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误会并不难/“自我表露”有利心理健康/心大事小,心小事大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mk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误会并不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周琳
  误会是个体生活中产生的认识上的错觉,往往会给当事双方带来痛苦和难堪。所以,当你陷入误会的圈子后,必须调整自己的认识,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解决,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委屈需消除
  出现误会后,不要暗地为自己辩解,抱怨不被别人理解,这种心态会妨碍彼此间的交流。此时,多替对方着想,无论是他气量小也好,心眼窄也罢,不必计较,只要你真诚地向他表明想法,误会总会消失。有的人由于懦弱,不敢当面说清,只会把问题搞得更为复杂。
  原因要查清
  产生误会后,往往是一方怒气冲冲,另一方满腹狐疑,以至于隔阂越陷越深。此时,你需要冷静,搞清楚对方的误解源于何处。否则,凭费多少口舌,也很难解释清楚。
  书信能传情
  有些误会可能会让你难以启齿,此时可以通过信件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要注意,写信时措辞一定要亲切、明了,切勿啰嗦,充分展现自己愿意消除误会、重新和好的急切心情,表达自己至今仍铭记以往的友情,以及对对方的信赖和尊敬。
  证明用行动
  有的误会可能用语言解释不清,那么就用实际行动去证实。比如爱人误解你同某一异性有暧昧行为,你又说不清楚。此时,你只要多花时间和爱人相处,亲密无间地出入社交场合,误解也就自然消失。
  聚会是契机
  如果你觉得区区小事,没有必要大费口舌,但压在心底又很不舒服,可邀请对方故地重游,或聚会畅谈,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消除彼此间的不愉快。
  “自我表露”有利心理健康
  文/谭贵星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一幕:当两个人或更多人在一起时,为了消遣而开始谈话,往往先是一些安全性话题,如天气、时事、新闻等,接着就转入私人性话题,如家庭不合、子女教育、情感困惑等。心理学上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的现象称为“自我表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一个人自我表露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还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社会适应能力。
  一方面,自我表露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通过把感情转变成语言文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些情感,进而真正了解自己。另一方面,自我表露也反映出健康人格的特征。其作用不仅在与他人分享体验的同时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更重的是在面对压力时,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情绪发泄口,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心理治疗作用。
  心大事小,心小事大
  文/胡文伟
  小人之心当是小心眼。原来,这世间心大之人心中的事情从来皆小,心小之人的心中事情皆大。事情的大小,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取决于人的胆量、肚量、心胸与心境。
  生活中的许多事,本身并不重要,多属于琐碎之事。气量与心境大的人,明显不会把事情看得很重,多有自如应对面临的各种事情。而心眼小、气量低的人,多将琐事看作重如泰山,把小事也看得诸如天垮一般。
  事间的事情恒久存在,一件连着一件,此伏彼起,始终不绝。心大之我,坦然应对,天垮下来也能够自在应对。心小之人,杞人忧天,身边不能有任何新的矛盾出现,可能一生愁苦,一世窘困。
  正确面对,自然提倡心大、有备、无畏。事大心大,事小心小,无惧无畏,自然应对。
其他文献
47岁女子在黑诊所输液后身亡  文/周鑫  一次普通的输液,47岁的生命就戛然而止。2012年12月31日上午,福建女子黄某因感冒到北京某中医门诊部输液,结果出现异常,被送往其他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朝阳区卫生局表示,该门诊没有相关备案、登记,属于黑诊所。目前,朝阳区卫生局和朝阳警方已介入调查。  儿子目睹母亲输液异常  “太突然了,我接受不了母亲这么快就离开的现实,感觉她还在我身边。”黄某18岁的
期刊
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疗法”很重要  文/王振坤  几乎所有的肝硬化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促进肝硬化病情的加重。但是,长期以来,包括一些医生在内都对肝硬化病人的营养问题存在认识误区,偏重于对肝硬化的药物治疗,忽略了病人的营养给予,甚至认为,肝硬化要限制营养饮食,特别是不能通过肠道给予蛋白质类营养,否则就容易发生肝昏迷。这是错误的观点。现代营养学认为,肝硬化病人要加强各种营养的
