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阻断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球囊阻断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球囊阻断下手术治疗25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均成功置入球囊导管并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2.7±11.2)min,平均出血量为(132.6±65.4)ml.术后2例患者出现伤口淋巴漏,经局部换药后治愈出院.患者穿刺点经加压包扎后均愈合良好,未见血管损伤及动脉夹层,无下肢缺血坏死者.患者术后随访2~26个月,1例患者因行股动脉直接结扎术遗留下肢缺血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其余下肢功能正常.结论 球囊阻断下手术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降低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6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1.35±0.20)次少于对照组的(3.60±0.84)次,住院时间(20.32±1.45)d
目的研究银离子(Ag+)、铜离子(Cu2+)对五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CRE)、肺炎克雷伯菌(CRKP)、铜绿假单胞菌(PAE)、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及粪肠球菌(EFA)]的抗菌性能,并与各相关标准菌株(ATCC25922、ATCC700603、ATCC27853、ATCC25923及ATCC29212)的抗菌性能比较,为临床对抗菌材料的筛选及今后对抗菌材料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Ag+、Cu2+溶液稀
目的探讨国产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cyanoacrylate,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3例(62条患肢)采用国产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技术细节、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7 d大隐静脉闭合率为96.8%(60/62)。49例患者(57条患肢)在术后3个月完成随访,大隐静脉主干闭合率为96.
目的 评估真假腔途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10例接受真假腔干预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术后远
目的探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Pubmed、Medline、EM 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月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急性期早期活动与卧床休息的临床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29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卧床休息,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早期下床活
目的总结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例孕产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下肢肿胀症状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应用抗凝及压力治疗,11例产妇下肢肿胀症状均明显改善,26例孕妇中4例终止妊娠,22例正常分娩,未出现死亡病例,无消化道出血等大出血发生,未发现明显肺栓塞表现,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孕产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与普通人群有一定差异,应采取个体化治疗,采取抗凝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
目的评估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在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5例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治疗,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Rotarex机械抽栓治疗,技术成功率100%。16例患者针对残余狭窄辅助PTA治疗,5例行PT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术后ABI为0.93±0.24,较术前0.25±0.18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成功
患者1,男性,33岁,因双侧胸壁静脉曲张1年,胸闷1个多月以“上腔静脉梗阻”于2015年12月16日收入本院。患者既往肾小球肾炎致慢性肾脏病5期11年,血液透析7年,期间经右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血液透析1年,目前经左上肢自体AVF规律透析治疗。入院后经左上肢AVF造影提示上腔静脉近心房处闭塞,奇静脉及半奇静脉开放并代偿性增粗。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s,VAAs)是腹腔干、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VAAs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的内脏区域,治疗指征和策略也因动脉瘤部位而异。本研究旨在总结VAAs诊治的进展,初步评估开放治疗和腔内治疗在VAAs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了解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药物应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普外科254例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统计并分析使用气道管理药物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诊断、临床症状、给药途径、药物选用情况、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情况(同一给药途径的联合用药、不同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54例患者中132例使用了气道管理药物。132例患者中男75例,女57例;年龄1~86岁,平均年龄55.38岁;132例患者中以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