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大学面向新的重要使命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持久资源。教育投资是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核心。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应摒充传统落后的思想意识,确立教育投资是国家基础性投资、生产性投资的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
全面百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组建高校后勤法人实体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国家政策、产权关系、后勤负担、职工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组建后勤法人实体的进展较为缓慢。高校应该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因地制宜,加快后勤法人实体的组建进程,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
清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关于清末高校的数量长期以来却人言人殊。本文以清末学部的教育统计为依据。对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应该是:大学堂3所,高等学堂24所,高等专门学堂127所,高校总量为154所。
受20世纪末西方社会转型的影响,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在大学与工业、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较为激进的变革,并形成了新型的“三重螺旋”关系。这些变革与高等教育经费模式的结构性调整之间彼此强化,共同推动着西方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
美国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不让一个儿童落后”。在这一理念支持下,其评价基准、功能,对评价结果负责的机构、维护学生择校权利以及评价导向等方面都有其特点。我国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上的上述诸方面与美国存在着差异,其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有违于素质教育应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宗旨。因此,应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进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强国,德国对于日本影响极大,中国亦明显受到德国的影响的过程中,中国和日本和决策层和知识阶层是如何面对并进行抉择的,他们所作出的决策和采取的措施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到各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