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扬尘控制智能管理辅助决策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重庆主城区建设工程扬尘排放现状,研究了扬尘监控管理平台构建及应用模式,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网格化及地图渲染等技术,构建了重庆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管理实时监控平台,实现对不同类别易起尘场所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本研究实现了前端设备的实时接入及运行,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建设工程提供支撑,推进各方力量采用积极的扬尘治理手段控制排放,为城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及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氨气污染对重污染天气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空气中的氨可以和空气中的酸发生反应,反应的主要产物是铵离子盐。我们可以通过空气中铵离子盐质量浓度的变化来研究和分析氨对重污染天气中空气质量的影响。目前,环境空气、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都已经有测定铵离子的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对于工业废气中的铵离子的监测和测定还没有相应标准。本文对工业废气中铵离子测定的理论模型进行探究,为废气中铵离子的测定形成了一套初步的理论模型。
通过借鉴国家有关规范及其他省市地方标准,调研分析湖南省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能耗情况,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规定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该标准的实施填补了湖南省日用玻璃能耗限额标准空白,约束与指导日用玻璃制品生产企业对综合能耗的控制与管理,推进节能降耗和绿色制造。本文为对该标准制订的分析和总结。
本文以湖南龙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8年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等方法,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再结合相关驱动因子分析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期为龙山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西藏山区,受控于复杂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条件,滑坡灾害致灾能力极强,常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西藏边坝县某滑坡变形特征显著,滑坡失稳将对滑坡区居民、建筑设施、公路及山区河道构成危害,查明该滑坡的特征是进行滑坡科学防灾减灾的基础。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工程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滑坡的影响因素,探讨滑坡形成机制及致灾效应,提出复杂山区人类工程活动开发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建议。
本文以刘家滩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在对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预测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颗粒物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团聚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细颗粒物的长大,而提升除尘设备的效率。采用Fluent 15.0软件,利用颗粒群体平衡模型对团聚室中飞灰细颗粒流场运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射流作用能够明显的改变不同粒径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轨迹。湿空气射流相对于干空气射流,对细颗粒物的团聚清除效率提升1倍。增加射流水相的粘度可以提升颗粒间的粘附作用,进而推升细颗粒物的总清除效率。
三乙胺作为有机缚酸剂应用时,会产生相应的三乙胺盐酸盐危废,本文采用碱中和、分液的方法,从哌拉西林酸副产三乙胺盐酸盐危废中回收三乙胺,经蒸馏提纯后,重新应用于哌拉西林酸合成,实现该危废的资源化利用。详细考察了碱的种类、pH值、反应温度和溶剂量等条件对三乙胺回收率的影响,在用氢氧化钙作为碱、pH值=12、温度30℃和溶剂量1 mL/g的条件下,三乙胺的回收率可达到90.4%,纯度可达到97%。该方法对此类危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岸带区域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对于推动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0—2010年为时间尺度,分析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变化,并对比分析岸带5 km和10 km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探讨不同岸带宽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期为构建岸带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明显大于流域平均水平,且越靠近水域强度越大,岸带5 km和10 km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所占面积比例分别是流域的2.65和2.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地质勘察现场勘测工作流程并考虑数据获取与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套基于Android+Web端的工程勘测数字化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统一数据库设计及C/S、B/S数据架构,实现App、Web及中南院工程地质三维设计系统PowerGeo三方数据的统一联动,对现场勘测数据进行数字化采集与集成管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出一种钻孔岩芯获得率、采取率、RQD的自动统计方法。当前系统已通过验证实现并推广应用到多个勘察项目中。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改善现有的勘测数据采集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并根据不同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常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农业部门发布的土壤检测第六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标准方法和林业部门发布的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LY1237-1999)标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除适用范围外,两种标准方法原理、仪器设备、试剂材料以及分析步骤及样品测定过程、结果计算过程都基本一致,建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