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串腰龙”。治疗方法很多,其中中成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可靠、见效迅速、镇痛强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1.七厘散:本方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儿茶、朱砂组成,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是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伤科常用要方。方法:取七厘散1.2克,以温开水送服或蜂蜜冲服,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儿童用量酌减。
  2.云南白药: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药及其他药物组成,系我国伤科著名成药。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止痛止血、祛瘀生新的功效。方法:取本品适量,用白酒和香油适量调为稀糊状,局部常规消毒后,将药糊均匀涂抹患处,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4小时症状好转,1~2次后烧灼感减轻,皮疹迅速吸收干燥,多在7天内痊愈。
  3.六神丸:六神丸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珍珠、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方法: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调为稀糊状,局部常规消毒后,将药糊均匀涂抹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1换,连用5~7天。
  4.紫金锭:又名王枢丹,由山慈菇、红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麝香、雄黄、朱砂组成,具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方法:取本品10~30粒,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涂患处,每天3次,3~7天为1个疗程。
  5.冰硼散:本方由冰片、朱砂、玄明粉及硼砂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解毒、敛疱生肌的功效。方法:取冰硼散适量与凡士林混合调成糊状。患处常规消毒后,均匀地涂上一层调好的药膏。然后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病人连续治疗5~7天后即可见效。
  7.南通蛇药:又名季德胜蛇药,系根据蛇医专家季德胜的秘方制成,具有解毒、止痛、消肿功效。方法:用本品10片,每天3次口服;再用本品适量研细末,凉开水或75%酒精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外包油纸,纱布或绷带包扎固定,隔日1换。
其他文献
哮喘人们并不陌生,若能及时明确诊断,找出病因,治疗也是有办法的。但是近日我们收治一个5个月的婴儿,据家长介绍。孩子三个多月来,哮喘已发作4次,每次都在附近医院就诊,用了不少消炎
吕莉下岗后开了一间小酒吧,生意极为红火,每天凌晨2~3点钟才关门.虽说仅半年时间就盈利18万,但她那张灰黄的脸已透露出太多的疲惫,瘦弱的肩膀仿佛有卸不下的疲劳……
在干燥多风的秋冬天,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早上起来梳头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关键词:农村初中; 教学设计; 化学学案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30-001“学案”
摘 要: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时刻考虑的问题。有效教学的环节是多样的,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关键字:民主和谐; 活用教材; 合作学习; 作业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59-001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冯桂芬在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
幽默是人类特有的。幽默可以让你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仍然能享受到愉悦。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给自已心理减压的重要方法。幽默是高雅的情趣和独到的艺术,是智慧和感情
不少人羡慕我全家人的头发黑、亮、密、逸,就问平素食什么?护发有何绝招?我答:"不挑食,适度洗头,运动头发."
老人生灾罹疾,并非全由生理机能老化导致,心理状态不佳亦可引发。因此老人养生,既要养体,以减缓生理机能老化;更要养性,以保持心理状态良好。养性,集古今养生之精华,拟为四个“三”。
目前中国艾滋病感染的男女比例已经接近5:5,按照国际经验,男女比例大致平衡意味着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流行,而且助长了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我国自1995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以来,其比例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0.1%上升到2002年的0.4%。在艾滋病重流行地区的部分乡村,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达到了1.3%和1.2%,与高水平流行国家孕产妇感染率类似。因而,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状况可能远比人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