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镇的低调人生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嘉祐年间,一场庄严肃穆的殿试正在进行。宋仁宗端坐在金銮殿上,两边站满了文武大臣和中榜的进士。主考官庞籍向宋仁宗汇报完科举考试的总体情况后,大声读出了前三甲的名字。可是,当宋仁宗和文武百官都把目光投向殿外等待新科状元范镇出列时,却迟迟不见人影。
  原来,在北宋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次序不是按照成绩高低来安排,而是按照生源所在地来排序的。不过,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中进士第一名的考生在主考官报出前三甲名字后可以越过次序直接向皇帝毛遂自荐。然后,皇帝会亲点这个人为新科状元,会给这个人很高的职位。这种机会十分珍贵,就连平时很清高的人也会在这时候厚着脸皮自我吹捧一番。
  主考官庞籍有意做了一下停顿,他期待范镇出列,第一个接受面试。可是,范镇却依然站在殿外一动也不动。其实,范镇早已经听到庞籍读自己的名字。不过,范镇对这种科举考试中的特权非常反感,他认为所有进士都应该一视同仁地接受皇帝面试。因此,范镇决定放弃这次毛遂自荐的机会。庞籍等了好一会儿,见范镇没有动静,只好按照次序开始进行面试。范镇的名字排在第79个。他站在那里一声不吭,直到庞籍念到第79个名字时候,他才出列应答,并且应答后迅速入列,没有多说一句话。范镇这种低调做人之风让宋仁宗和所有大臣肃然起敬。自此,这种殿试歪风就被彻底取消了。
  其实,这只是范镇为人处世中的一件小事。淡泊名利,低调做人,这一直是范镇的为人之道。在一次朝廷官职调整中,范镇本应该得到馆阁校理之职,但负责此事的官员却给他安排了一个较低的职务。许多人都为范镇鸣不平,而范镇却一笑了之,欣然接受。四年后,朝廷再次调整官员。宰相庞籍了解到范镇的情况后,向宋仁宗上奏道:“范镇这个人有杰出才能,却又为人低调,真是难得的人才呀!”于是,宋仁宗便听从庞籍意见,直接越级提拔范镇为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
  范镇对自己个人名利看得很轻,但对国家大事看得很重。在工作中,他常常在别人争相说话的时候沉默不语,而在别人都不敢说话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宋仁宗没有儿子,在立太子事儿上犹豫不决。因为涉及皇帝的敏感问题,一般大臣们都不敢进言。可是,范镇却接连上书,请求宋仁宗设立太子,避免大宋之乱,宋仁宗一直没有答应。为此,有人向宋仁宗弹劾范镇,说范镇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忠臣的名声,进而能够得到晋升。范镇道:“我这样几乎是求死,怎么会有求名声、图晋升的嫌疑呢?”不过,在范镇上了第十九次奏折后,宋仁宗终于答应从宗室中册立太子,完成了稳定大宋江山社稷的大事儿。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当时,范镇任宰相。范镇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特别是反对《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不仅不能减轻农民负担,而且会滋生地方官腐败的土壤,让农民更加贫穷。为了阻止王安石变法,范镇竟然把皇帝批示的同意司马光辞职的诏书压下来,还给宋神宗。在王安石的猛烈反攻下,范镇被迫辞去官职,告老还乡。不过,事情果然像范镇预料到的一样,王安石变法不久,农民的负担更重了。于是,天下的百姓都开始怀念和赞颂范镇的美德。苏轼对范镇说:“你虽然不做官了,但是,你的名声却更高了,恭喜你呀!”范镇一听,严肃地说:“真正的君子是在祸患尚未形成时加以消除,让天下人受到好处,而我却做不到。现在,天下老百姓还在因此而受罪,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公元1087年,范镇无病而终,终年82岁。他一生经历了五任皇帝,虽然最后被迫辞去宰相之职,但是,他那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品格却名垂青史,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美菲同盟不仅要给美国带来战略意义,也要给菲律宾带来战略利益,如果不能给菲律宾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某种程度将会遭受削弱。  9月12日,有“菲版特朗普”之称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再度“语不惊人死不休”,放话要求美国特种部队必须离开菲律宾,更令人大跌眼架的是,他宣称早就想要重新评估菲律宾的外交政策。  这是继2013年11月,杜特尔特辱骂美国驻菲律宾大使戈德堡之后,再度扬言要重新审视美菲关系,彼时他称“
45亿年以来,地球一直用一种看不见的吸引力,让月球一直围绕着它运转。这种看不见的吸引力,在整个宇宙中广泛存在,让数不尽的星体能在各自的轨道独立运行。这是一种来自宇宙的能量,同时也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就像,我们拥有怎样的吸引力,就会吸引来怎样的人,以及拥有怎样的人生。  说句大白话,你是谁,就会遇见谁。若是你希望遇见贵人,首先你得成为一个贵人。贵人长什么样子呢?不管腰缠万贯,还是有通天的本事,
