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线粒体靶向性的雷公藤甲素TPP-PEG-PCL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促肝肿瘤细胞凋亡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成功制备雷公藤甲素(3-丙羧基)三苯基溴化膦(TPP)-聚乙二醇-b-聚己内脂(PEG-PCL)脂质体(Tr@TPP/Lip),评价其靶向性及促肝肿瘤细胞凋亡效果.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Tr@TPP/Lip的制备工艺,再研究该载药系统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和多分散系数及透射电镜微观形态,评价Tr@TPP/Lip的稳定性、溶血性、释放情况;采用荧光试验,研究脂质体与肝肿瘤细胞的融合情况、线粒体靶向性和肝脏靶向性;在等剂量给药条件下,评价Tr@TPP/Lip促肝癌细胞凋亡效果.结果 正交试验优选的Tr@TPP/Lip粒径为(113.5±17.6)nm,Zeta电位(12.6±0.7)mV,包封率为(71.3±3.2)%,载药量为(3.9±1.1)%,多分散系数为0.12±0.04;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Tr@TPP/Lip呈规则圆球形,该脂质体稳定性良好,具有较小的溶血率和良好的缓释药物性能;荧光试验结果显示,TPP阳离子能促进脂质体与肿瘤细胞的融合,并靶向线粒体,还能提高药物在肝肿瘤部位的靶向和滞留效果;细胞药效结果显示,Tr@TPP/Lip具有良好的促肝肿瘤细胞凋亡效果,能明显降低线粒体膜Zeta电位、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Caspase-3的释放,显著增加促凋亡蛋白Bcl-2、减少抗凋亡Bax蛋白的表达,这些细胞凋亡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雷公藤甲素普通脂质体和雷公藤甲素.结论 Tr@TPP/Lip具有较好的线粒体靶向功能,能增强药物促肝肿瘤细胞凋亡效果.
其他文献
红曲为大米接种红曲菌发酵而成,能产生莫纳可林类、甾醇类、红曲色素等多种代谢产物,具有调脂、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发酵食品、生物催化等领域.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曲进一步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炎症性疼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如何安全有效地止痛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药外用透皮吸收制剂可使药物直达患处,避免胃肠道反应和多剂量给药,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且无成瘾性,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从炎症性疼痛的病证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中药外用透皮吸收制剂用于炎症性疼痛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中药抗炎镇痛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目的 总结分析个性化中医膏方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和专家采访结合的设计.回顾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诊断为慢性胃炎脾虚湿蕴证、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的患者资料,治疗方案均采用个性化中医膏方.首先,提取患者的证型和用药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膏方治疗慢性胃炎不同证型的初步方案.然后,进行专家采访并录音,转录后进行文本分析,修改方案至无新信息出现.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和R软件.结果 最终纳入使用
目的 分析评价地黄Rehmanniaglutinosa根与叶中5种核苷与14种氨基酸类成分,揭示其动态积累规律,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不同生长期的地黄根和叶以及不同产地(河南大封、河南温县、河南南召)的地黄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联用技术(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分析不同生长期地黄根和叶以及不同产地地黄叶中核苷类
蒙古族药(简称蒙药)药性理论是蒙药学的核心,是蒙医药阐释药物性质、功能和运用规律的特色理论.目前关于蒙药药性研究较为缺乏,以及蒙药药性的记载模糊与缺失阻碍了蒙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成果可为其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蒙药性理论异同,归纳总结近15年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展,进而分析探索蒙药药性理论研究原则与模式,以期为蒙药药性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动物模型建立的要素,提高造模成功率,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提供规范化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以动物模型的应用、实验动物种类、造模的方法、检测指标为分类依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对纳入的24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造模主要用于DVT
目的 研究叶表皮形态特征对药用植物显微鉴定的意义.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测绘器对25科40种药用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观察、分类和研究,对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0种药用植物气孔轴式分为不规则类、不等类、横列类、平列类和四细胞类5种类型,47.5%的种类属于不规则类;表皮细胞形态分为不规则形、多边形和矩形,其垂周壁分为平直、平滑、V-波形和U-波形4种类型;50%的药用植物气孔指数在10~20,45%药用植物气孔密度为100~200个/mm2,70%药用植物叶片气孔器长宽比为1.00~1.50,
目的 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对不同产地山楂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山楂药材中绿原酸、表儿茶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牡荆素、牡荆素葡萄糖苷和牡荆素鼠李糖苷9种成分含量,并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法进行分析,对收集的湖北、安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7个产地山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通过灰色关联-TOPSIS分析表明,山东、河南、安徽产地的山楂质量较优.结论 该方法为山楂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以及中药新药研究过程中山楂产地
目的 以β-细辛醚为模型药物,制备β-细辛醚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β-asarone lipid cubic liquid crystal nanoparticles,β-A@LCNPs)载药系统.方法 采用Bottom-up法,以β-A@LCNPs的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常数的归一化综合评分为质量考察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考察立方液晶制备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并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β-A@LCNPs最佳处方.结果 优选的β-A@LCNPs制备工艺参数为60℃条件下,配置β-A@LCNPs悬浊液,而后10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是为了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而提出的概念.讨论中药Q-Marker相关知识产权的优势、中药Q-Marker适宜申请的专利类型.检索了近20年中药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专利文献,对申请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以三金制剂相关检测专利为例,探讨中药Q-Marker如何进行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中药Q-Marker相关技术应积极申请专利保护,将有利于提升中药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