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高位钻孔自动设计及软件开发

来源 :煤矿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是治理采空区瓦斯最常用的技术.常规设计手段通过Excel计算钻孔参数,采用CAD绘制钻孔图形,没有考虑煤层赋存的变化情况,效率低、精度差.针对高位钻孔设计难题,分析了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设计了计算机设计算法和流程,并且借助GIS平台二次开发实现了高位钻孔设计软件.现场试验表明,高位钻孔自动化设计提高了效率,减轻了人员工作量.高位钻孔自动化设计模式为其他钻孔类型的自动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对由降雨触发的抚顺西露天矿北帮“7·25”滑坡进行了反演计算分析,所得到的边坡初始水位线、失稳时间和失稳滑动面均与实际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计算和结果的正确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排水管失效及风化破碎带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管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线并提高边坡稳定性,一旦排水管失稳将会造成边坡安全度下降,在降雨条件下边坡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失稳,因此应定期对排水管进行检修以保证其有效工作;而风化破碎带对边坡稳定性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风化、卸荷等作用影响下风化破碎带深度可能是动态变化的,因而需要
针对挖掘机工作时挖斗在典型工况下的受力问题,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挖斗斗齿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明:与齿端受力相比,上、下齿面受力且载荷偏置时更易导致挖斗产生大的应力与变形;相同外载荷下挖斗下齿面对外载荷更为敏感,且挖斗最大应力与变形多位于边齿;随着外力增大,挖斗应力与变形呈近线性增大趋势,且偏载时增长速率更为明显;斗齿下齿面受力且载荷偏置易导致挖斗边齿早期损坏与失效.
为实现复杂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解决复杂煤层智能化综采液压支架的倒装推移油缸快速检修的问题,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通过对推移油缸快速检修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一种复杂煤层智能化综采液压支架推移油缸快拆装置.
为了满足目前电铲铲齿断裂的检测要求,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设计了铲齿脱落检测系统,搭建硬件平台并采集铲齿的关键帧图像.最后通过现场试验测试该系统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识别铲齿脱落状态,报警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对环境鲁棒性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故障检测在流程工业系统故障诊断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及时准确发现并排除故障对于安全生产意义重大.运用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方法对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中的几种典型故障进行检测.通过对原始数据矩阵添加滞后变量,利用正常样本计算出的平方预测误差(SPE)统计量的阈值,对所有故障数据进行检测.仿真实验表明,使用DPCA方法的故障检测比传统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
在自动钻机的使用中出现了许多共性问题,尤其是钻进机构.为保障钻机正常运行,对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动力头滑块的过度磨损是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从使用与维护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随着综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液压支架状态的精准感知和精准控制.为实现智能开采的目标,提高液压支架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是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很多传感器的问题导致智能化系统不够可靠,降低了矿方和设备厂家对智能化的期望.为了提高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的可靠性,分析了常见故障的特征及如何根据特征对故障进行诊断.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光通信设备受环境干扰严重、必须有电源才能实现光纤分支的问题,探索一种新的煤矿井下全光网络冗余技术方案,实现矿井无源光分支多级串联,解决瓦斯监控系统井下光纤多级无源分支及通信抗干扰问题.从F5G组网原理出发阐述全光网络组冗余保护机制,设计一种光纤全矿井广泛覆盖方案及井下F5G通信设备.实验室和现场测试表明,F5G技术可实现井下无源光多级串接,减小煤矿井下环境干扰,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针对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存在信息孤岛、不利于煤矿智能管控的问题,提出了煤矿综采工作面高效服务云管控平台和多个煤矿综采高效服务云平台的设计思路.综采工作面高效服务云管控平台主要包括智能服务云平台系统、专家智能决策管控系统、设备工况数据交互系统、台账仓储交互系统、大数据决策平台管控系统、设备故障诊断数据交互系统、人员管理交互系统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在煤矿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在PC端或手机移动终端实现了对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实时监测、多个综采工作面人员高效协同管理和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决策等
矿用光纤陀螺(FOG)是煤矿井下姿态仪的核心器件,光纤陀螺的输出对寻北精度有决定性影响.光纤陀螺仪本身存在随机误差,采用Allan方差对其各个噪声系数进行量化.通过小波分解把各层分解信号分离,由噪声系数推导小波阈值作为幅值相近的小波分解信号阈值进行滤波.常用小波去噪方法是采用硬阈值、软阈值去噪,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种改进小波阈值算法进行去噪.该算法与硬阈值和软阈值去噪算法相比连续性更好,减少了恒定偏差.采用硬阈值、软阈值和改进阈值的去噪算法对光纤陀螺输出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改进小波阈值去噪对光纤陀螺的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