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调如河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河水流进骏马的血管


  祖先给河流赋予吉祥的名字,读起来回声遥远:乌力吉木伦河,额尔古纳河,查干沐沦河,昆都仑河——这是吉祥的河,河流灌满了福气,奔流在蒙古高原。说起河的名字,就重复着祖先的愿望和这片土地当年的样子。
  傍晚,奔马像鹰群一样飞到河边饮水。河水流过牛羊的嘴巴,水里混合了草的汁液。河流里,洁白的卵石和头发一样的水草眷恋着水,水带不走它们,像流云带不走牧羊人。
  河之不息如长调不息,缓慢地、留恋地流过草原。草原如此之美,河流舍不得流向天际。它像长调那样尽量延长音符,折折叠叠,给草原留下美妙的痕迹。
  平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比人们想象得更平静,河水流进草的根须,流进骏马和牧民的血管里,流过牛羊清洁的胃,跨越千山万壑,像一张网。
  ·歌声·
  泉水如花瓣一层层盛开
  像孩子一样跳出地面,透明的花瓣一层层开放,泉水来了。
  山顶的泉水比山顶还高,山脚的泉水比月亮还亮,泉水来了。
  泉水遇见今年的青草,抱住山丹花的腰。泉水倾听大河的喧哗,十里之外,浪涛奔跑。
  树林传来泉水的响声,像蝴蝶扇动空气,泉水来了。泉水的名字叫富裕,叫金子,叫长高。
  泉水的溪流这样稚嫩,比站在山顶俯瞰江河还要细小,泉水来了。泉水来了,泉水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冒出地面。泉水去见鹿群、野黄羊群和小鸟。牛羊肥壮,人畜安好。
  一条条哈达献给你,煮好的肉食献给你,请泉水收下我们的心意。

2.群山注视着草原


  草原的山峦,展开父亲的怀抱,注视着草原。
  蒙古高原的山上没有财宝,矿藏也不是财宝,山是神住的地方。草木长成神的衣衫,动物是神的子孙和伙伴,奔跑的鹿和小兔在为山神跳舞。蒙古黄榆从峡谷排列而下,是山的卫兵。神在哪里?神就是祖先的遗训,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都是宝。
  站在高高的山岭,山下只有云和树。秋天来了,落叶松把群山铺满黄金。入夜,山的翅膀合为一体,大地黑暗,星星布满山顶的穹庐。它威严的头顶悬挂尊贵的北斗七星。大雪覆盖的罕山上,鹰的影子多么寂静。
  ·歌声·
  两棵树在露水里走路
  大山领着小山,走在茫茫的地平线,小山睡在大山胸前,一起度过了多少年。黄铜色的大草原,大树领着小树,在余晖里影子变成了一条。
  羊羔思念山坡的花朵,却不愿离开母羊身边;马驹想看河岸的青草,却不愿离开母马的视线。
  父母老了,他们的恩德在儿女心里长成了花园;父母走不动了,眼泪动不动就挂在腮边。
  抬头看见两座山,看见两棵树在露水里走路,看见羊羔和马驹蹦跳,儿女躺在父母的臂弯。

3.唱到母亲的歌都会慢下来


  蒙古族血脉的源头是骆驼一般的母亲,她们像树一样沉默。民歌唱到母亲,节奏慢下来,像老母亲的脚步那样慢,像叩拜苍天那样慢。
  牧民在童年看到了羊羔跪乳,看到牛犊跟随母牛吃草,学会歌唱母亲的歌。母亲对儿子、对羊羔和牛犊有一样的爱,她脸上的慈祥一如大自然的慈祥。
  ·歌声·
  诺恩吉雅你何时回家乡
  你的悲伤比老哈河水还长,出嫁的诺恩吉雅,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坐牛车要走上三个多月,青青的牧草渐渐萎黄。
  你路过九条没名字的河流,都比不上老哈河水清亮,河边的大雁飞回南方。
  诺恩吉雅,你回家的时候,已经认不出父母的模样。海清河的岸边,雄鹰翅膀下有睡觉的小鹰。榆树的荫凉底下,海骝马为什么低头彷徨?
  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为什么要出嫁到远方?远方没有比父母更亲的人,你思乡的歌声比海清河水更长。榆树在榆树叶里眺望你,河水在宽河床里默念你。诺恩吉雅,你带走了云彩的温柔、花朵的颜色,你连影子都没留给家乡。
  老哈河水长又长,流走了你的芳香。海清河水长又长,流走了你的目光。
  茫茫草原像大海一样宽阔,你睡在哪一座毡房?
  诺恩吉雅,你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没见到自己的爹娘。

