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条约》禁了哪些美俄导弹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0日表示,美国将退出与俄罗斯签署的《中导条约》。这一表态引发广泛关注。那么特朗普提到的《中导条约》销毁并限制了哪些导弹?为什么美俄都相互指责对方违反该条约?
  销毁了哪些导弹
  这份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明确要求缔约方在条约生效后3年内,销毁射程为500公里至5500公里地面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发射装置和相关保障设施。
  条约涉及的导弹按射程可分为两类,其中中程导弹包括超过1000公里但未超过5500公里的地面发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短程导弹定义为射程大于或等于500公里,但未超过1000公里的地面发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具体来说,美国需要销毁的中程导弹为“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和BGM-109G,也就是陆基的“战斧”巡航导弹,苏联方面的中程导弹则包括RSD-10、R-12和R-14,对应的美国编号分别为SS-20、SS-4和SS-5。美国需要销毁的短程导弹包括“潘兴IA”,苏联销毁的短程导弹则包括OTR-22、OTR-23,美方代号SS-12和SS-23。到1991年6月,双方总计销毁导弹2692枚,其中苏联1846枚,美国846枚。
  一位中国军事专家对记者表示,该条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导弹射程涵盖500公里到5500公里;第二,既包括弹道导弹也包括巡航导弹;第三,既包括导弹也包括地面发射装置、支援设施和车辆;第四,这些导弹必须是地面发射的,而且用来攻击地面目标。空射和海射不算,仅用于拦截或反制“并非位于地球表面的目标”的导弹,不受此限制;第五,销毁后不能再拥有此类导弹。
  美国人清白吗?
  此次美方宣布要退出《中导条约》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俄方违反了该条约”。英国《卫报》此前报道称,美国认为俄罗斯研发及部署9M729型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而北约情报机构估计,代号9M729的陆基巡航导弹已接近部署,该弹射程达到2000公里。不过,俄罗斯从未证实该型号导弹的性能。此外,尽管俄罗斯现役的“伊斯坎德尔”型战术导弹系统发射的9M728陆基巡航导弹标准射程500公里左右,但外界普遍认为该弹射程随时可以超过500公里门槛。而9M728则被认为是9M729缩减射程的版本。
  不过,美国人自己似乎也不是那么清白。例如,按照《中导条约》的解释,实际上美国为发展反导系统而研制的一系列靶弹也可以归为中程导弹。这些导弹从地面发射井发射,射程远超500公里并小于5500公里。俄卫星网曾报道称,普京表示,美国为反导系统制造靶弹或证明其违反《中导条约》。
  此外,由于《中导条约》中不仅禁止导弹还禁止发射相关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和保障装备,所以美国在东欧和日本部署“岸基宙斯盾”系统,也涉嫌违反条约。因为发射“标准-3”系列反导拦截弹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也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将其部署于陆地,就属于中程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也应该属于被销毁之列。
  《中导条约》让美国吃亏?
  《中导条约》签署30多年来,总体上保持了美俄的战略平衡,对防止导弹扩散起到了一定作用。总体看,苏联/俄罗斯销毁的导弹型号和数量都更多,而且在谈判过程中做出的让步也比较多,表面上是吃了大亏,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如果美国当年把大量“潘兴II”级别的导弹部署于西欧,那么会对苏联本土构成极大威胁。这种导弹由于采用了区域景象匹配制导,误差只有几十米,如果携带核弹头,对苏联的地下战略指挥所将构成重大威胁。如果任美国发展这种级别的核导弹,那么就会让美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强的对苏联本土的精确核打击能力。应该说,在签署该协议时,美苏双方各取所需,苏联一方面妥协,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考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除了美俄以外,很多国家发展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都在500公里到5500公里这个范围内。例如,印度的“烈火”系列弹道导弹,除了“烈火-5”可以勉强算作洲际弹道导弹以外,“烈火-1”“烈火-2”“烈火-3”和“烈火-4”的射程都在500公里到5500公里之间。而朝鲜发展了全系列的弹道导弹,其中不少型号也在此范围内。巴基斯坦、伊朗的多型弹道导弹也在此列。因为这些国家一来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有限,发展和装备洲际弹道导弹比较困难。二来战略需求也不大,他们主要瞄准地区国家,也没必要发展射程太远的导弹,1000公里到2000公里的射程足以执行战略任务,所以全球大多数弹道导弹都在这个范围内。而高精度的巡航导弹技术难度较大,所以相对来说型号较少。一些国家发展的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飞行器,按照《中导条约》的解释,也在此范围内。
  专家表示,美国如果退出《中导条约》,短时间内没必要重新发展大量陆基中短程导弹,来应对别国的中短程导弹,但退出条约会令美国导弹的部署更具灵活性,也可能会发展全新的陆基高超音速导弹来对付中俄。实际上,目前美国并非没有中短程导弹,只不过是集中于空基和海基巡航导弹这一领域。美国追求全球打击、全球部署,空基和海基导弹反应更快速,更适合美国的战略。相反,射程在500公里到5500公里的陆基導弹,如果用于战术目的,可能在成本、部署灵活性上难以达成很好的统一。对于美方已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来说,也略显多余。不过,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会让其更肆无忌惮地对大国进行地面上的围追堵截,比如可以在东欧和日本的反导系统内加入“战斧”导弹。另外也为其研制新型的地基中远程助推滑翔型或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扫清障碍。
