾经因为水刑而口吐白沫失去意识,以至需要医护人员的协助。
  后经核实发现,祖巴耶达赫并不是能够提供关键信息的任何基地组织高官。这种逼供的方式也遭到了大量政府官员的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关押祖巴耶达赫的监狱代号为“猫眼”,位于泰国。2017年2月,独立调查媒体ProPublica从3位前政府官员那里得知,当年“猫眼”监狱的负责人正是吉娜·哈斯佩尔。
  现年62岁的哈斯佩尔1985年就加入了中情局,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中,她都是作为一个影子间谍在海外行动。身份极其隐秘,足迹遍布土耳其、埃塞俄比亚和中亚等地。
  不同于她“邻家奶奶”的温和外表,哈斯佩尔工作时精明干练,敢于决策,在局内“受到广泛的尊敬”。在中情局的官方简介中,她被称为“经验丰富的情报大师”。她拥有30多年的情报工作经历,曾做过国家秘密行动处的代理副局长,两次担任中情局伦敦分局的局长。2017年2月初,她被任命为中情局副局长。
  但2002年在“猫眼”监狱短短两个月的负责经历显然是她履历上最为惹眼的部分。
  此次提名局长的消息一出,多家媒体第一时间引用了ProPublica的报道,称作为秘密监狱负责人,哈斯佩尔负责审讯了祖巴耶达赫。
  报道中甚至还有细节称,在一次例行的水刑之后,哈斯佩尔到牢房中对犯人进行了嘲弄,称他“演技不错”。
  ProPublica很快进行澄清,祖巴耶达赫被水刑时,哈斯佩尔还尚未调任“猫眼”。但同时表示,在她着手负责之后,这种逼供形式仍然在继续沿用。同年11月,另一位名为阿卜杜勒·纳什里的犯人被进行了3次水刑。

  当年这场行动的具体内容大部分仍处于高度保密的状态,与哈斯佩尔相关的记录多被匿名,甚至篡改。2014年,一份泄出的电报无意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
  当年,为了记录犯人所招供的内容和为培训提供教材,“审讯”的过程被专人进行了录像。这92卷录像带一直作为机密文件被保存在保险柜中,直到2005年,国家秘密行动处处长何塞·罗德里格斯违背中情局制度,私自下令将其销毁在此之前,他曾收到过一份电报,内容是申请销毁这些录像,上面有哈斯佩尔的署名。
  电报的内容披露后,引发了美国司法部和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一场大规模的调查。尽管最后没有任何人受到指控,人权组织仍认为这是哈斯佩尔认同和参与了审讯逼供的重要证据。
  2017年,哈斯佩尔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与水刑相关的事件中。两位曾参与设计审讯项目的心理学家被一群当年的水刑受害者告上法庭,庭审中被告律师称哈斯佩尔才是这个项目中的关键角色,还申请让当时已经升任中情局副局长的她出庭作证,最后无果。
  前中情局反恐官员约翰·基里亚库曾在“猫眼”监狱和哈斯佩尔共事,也是公开反对哈斯佩尔和她前上司的人员之一。他近日为《华盛顿邮报》撰文称在同事内部,哈斯佩尔有一个外号叫“血腥吉娜”,暗指她曾经在“审讯项目”中的作为。
  接受采訪时,他则更进一步,把哈斯佩尔比作“酷刑项目的教母”,认为尽管她没有亲自监督祖巴耶达赫的水刑,仍然是这个项目的灵魂人物,而且“享受折磨他人带来的快意”。

