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预处理桉木热解制备半焦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可再生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别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AC)、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酸盐([Bmim]H2PO4)和1-丁基-3-甲基咪唑醋氯盐([Bmim]Cl)3种离子液体(IL)水溶液在80℃的温度下预处理桉木,然后在650℃的温度下热解制备桉木半焦,并研究桉木半焦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IL预处理后的桉木热解半焦表面结构更疏松无序,桉木半焦表面含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低pH值条件有利于提高桉木半焦对Cr(Ⅵ)的吸附容量;[Bmim]OAC,[Bmim]H2PO4和[Bmim]Cl水溶液预处理可明显提高桉木热解半焦对Cr(Ⅵ)的吸附量,从未处理桉木热解半焦的17.79 mg/g分别增至30.88,26.87,26.32 mg/g.
其他文献
催化油浆中携带催化剂颗粒,导致油浆中机械杂质和灰分较高,只能作为工业重油廉价出厂.将处理后的油浆(澄清油)代替减压渣油作自备热电厂锅炉燃料油,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污染物排放也超过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介绍了某电厂锅炉燃用催化油浆、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除烟气中NOx,配套WGS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的事前研判和实际应用结果情况.实际验证上述工艺技术路线的实施、使火电锅炉燃用催化油浆成为可行,并由此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酸化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可通过酸岩反应改善储层渗透性,但目前酸岩反应的模拟理论较少.为了直观反映酸化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以盐酸为主体酸,碳酸盐岩为储层,基于多孔介质渗流、传质模型与酸化渗流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酸岩反应的物理-化学耦合模型,模拟了盐酸进入储层后的浓度变化,直观地反映了酸化对储层渗透性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由于射孔位置渗流速度较大,对流作用使盐酸快速进入地层并发生酸岩反应,致使地层孔隙度增大,渗透率由原始8.1×10-4μm2增加到2.053×10-2μm2,
增塑剂作为一种软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塑胶产品、化妆品、油漆涂料等工业生产中.近年来由于传统型增塑剂在生产工艺和产品使用上所引发的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要求.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化工行业对不同种类增塑剂的研究进展,并对环保型增塑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清罐原油加工一直是炼油企业加工的难题,主要原因是清罐原油中固体颗粒物含量较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在常减压装置大比例掺炼清罐油时探索试用固体脱除技术.结果表明,固体脱除技术可显著改善电脱盐乳化情况,实现了电脱盐稳定运行,排水中油含量不超指标,固体颗粒质量分数由试用前不到10μg/g上升到395.2μg/g,脱固效果明显.同时清罐原油中铁脱除率由试用前约5%提高到52.2%.利用该技术成功完成了清罐原油的掺炼任务,为常减压装置大比例、高效处理清罐原油积累了经验.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LNG)冷能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模拟模型,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系统换热面积与净发电量之比为目标函数评价投资效率,对丙烷、丙烯、乙烷和三氟甲烷4种循环工质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进行了循环特性研究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丙烯系统(火井)效率高于其他3种工质,丙烷、乙烷和三氟甲烷(火井)效率依次降低;工质的选择对目标函数值有明显影响,某些情况下,不同循环工质导致目标函数差距可达1.3倍;以最低目标函数为目标,冷凝器最小温差为5℃,而过热器最小温差宜大于6℃;以目标函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乙烷和三
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重整产物分离罐压力控制采用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的控制系统(CCC系统),实际生产运行中发现:重整增压机汽轮机主汽门频繁动作,开度波动高达±20%,导致密封填料磨损加剧并发生泄漏.对影响汽轮机主汽门开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稳定重整产氢量、稳定压缩机各分液罐温度、稳定压缩机后路压力、调整增压机调速油信号、调整增压机操作点等针对性措施可稳定主汽门开度.各项措施实施后,汽轮机主汽门开度波动由±20%降低至±5%,小时波动在±0.5%,汽轮机主汽门填料未再发生泄漏,有力保障了重整增压机的长周期运
干法(活性焦)可再生脱硫技术和湿法(有机胺)可再生脱硫技术,在吸附剂(吸收剂)循环使用、酸性气二氧化硫(SO2)回收利用等方面均符合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干法(活性焦)可再生脱硫技术可实现脱硫脱硝一体化协同处理、高盐废水“零排放”和净化烟气达标排放,适用于原料烟气中SO2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2000 mg/m3的场景,回收得到干酸性气SO2的体积分数大于20%(干基),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焦细粉属于危险废物,将成为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需要妥善处置.湿法(有机胺)可再生脱硫技术可实现烟气中高浓度
介绍了DCC(催化裂解)油浆脱灰和脱灰后油浆调合低硫船用燃料油的试验情况.油浆脱灰采用错流过滤技术,以滤后油浆为主,调合后的低硫船用燃料油性能指标可满足国标要求.结果表明:错流过滤技术可以将DCC油浆灰分降至0.004%,运动黏度降至105.72 mm2/s,铝+硅的质量分数降至23.1μg/g,滤后油浆回收率达到85%以上.采用DCC滤后油浆、常压渣油、常一线三者调合比例为48%:32%:20%的方案生产船用燃料油RMG180,调合油的运动黏度为98.326 mm2/s,铝+硅的质量分数低至35.3μg
超高压管道的壁厚设计与材料性能、设计工况以及计算方法等相关.对于公称压力大于PN420的超高压管道,国内尚未有相应的设计标准,目前均按国际标准进行设计.以美标为例,壁厚计算方法分常规管道和高压管道两种.有观点认为,当压力不超过70 MPa时,可以按常规管道计算,无需疲劳分析.就此,对承受内压的超高压管道壁厚设计、计算和取值进行了研究.以某装置某工况为例,按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发现,按常规管道计算的壁厚略厚,其壁厚与D/6(D为管子外径)非常接近或超过D/6,疲劳分析也必不可少.因此,对于公称压力大于PN420
对C4-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的热力学方法选择进行了讨论,得出选用Wilson模型最优.物性方法的选择以及二元参数的完整性对流程模拟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部分C4组分与DMF间气液相平衡数据不全且难以获取,为补充Wilson方程缺失的该部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提供了一种从一端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推算另一端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利用上述两端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借助Aspen Plus的物性估算系统估算出不同组分对的二元参数.以此拟合的气液平衡曲线与文献获得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较好的精度.应用于丁二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