  (摘自10月22日《环球时报》。李强、柳玉鹏为该报特约记者,刘扬为该报记者)
其他文献
历经了908天的等待之后,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迎来第三次发射任务。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带着耀眼的光芒,撼天动地,冲破云霄。这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了探索更远深空的能力,也为未来实现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美轮美奂”这个成语经常会在各大报刊的文章标题中出现,如《美轮美奂的甜蜜婚纱》《美轮美奂之从太空看极光》《图文:北京残奥会闭幕式文艺表演美轮美奂》《美轮美奂的数码图形制作主流趋势》,等等。不仅如此,大家还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听到。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節目中,主持人也曾用“美轮美奂”夸赞河北皮影戏。然而,这些都是对“美轮美奂”一词的误用。  “轮”是指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的高大的谷仓,此
静子姐姐,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中学生,思想比较消极。或许因为我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所以受奶奶影响很深。奶奶总说我们穷人就是要认命,导致我对未来很悲观,也不懂得主动争取什么。  现在奶奶过世了,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妈妈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但我的性格却不像妈妈那么开朗。我很羡慕那些家境好且开朗外向的同学,但我总觉得快乐是他们的,和自己无关。我想知道人的命运从出生起就被安排好了吗?出身卑微
杨绛先生,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她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引起了巨大反响。92岁时她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销量达一百多万册。能称得起“先生”的男性不多,女性更是寥寥无几
从基地向四下望去,目光够得着的地方都是无边无际的戈壁。停下目光,细细地看,会有一簇一簇的骆驼刺钻进眼底。骆驼刺用灰绿色的细小叶片向基地里长大的孩子解释着什么是绿色,什么是戈壁滩上的生命。戈壁滩上的骆驼刺东一簇西一簇的,不成片,更谈不上成林,相互能够望得到,但枝叶却够不到,显得有些孤独。  在戈壁滩上,有时是漫天的黄沙,有时也会出现湛蓝的天空。从出生以来,刘根就在基地生活。爸爸常年研究火箭发射,妈妈
一年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宏阔视野、“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品质,总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
摘要: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向稳、选材范围广、题型设置活、能力要求高。2019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备考,既需立足课内、扎实训练,也要放眼课外、积累拓展。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考题分析;备考策略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题(以下简称“语用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也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板块。《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的总体要求是:正确、熟练、有
蝉声轻卷着盛夏的云朵,微风裹挟着秧苗的喜悦,溪水流淌着孩童的呓语。灰墙红瓦,素雅的屋子在风中矗立。这是我的家,确切来说,是我儿时的天堂。在我六岁以前,我和爷爷奶奶住在这里。小村不大,不过几十户人家,稀稀落落地散在树前溪后。  重回故乡,我坐在儿时常坐的小板凳上,思绪随蝉鸣飘飞。  夏日的清晨,我躺在竹床上,耳畔传来欢快的鸟叫声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懒懒地伸着腰,却被突来的犬吠声惊走初醒的蒙眬。
用实践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是一个非常容易紧张的人,一上台就会觉得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我读大学的那段时光。那时候的我非常茫然,对于未来,头脑也是一片空白。  刚进大学时,我便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我到底想要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  今天回过头来想那段时光,我会希望自己在那时能够实践得更多,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工作
陈志宏,大学副教授,南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第二届滕王阁文学奖得主,《读者》等知名杂志签约作家,全国中考热点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實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学专家。有作品入选沈阳、武汉、烟台和芜湖等地中考语文试卷。  有人贪恋新芽春花,有人倾慕蝉鸣于夏,我偏喜离枝的残叶,飘飘忽忽飞落下,如歌一曲,哗啦哗啦满地爬,好似八个月大的娃。  残叶离枝,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任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