有记者曾问:“如果有个水晶球能告诉你未来人生的一切事情,你最想知道什么?”王源笑道:“我什么都不想知道。未来要靠自己摸索,一点点走出来的。人生好的,不好的,都会有。我们既来到这个地球,就好好生活吧!”如此饱含哲思的话语,竟出自一位00后之口,又怎能不让人为之点赞?对比说理,予人启迪  2019年春节前,王源参加《经典咏流传》节目录制,当撒贝宁问“新年有何打算”时,王源说:“我对此曾特别纠结,自己到
赞美——洒向人们心田的一缕灿烂阳光    有人曾对国内一家公司的数千名员工作过调查,询问他们什么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结果大多数职工都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列在第一位。可见,人们是很需要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肯定的。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  赞美是人们表示感谢他人的一种方式。譬如在学校里,某班生活委员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为同学收饭票、班费、安排值日等等,十分辛苦。班里同学
蔡澜说,做人做久了,就成了应声虫、骗子。也就是说,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要么变成了别人,要么变成了妖魔鬼怪,反正自己没了。于人于己而言。有百害而无一益。  王选说:“我只是一个科学家,即使年轻20岁,也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和CEO,更不可能成为企业领袖,因为我不懂经营,对财务一窍不通,也不擅长管理,与企业家相距甚远。”使自己成为自己就应该有这样睿智、谦虚的自知之明。如果连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熟悉,那么你肯
美国公民穿着追求个性化,奇装异服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各校对学生的穿着并不放任,一些私立学校要求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没有校服的公立学校,学生们也没有自由的选择,而是要严格按照学校的着装规定执行。平常学生穿的上衣要有领子、袖子,外套必须有扣子或拉链;裤子要宽松,不能穿低腰裤。在炎热的夏季,等到学校办公室通知大家“短装时间到”,包裹严实的学生们才可以“放肆”一把,露出胳膊腿兒。不过,在着短装的时间内,短
辛巴歷险记
1934年6月23日,时任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長的胡适到辅仁大学演讲。行程结束后,胡适特地参观了辅仁大学美术系举办的毕业生画展。那一天,美术系毕业生晏少翔做梦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胡适之先生在展览厅里,竟然看中了他的毕业作品《梧桐仕女图》。  翌日,辅仁大学校长秘书台静农来到美术系约见晏少翔,以商量的口吻说:“你知道,昨天适之先生来看你们毕业生画展了,他在你的《梧桐仕女图》前站立了好一会儿,很是喜欢这幅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找寻过往的青春。前段时间,一首《女儿情》就有近百万的播放量。在评论区中,最多的就是怀旧的声音:每年暑假,都会在外婆家看《西游记》,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好怀念那段美好时光,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安以陌在《香薰时光之恋》中说:“怀旧,人类对时间最大的致敬方式,电影是最好的缅怀语言。”愕然回首才发现,怀旧早已不再是一群人的狂欢,而在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日常。  一位编辑朋友,发过一条朋友
春天来临的时候,一棵小草绿了,给大地贡献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抹绿色,我想它已经无愧于自己所处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一直在叩问自己:我也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无愧于这个世界吗?    每当寂静的深夜,有一个声音总在提醒我:有一颗属于你的星辰,正在深邃的苍穹里闪烁!我坐在书桌前,台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辉。我不知道天空里的哪一颗星属于我,但是,此刻,我把自己的心扉向世界洞开,我也拥有了整个的世界。  很多时候,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