隐形女间谍的华丽转身


  “黑狱”启用后不久,哈斯佩尔就迅速被派到“猫眼”担任负责人。这段经历也成为了她在中情局事业的转折点,她随后被派至中情局在海外分量最重的职位伦敦分局局长。回到美国后也一路升迁。
  2017年她被任命为副局长时,中情局特意发布了一份不寻常的新闻稿,其中包含了前局长迈克尔·海登等一系列高级官员对哈斯佩尔高度正面的评价。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乔纲森·特利认为,在“黑狱”的经验无疑铺就了哈斯佩尔的晋升之路。但如今,这也成了她转正中情局一把手的最大阻力。
  共和党在参议院的多数席位本该让哈斯佩尔能够顺利通过提名投票。但在两党内,现在均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曾在越南战争時被俘并关押长达5年的共和党人麦凯恩就是其中之一。深受酷刑之苦的他认为布什政府下的“加强审讯”政策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篇章之一”。他要求参议院在听证会上针对哈斯佩尔秘密监狱的过往进行详细的质询。
  除此之外,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和苏珊·柯林斯也公开表达了对于哈斯佩尔的反对,保罗更直言会“竭尽所能,甚至不惜阻挠投票程序,阻止哈斯佩尔晋升”。这扭转了参议院的力量分布,潜在地将民主党放在了更有利的一边。
  记录了关于布什政府“强化审讯技术”的6000页中情局文件如今只有524页执行摘要得到了公开。
  2017年2月,哈斯佩尔升任副局长时,两名民主党议员申请解档当年的具体文件记录,但遭到了中情局的拒绝。3月15日,此次哈斯佩尔被提名局长后不久,加州参议员戴安娜·芬斯坦又提出了相同的申请,称参议院需要足够信息来公正地判断哈斯佩尔是否能够胜任局长这一重任。
其他文献
摘 要: 清末民初,台湾知识分子掀起赴祖国大陆旅行的热潮,成为研究海峡两岸文学关系时不可忽视的现象。作为这股潮流中耀眼的一支——台湾爱国文人连雅堂的祖国大陆之行,历时长,行程广,基于旅行经历而创作的诗集《大陆诗草》最见其汉学风骨,彰显了他自己的民族价值观和身份意识。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兴盛的今天,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作品所展现的人文空间,不仅有助于探索身为旅者的连雅堂在旅行环境中的思想动态,还可以帮助我
摘 要: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遣词造句行文极具个性色彩。本文将从修辞学中口语体的角度入手,以短篇小说《弟弟》为例,分析她是如何选择口语词汇,进行排列组合,以此适应人物、情境、主题的需要,从而传达女性的话语力量,体现作者的美学意识,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口语体 弟弟 彼得鲁舍夫斯卡娅 修辞  文学是无法脱离语言而存在的,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油腻”了、第一批 90后已经有人离婚了……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热点转换太快了。一两年前,还到处都是90后青春无敌的帖子,转眼间,90后就忽然面临“中年危机”了。难怪有80后不乏失落地在帖子下留言:“已经没有人再讨论80后了吗?”  如果大家不是很健忘,也许应该还记得大约5年前,80后也曾集体“变老”:他们唱着“老男孩”,怀念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追忆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
摘 要: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可以从小句的角度来探究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象征意义和心理特征等。本文选择《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与主人公有关的小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以及物性系统为理论基础,来探究主人公爱丽丝在历险经历中的成长蜕变,以期为儿童文学的分析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及物性系统 《爱丽丝梦游仙境》 六大过程 儿童文学  一、引言  由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
山东青岛城阳区一位拾荒大姐在视频平台上火了,她名叫袁英慧,現年44岁,是城阳区城阳村人,现租住古岛社区。虽然是拾荒者,袁英慧却精通英语并自己翻译了小说。坚持20多年学习英语不放弃,她的经历堪称波折。除了在求学上苦头倍吃,忍受了外界的异样眼光和压力,她还为英语离家出走拾荒漂泊流浪。  为了学英语,20多年来袁英慧购买了《走遍美国》等各种英语书籍自学。袁英慧说,如果再让她选择一次,她不后悔,并还是会作
“我忘了父母也有一颗年轻的心”  我刚刚给暖暖姥姥买智能手机的时候,她就连iPhone最方便的指纹解锁都不太会用。每次按得太用力,被跳出来的Siri语音吓一大跳。就光是学着怎么下载软件、玩微信、看新闻就花了好几天。  没想到的是,两个月以后暖暖姥姥竟然自己摸索着下载了好几个购物APP,给我展示她在网上买的新衣服时,我诧异地问她:“你连支付宝都没有,怎么付款的啊?”她一脸骄傲地说自己研究了半天,发现
自言是个喜欢看云的人。休息日,家务之余,最喜闲坐阳台上,一边呼唤幼子,一边捧读几页书,间或抬头看看云天。那么这样到来的夜晚,即使没有星光,心中也是惬意的。  多年前看过一部叫《云中漫步》的片子。片中故事早已模糊,但没想到最喜欢的竟是“云中漫步”这四个字。特别是在飞机上。所以每次登机,总是尽量买靠舷窗的座位,又喜白天,特别是下午近黄昏时分,因为有过于广阔、挑起眼欲的风景可看。此前遥望无及的流云忽地就
摘 要:明代词话作家诸圣邻别出心裁地在《大唐秦王词话》中将诗、词、赋、赞作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使之彰显出一种“形神兼备、隽永传神”的艺术风貌。本文基于三维人物角色的视觉审美,从“以形写神、以动传神、以意会神”三个方面,对尉迟恭三维视觉形象的艺术意蕴进行探析。  关键词:尉迟恭 三维视觉形象 艺术审美  尉迟恭是明代词话作家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中的典型人物,其门神形象成为百姓祈福、求安的精神希冀
摘 要: 周领顺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模式为诗歌翻译家批评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选取《木兰辞》的傅汉思、汪榕培两个英译本,从互文、顶真、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情况分析译者的翻译方式,发现两位译者都“求真”,但在修辞手法的翻译上,傅汉思对原文之“真”更为执着,汪榕培则更“务实”。综合考虑求真度和务实度,汪榕培的平衡度把握得更好。“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让译者行为批评更为准确客观。  关键词:《木兰
全城护航“患病老人”  2016年3月9日,一道由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公安分局幸福派出所的民警编写的“搜寻令”在江苏南通当地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传播。  原来,当日凌晨1点左右,患有老年痴呆症的65岁男子老徐走失了。让他的家人更为焦急的是,除了患有老年痴呆症,他还有严重的糖尿病,要是不及时进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在乍暖还寒的3月,他没有穿外套,并且身无分文。接到报警之后,警方一边调阅200余小时的监控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