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M40的发掘

来源 :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angc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扬州蜀岗古代城址位于江苏扬州市区北部的蜀岗南缘,城址西城墙历经战国楚至六朝广陵城、隋江都宫城、唐扬州子城、宋堡城和宝祜城等时期。西城墙中部有俗称“西华门”的豁口,豁口两侧在修公路时被拓宽,城门遗迹被破坏,豁口西侧残存的半圆形瓮城及月河建于南宋时期。
2007年2~11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大遗址保护工程”,洛阳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附近区域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勘探,共发现古代墓葬521座,以及其他各类遗迹1361处。为进一步了解相关遗迹的时代、性质、保存状况以及它们与城址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选择部分遗迹进行了发掘。
《桂林靖江昭和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桂林市文物工作队联合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发行。该书为大16开精装本,正文共133页,约26.3万字,文后附有彩色图版64页。定价180元。
刘娘府村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年5月,为配合该村综合改造安置房工程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前期勘探的基础上,对工程控制地带C1地块内的四座古代墓葬(编号为M1~4)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区北邻永引渠南路,东临刘娘府路,南邻琅山北路(图一)。墓葬位于山前冲积扇上,其北侧和西侧不远处为山脉,东侧和南侧为开阔地。在这四座墓葬中,M1的形制保存较为完整,出土遗物也较为丰富,现将此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辛章遗址位于山西省原平市中阳乡辛章村东和村北的广阔区域,地处滹沱河东岸的台地之上(图一)。该遗址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确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及2008年国家博物馆对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时再次确认。遗址分布面积较广,延续时间长,文化遗存丰富,保存状况较好,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延续至战国时期,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夏代二里头时期遗存为主。在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山西北部地区处于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
2003~2004年,多家机构合作组成的殷墟孝民屯考古队在安阳市殷墟西部的原孝民屯村进行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图一),取得了重要收获,特别是殷墟时期的建筑基址、铸铜遗迹及数百座同期墓葬,为全面研究殷墟的社会形态、手工业生产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汉元帝渭陵陵园内东北部经考古勘探,发现了32座陪葬墓。这些墓葬规模较大,排列整齐,且部分带有墓园及礼制建筑。结合文献及其他考古发掘资料,笔者对这批位置特殊、墓形较大、设施完备的墓葬的墓主人进行推测,谬误之处,还望方家赐教。
建昌县隶属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的大凌河上游,东接葫芦岛、兴城市,西邻凌源市,南连绥中及河北青龙县,北靠喀左县及朝阳县,是东北与关内连接的要道之一,交通较为便利。
2002年9~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化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昌县东大杖子蕖地进行了第四次发掘。这次发掘区位于东大杖子壤地的东部,依村内小路大致可分为东北部与东南部两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中间间或少量前三次发掘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