期刊
秋季气温变低,很多老人有腿脚发凉的情况出现,大家往往将其归因为气温太低或是体质虚寒。殊不知腿脚发凉的根源未必一定在腿脚上,很多老人腿脚发凉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椎间盘突出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造成的,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长期弯腰或重体力劳动都是发病原因。突出的椎间盘可导致脊椎间隙明显变窄,压迫到神经,就有了发麻、发胀、四肢无力,疼痛的症状。另外,椎间盘突出还可导致腰痛、跛行、下肢麻
期刊
嗜甜太过健康减分  文/关阳  甜味,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人类与生俱来地追求甜味,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生存的必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发现了如何提取食物中的“甜味”并抛弃其余的部分,各种形式的浓缩糖出现了——白糖、红糖、葡萄糖等等。这些糖类主要由单糖和多糖组成,食用后能够快速地吸收入血释放能量,引起血糖水平迅速上升。当人们过多地摄入糖类,而身体不需要这些能量时,它们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期刊
现代人要远离“垃圾睡眠”  文/张俊杰  科研人员认为,现代的一些生活方式对人的睡眠产生了影响,提出了“垃圾睡眠”的概念。这种“垃圾睡眠”,主要的还不是指“不睡”,而是指“没睡好”、“不满意”,一部分睡眠成了“垃圾”。比如,在看电视、听音乐或玩电脑游戏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学生繁重的课业,上班族高强度的工作,一旦结束,倒床便睡,又睡不好,早晨醒来,又恋床不起;休息日晚上不睡,白天睡懒觉,醒醒睡睡,
期刊
剧烈腹痛和便血 老人要防肠中风  文/刘俊  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约90%发生在60岁以上。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也是导致“肠中风”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发生于心脑血管,其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腹腔内动脉血管出现硬化,尤其是肠系膜上、下动脉,它们对肠道供血极其重要,一旦被阻
期刊
清朝中期以后,卖官鬻爵盛行,当官的人越来越多。僧多粥少,官员得到实职越来越不容易。多数官员只能“候补”,等有实缺后再竞争上岗。江苏巡抚丁日昌于同治年间承认:“即如江苏一省言之,道员可由外补之缺,不过二、三员,府、州、县、同、通可由外补之缺,亦不过十余员,而候补道约有六、七十人,候补同、通、州、县约有一千余人。夫以千余人补数十员之缺,固已遥遥无期,即循资格而求署事,亦非十数年不能得一年。”很多人从候
期刊
老人自我“补偿”需理性  把握“适度、健康、轻松、快乐”四原则  文/张香云 赵向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子女生活的稳定,很多老人开始注重晚年的生活质量,比如外出旅游、买保健品等,而不是一味地存钱留给后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补偿心理,指人们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适和不满而导致心理失衡时,企图通过种种途径表现和发展自己,以减轻或抵消不适、不满,进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老年
期刊
古代卫生官员这样关爱老人  文/张露  中国人盛行的是“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中国古代,官方对老年人就很重视。  在春秋时代的齐国,齐桓公和管仲设置了一种专门掌握老年国民健康状况的官员,名曰“掌病”。首都地区和各大城镇都有设置。  《管子·入国第五十四》中记载,“掌病”上门检查健康状况的工作频率是有制度的:九十以上,一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
期刊
七措施应对硝酸甘油耐药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罗伟(教授) 李菊香  众所周知,硝酸甘油制剂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不过,很多患者发现:用了硝酸甘油一段时间之后,它没有刚开始那么“灵验”了(俗称硝酸甘油“罢工”, 即止痛效果降低)!这就是硝酸甘油制剂的耐药现象。以致不少冠心病患者弃用硝酸甘油制剂,改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这该如何应对呢?  临床研究证明,硝酸甘油制剂耐药现象与使用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