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o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早期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sgACC)功能连接的影响,初步探讨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

方法

对18例首次发病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相匹配的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抑郁症组接受6周CBT后进行第2次扫描。采用DPARSF和REST软件以sgACC为种子点进行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并比较差异。

结果

治疗前,抑郁症组sgACC与左侧额上回(t=-5.50)、左侧额中回(t=-3.78)、左侧角回(t=-3.38)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sgACC与右侧额下回(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x=42, y=33, z=6;t=3.61)、右侧小脑(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x=36, y=-42, z=-48;t=4.08)功能连接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与右侧额上回(t=-4.02)、左侧额上回(t=-3.67)、左侧内侧额上回(t=-4.38)、右侧楔前叶(t=-4.59)、左侧角回(t=-4.71)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sgACC与左侧额下回(t=6.22)、右侧额下回(t=4.66)、左侧颞中回(t=4.76)、右侧颞中回(t=4.43)、左侧颞下回(t=5.33)、右侧缘上回(t=5.51)、左侧中央前回(t=4.68)和右侧小脑(t=3.88)功能连接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

结论

CBT早期可能通过直接调节sgACC与额下回、默认网络内节点的功能连接而改善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功能、降低自我参照性加工和反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IFR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发病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入院确诊为IFRS的1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中急性IFRS 5例;慢性IFRS 9例;曲霉菌9例,毛霉菌4例,鼻脑接合菌病1例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了解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术后病理证实为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出现首发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鼻内镜手术联合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共18例患者入组,男性10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4岁。急性3例,慢性15例。结果从患者出现症状至确诊的中位时间是5个月。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
目的建立喉癌动物模型以探讨β-榄香烯对兔VX2喉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6只,接种VX2肿瘤组织块悬液建立喉癌兔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和β-榄香烯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后处死动物,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淋巴细胞瘤-2(B-
期刊
目的探讨纸样板内移对内镜鼻窦手术后眶眼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鼻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483例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扫描片子上观察纸样板内移,分析纸样板内移对眶眼并发症的影响。结果483例患者中纸样板内移组54例(11.2%),其中Ⅰ级凹陷18例,Ⅱ级25例,Ⅲ级11例;纸样板无内移组429例(88.8%)。纸样板无内移组11例患者发生眶眼
目的探讨儿童与青年脑干言语编码能力的性别差异。方法对纯音听阈、声导抗、耳声发射和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测试结果均正常的56名青年人(男29名,女27名,年龄20~34岁)和经过年龄匹配的24名学龄期儿童(男、女各12名,年龄6~12岁)进行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测试。speech-ABR测试采用插入式耳机,右耳给声,刺激声为/da/音。结果①女青年spee
期刊
目的探讨通过患侧甲状软骨内膜下切除结合健侧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喉腔的术式治疗喉癌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高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于2005—2011年确诊的28例喉癌患者,均采用患侧甲状软骨内膜下切除结合健侧甲状软骨外膜瓣修复喉腔的术式进行手术;并随访至5年,观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发音、复发及生存率。结果该术式治疗喉癌患者拔管率96.4%(27/28);误咽率10.7%(3/28),但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