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韶关市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探讨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韶关市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223个样地的铬、铜、铅、汞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单项、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森林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利用非参数单样本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4种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污染等级为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污染等级为清洁;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森林土壤重金属受母质层(80—100 cm)、土壤养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土壤养分影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碳可络合重金属,全氮、全磷会影响植被生长,植被通过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影响森林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其次,土壤母质层也会影响森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尤其是铬、汞元素,受成土母质控制.该研究为花岗岩区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也为花岗岩区森林土壤污染防控和区域生态安全保护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其他文献
基于轨道车辆运行线路的基本要求,以国际通用设计标准为依据,介绍了轨道车辆贯通道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车辆参数和线路运行条件的综合分析,阐述贯通道系统的接口方案设计和选型依据,保证贯通道系统性能可靠,易于维护,同时满足线路及运营的所有工况要求.
通过对库区风源电源的采集转换加以控制,为工程车提供满足需求的风能电能,并且可以采集、发送轨道检测车信号与控制工程车制动的静态调试装置,以提升工程车检修作业质量和检修效率的目的,满足地铁运营保障作业的要求.
本文以南宁市地铁5号线客室座椅为研究对象,对新型不锈钢活动椅面座椅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旋转机构和防水结构,最后通过样机试制和载荷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基于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了常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轨道交通相关上位规划,结合常州市城市定位、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出行需求等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常州市城市特点的轨道交通层次体系和功能分工,提出了常州市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网络规划思路、任务目标、布局方案、重点枢纽衔接方案、近期建设项目计划安排以及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为常州市轨道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开展PM2.5的驱动成因分析,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18年PM2.5地面监测数据,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岭回归方法,探测了全国282个城市PM2.5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素,分析了各关键驱动因素对PM2.5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气象参数和社会经济活动可更好地解释PM2.5呈现的空间分异性;在2015—2018年间,所建地理加权岭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698、0.724、0.656和0.712,AICc分别为1317.533、1234.400、1256.107和1110.74
结合金溪湖特大桥施工项目,针对其82#、83#墩桩基承台围堰位于复杂地层现状,对工程特点及施工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从围堰设计选型、PC工法桩围堰结构设计、PC工法桩围堰结构检算等三方面对围堰进行了设计分析;对高压水刀引孔辅助振动沉桩工艺、基础开挖、封底混凝土施工、装配式钢支撑安装等PC工法桩围堰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设计的PC工法桩围堰满足复杂地层桩基承台无水施工要求;高压水刀引孔辅助振动沉桩工艺很好地解决了 PC工法桩在复杂地层条件下贯入阻力大和插打困难等技术难题,其设计、施工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
中国高浓度含氟水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水体除氟迫在眉睫.研发除氟效果好、价格便宜的吸附材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水体除氟具有重大的意义.硅藻土(Diatomite)因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型、环保型材料近年来在工业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以硅藻土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的氟化物(F?)进行吸附研究,采用了SEM、XRD、FTIR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特性;探究了投加量、溶液pH、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藻土吸附F?的影响,对其进行吸附和动力学拟合,并设计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条件以及最优组合.结果表明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研究大豆(Glycine max)在不同生育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复水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变化,可明确干旱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并为探索灾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水分控制试验,分别在开花期和鼓粒期对大豆实施轻度干旱胁迫(65%田间持水量)和重度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并分别持续7、14、21 d.在胁迫结束后进行复水,复水水平控制到对照处理水平(80%田间持水量).结果表明,开花期和鼓粒期干旱胁迫使大豆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9.5
当前中国红壤地区镉污染严重.水稻根茬还田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会对土壤及作物中Cd产生影响.然而不同剂量根茬还田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尚不清楚.选取中国南方地区典型地带性土壤(红壤),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对比了CaCl2提取法和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法)两种土壤有效态Cd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水稻根茬还田(质量分数分别为0.24%、0.48%、0.72%)下土壤及水稻中镉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水稻根茬还田后,0.48%、0.72%处理中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较对照显著增加,增
明确松嫩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特征,对于制订本地区固碳减排策略、发展低碳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基于松嫩平原黑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大豆-玉米-玉米典型轮作模式下,2013—2015年监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不还田旋耕CK、秸秆深施还田DSR、秸秆覆盖免耕SC)农田N2O和CH4排放变化,利用生命周期法估算农资投入和田间操作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分析碳足迹特征.结果表明,在松嫩平原大豆-玉米-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深施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不影响土壤N2O和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