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助力健康成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卑感是指个体因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消极心态,对人格发展具有双重影响。适度的自卑感可产生成就需要,转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沉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人的发展,使人脱离现实社会,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青春发育期,身心发生急剧变化,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在学习生活中,若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冷遇,体验失败,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摆脱自卑。
  1.挖掘潜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或多种优势智能,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优势智能。同时,要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告诉学生“人无完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缺点,并想办法克服。例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或团体成长小组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自我评价的方法,利用活动体验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通过两者对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2.强化动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个体归因是个体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认识和推断。长期的消极归因,尤其是对失败的消极归因,可能会对学生的自卑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固化作用。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的失败并不是能力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所致,而仅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即便他也会表现出暂时的消极悲观,却仍有可能具有通过努力来改变不利现状的意愿,进而扭转悲观心态。所以,当学生体验到失败时,引导可控归因的意义尤其重要。矫正学生消极归因风格,使其学会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归因,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失败和成功。
  3.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就能避免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提高学习自信心。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和展示平台,给予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的机会,并对其取得的每一點进步及时、适当地予以肯定和鼓励,使其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当然,也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将失败看作是成功的前奏,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将一次次的失败转化为不断迈向成功的阶梯。最终,化消极为积极,变沮丧为自信。
  4.关注同伴交往,引导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人际交往对象的重点开始向同龄伙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由家长、教师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发展规律,鼓励其多与同伴交往,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尊重和认同,增加对同伴的理解,加强感情及与同伴交往的信心,促进其社会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要细心观察自卑学生的社交情况,必要时可以利用谈心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同伴交往进行指导。
  编辑 _ 李刚刚
其他文献
中国早期话剧深受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影响,《雷雨》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亦不例外。周繁漪作为《雷雨》中最为重要的女性形象,在人物塑造上与“娜拉”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周繁漪作为生活在封建社会下的女性,虽有一定的解放思想,但仍无力于改变自身窘境,在泥潭般的家庭中挣扎最终走向疯狂。本文通过对每一幕的典型情节进行解读,梳理出周繁漪个人悲剧命运的走向,探析出周繁漪个人悲剧命运的生成历程与原因。
猪粮安天下。作为生猪养殖大省和外调大省的河南,常年生猪饲养量约占全国1/10,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生猪存栏388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02.6万头,均居全国第一位,出栏量4311万头,居全国第三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遗留了非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艺术。戏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起源久远,能够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历史的沉淀下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剧种。戏曲为何能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发展呢?这主要是因为戏曲在表演中的扮演者能够生动的还原与演绎戏曲中的角色,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为此,广大戏曲表演者必须要明确如何才能够正确的表达情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究。
历史叙事是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方式,历史叙事总是表现为带有叙事者自身立场的“解释”。集体记忆是一个共同体历史与现实不可割裂的纽带,共同体的历史就是集体记忆以及这种记忆价值的认同、保存和传承的结果。集体记忆建构共同的历史、形成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塑造国家认同。高度的国家认同感有助于增强凝聚力,使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平稳有序、社会生活和谐稳定,也使民众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主控的、选择的和解释的历史叙事,历史课程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教育应有的实践本质。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开展符
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原创新编现代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下文称《蓄须记》),由泰州市委宣传部与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蓄须记》从1956年梅兰芳回乡祭祖演出这一历史时刻开端,以家乡人民的盛情欢迎表现梅兰芳艺术超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又由这饱含深情的返乡时刻回溯抗战期间梅兰芳告别舞台、蓄须明志的抗争事迹。可以说,这部作品的创排,缘起于泰州人民对梅兰芳先生的情感,也是当代京剧人向梅兰芳大师的坚守进行致敬,高扬着中国艺术家的民族气节与文化担当。
为探究本斯石斛鲜花的香气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馏法对本斯石斛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3种体外自由基清除模型结合人永生化皮质细胞内SOD酶活力修复模型对本斯石斛花的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GC-MS对挥发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合嗅觉阈值所计算得到的气味活度值,确定了本斯石斛鲜花中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结果显示:从本斯石斛花挥发物中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约占总含量的90.0%,其中关键香气成分16个,包括苯甲醇(45.5%)、香草醛(17.
竹笛是一种气鸣乐器,其发声原理是边棱振动,去除乐器本身的原因外,演奏者为了取得高质量的声音,就必须找到每个音的最佳共振点。“运气”也就成为每一个竹笛演奏者最重要的技术。因此,有“气息为王”这一说。目前,最常用并得到公认的呼吸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分声乐与管乐两种,管乐采用的是下腹型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但演奏管乐最好采用纯腹式呼吸法,俗称“气沉丹田声贯顶”,只有丹田经络之气,一气贯通腹腔,胸腔,喉腔,才是发音的理想选择。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新中国七十周年的献礼影片,自上映以来,口碑持续走高,仅2019年国庆七日的票房就累计高达20亿,获得了观众的深刻共鸣,再度掀起主旋律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风潮。文章从引爆点理论的三个原则出发,深入探究了该影片成功背后的主要原因以及为今后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提供的优化路径。
日前,在江苏省公布的入选省级非遗舞蹈类项目中,由我参与编排的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入选,这是近年来盐城市从事舞蹈的文艺工作者们深入基层一线,在挖掘民间特色文化方面取得的又一成果,它的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也说明在广袤的苏北里下河水乡大地,在人民群众生活之中,的确有众多的丰富文化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去发现并加以传承,通过我们的保护传承,让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更好地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首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取材于里下河地区的一段民俗故事。
自2014年我国新一轮推广PPP模式以来,已开工建设实施的PPP项目达4000多个。本文以南昌市本级已实施的5个PPP项目为案例样本,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PPP模式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