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教师反馈更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TALIS2018上海样本

来源 :教育测量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TALIS 2018上海数据,从教学清晰、认知激活和班级管理3个维度观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探讨教师反馈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评估反馈、学生校外表现反馈、学生校内表现反馈对教学清晰维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校外表现反馈对认知激活维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课堂教学观摩反馈对认知激活维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评估反馈对班级管理维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不同水平的教师群体中,各项教师反馈对相应教学质量维度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建议提升课堂教学观摩反馈的包容性和专业性,设计系统的学生评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苏派教育,是孕育在江蘇大地上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和教育实践的结晶。苏派教育名家,不负使命、忠诚教育、知行合一、本色归真,以持久的力量,构筑起凸显江苏教学风格、彰显江苏教育风范的群像。   为充分发掘江苏教育传统精华和发展脉络中的宝贵资源,探究苏派教育“活的灵魂”与“对的方向”,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和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联合实施“苏派教育名家口述历史采集项目”,运用口述历史专业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正式将劳动教育列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面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这堂必修课谁来上、上什么、怎么上的问题,提出了“一门课引领、六结合渗透”的方案,顶层设计布好劳动育人整体局;在团队构建、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教学实施、成果展示及反思改进等方面,探索实践了劳动教育七步棋。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于怀商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料撰述(整理)阶段,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形式为各地政协组织编写的文史资料;二是研究的起步阶段,时间大致在本世纪以来,主要体现在《河南商帮》《怀商的历史与文化》《怀庆商帮研究》等著作的出版以及相关的探讨。从研究的现状来看,成果数量少,层次低,缺乏知名专家的支持,同时资料挖掘较少,新资料挖掘不足,深入探讨不够。对于未来的怀商研究,一是继续进行怀商本体研究,二是加强对怀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三是培育学术队伍,提高研究水平,多出成果,
传统的高职声乐教学模式长期沿用和照搬本科层次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师本位”思想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需求,违背了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运用模块化思维系统将声乐课程内容分解为歌唱理论知识、发声技术训练、作品演唱及处理和舞台表演四个模块,构建科学的声乐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的阶段目标,实施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分层次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大大提高了声乐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SATI和Citispace分析工具,结合文本分析发现:近40年来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趋势呈现倒“V”型,变化趋势明显;研究机构区域分布广,教育实践活跃;发文期刊专业对口,但是整体水平不高;核心研究者数量较多,但研究者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形成具有整体影响力的研究团队。研究主题主要聚焦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定位研究、高校继续教育功能和价值研究、高校继续教育变迁逻辑研究、高校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研究、高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研究、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策略研究和特定人群的大学后继续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特殊学段,它既是义务教育法没有涵盖的“法外之地”,又肩负着为高校输送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在这一“任重权轻”的特殊背景下,高耗时、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模式成为了高中教师的工作常态,一些教师在整日忙忙碌碌中耗尽职业理想、消弭职业快乐。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把自己的工作蛋糕做甜、做香是每位刚入职高中的新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学校氛围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目前学界有关学校氛围的研究往往关注关系性的存在,对学生主观感受的探讨较少.选择PISA 2018的学生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技术、分位数回归技术分析高竞争学校氛围和高合作学校氛围对学生阅读素养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高合作氛围,高竞争氛围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不利于学生成长;高合作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任务掌握型学习动机,学会高效地分工、合作;高竞争氛围对高分位学生促进作用不明显,但会阻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发展.基于此,学校管理者应积极构建合作型的学校氛围,发挥合作
面试是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常用的面试质量评价方法,如评分者信度或概化系数估计方法,并不能快捷评估每个评分者的工作表现,影响了面试的质量。借助经典测验理论和概化理论,通过逐一核查各评分者评分信息缺失条件下的信度估计值变化情况,构造了一个评分者贡献度指数,并举例展示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实时监控评分者的表现、保障和提高面试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有利于促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发展。本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认同高于平均值,年龄和职称差异对职业认同具有显著性影响,女性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认同,收入差异未对职业认同产生显著性影响与收入分配方案、收入整体较低有关。基于此,提升专职教师职业认同应着重三方面:一是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可,增强职业神圣感和角色荣誉感;二是增强人文关怀,架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成长途径;三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