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资产的贬值与保值的探讨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长期潜伏的通货膨胀逐渐公开化,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生活,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至今,人们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危害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其中国有资产贬值就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因此,分析国有资产贬值所带来的危害性,探讨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的对策,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罗振宇同志在1992年第5期《理论与改革》刊物上发表的《正确认识我国党政机关的企业行为》一文(下面简称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动力作为行政学的含义是指推动行政活动向行政目标运行的各种力量的合力。行政动力不同于机械动力和自然动力,它是一种社会动力,它作用于行政主体中的人(主体的主体)的意识,并通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经济调节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高效率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为此,就必须把计
一、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对毛泽东时期对外开放思想及实践的继承和坚持。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对毛泽东时期对外开放思想及实践的继承和坚持,集中体现为三点:第一,以毛泽东、周恩来等
在治理整顿过程中.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市场疲软,伴随着市场疲软,生产出现严重滑坡.企业间发生信用危机,大量乡镇企业破产.显性、隐性待业和企业生产能力闲置同时增加。这一切
一、DUP述略。DUP(寻求非直接生产性利润的英文缩写)涉及创造利润但不创造财富的寻租活动,促成政治干予或行政符制从而产生租金的活动以及逃避管制以获得租金的活动。租金在此泛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产生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同时,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各种旧的体制。各种新的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新的课题、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
近年来,在广为关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中,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是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一、唯物史观的两个入口处
近几年来,“两个比重”下降幅度过大,财政入不敷出,赤字与年俱增,内外债务累积,调控机制趋于失灵,整个财政陷入困境。特别令人关注和忧虑的是,不仅“八五”前期和中期,即使到“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