4.神灵坐在敖包的正位


  人们肃穆地围拢敖包,脚下的夜色四处流淌。他们在夜里穿戴华丽,马的鼻息划破了潮湿的空气。敖包降临了所有的神灵——从树上、从泉水里、从火里、从岩石上、从毡房里、從摇篮上、从马鞍上、从金器和银器里吉祥聚集。
  神灵熟悉夜色里的每一条河流和每一株草,知道鸟身上羽毛的花纹。神灵稳稳地坐在敖包的正位。敖包里面装着各个村子的泥土,各条河流里的水,装着五谷、金银珠宝。
  敖包长宣读祭文:愿长生天保佑大地丰饶,保佑人畜平安,保佑河水清洁,保佑鲜花年年盛开,保佑说蒙古语的儿童和老人心中安稳,保佑所有人孝敬自己的长辈,保佑蒙古歌声像云彩一样川流不息,保佑大自然完好如初。呼来,呼来……
  愿长生天保佑山上的草木生命力旺盛,保佑泉水高出地面,保佑牲畜生产顺利,保佑我们像岩石一样诚实、像河水一样纯洁。呼来,呼来……
  山川肃穆,敖包神圣,天色从最远处一点点变亮。
  ·歌声·
  火苗有数不清的脚在舞蹈
  你从哪里跑到柴上,火的脚爪碰碰撞撞。
  看啊,数不清火有多少只脚。火的肩膀在抖动,火的腰身像蛇摇晃。
  火在攀升,火在找什么?火手掌与夜色相握,人们看不到火的面庞。火在火里端详人们,瞳孔里有两片火光,脸膛熟了。
  跳舞的人们回到童年,像陀螺转起圆圈。火苗高过肩头,火星跳进黑夜,再无踪影。
  喝茶的时候火在茶里,烤火的时候火在血里。火的家在锅里,在牛粪饼里。火种住在明亮的星辰里。
  五种颜色的绸缎捆住羊的胸脯肉,献给火神,酒和黄油献给火神。平日里沉默的诗歌,今天念给火神。请接受我们的心意。
  黑夜里的大地,火的钻石在闪。沉默的火啊,你什么时候为我们唱一首歌?

5.长生天安详


  古代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辽阔的天空下,大地无处不可成为家园。
  蒙古族在世代迁徙中,最深的领悟来自大自然,他们称之为长生天。诚实、豪迈、细腻、单纯、寡言、坚韧、敬畏天地是蒙古族的文化特征。
  历经所有的磨砺,长生天让牧民的思想淳朴,让他们懂得节制与尊重是立身之本,古老而又天真。
  ·歌声·
  吉利到了
  佛灯爆出灯花,吉利到了,长生天安详。
  狂飙一般的马群不知从哪儿跑过来,不知跑到了哪里,长生天安详。
  莫尔格勒河拐了无数的弯,如竖写的蒙古文字,长生天安详。
  毡房里降生的孩子开口会说蒙古语,长生天安详。母驼用奶水哺育驼羔,牧草按季节返青,长生天安详。
  蒙古族人的眼睛从火里看到火神,在泉水里看到水神,长生天安详。
其他文献
生活是一本五彩缤纷的书,我们阅读其中的酸甜苦辣;课堂是一本浩瀚无边的书,我们阅读其中的诗书礼仪。然而有谁注意到,自然这本随处可见的书?  我最爱周末,难得亲近自然。抛开沉甸甸的书包,甩掉填塞大脑的加减乘除,下一站去登高望远。  走在被膏润苔藓爬满的古老石阶上,被路旁郁郁葱葱的野草钩住脚步。我不禁蹲下来细数:鲜嫩欲滴的青草,油润肥硕的小“荷叶”,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草,花花绿绿连缀成一片,像个精彩纷
《父与女》是部关于思念与等待的动画短片,时长8分钟,却涵盖了人的一生。电影风格简约而质朴,画面写意自然。它宛如一枚带核的酱青橄榄,尖尖小小,一口津绿的甜蜜酸涩,回味无穷。  短片的人物和场景都是只用几个线条勾勒,没有对白、没有人物特写,全靠人物动作和配乐表达剧情。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短片,拿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故事的开头,是一对父女于秋日的傍晚,在林间小路骑着单车。他们来到了岸边,父
今人文章越写越长,长而无味,便是再长也无益。重读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短短百余字,尚不及今人一条微博的长度,却是情景交融,意蕴丰赡,成为千古名篇。尤在今天,此篇能带人多少作文章的启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弟弟比我小十岁,是95后出生的孩子,小时候脑袋很圆,身体也很圆,像一团胖肉。  他很贪玩,也不爱写作业,学校经常请家长。弟弟每次翻开作文本,就说要削铅笔,一支接一支,磨磨蹭蹭能削满满一文具盒。刚开始我很相信他,会坐他旁边帮忙,用过铅笔的人都知道,转笔刀削得太尖,笔芯容易断。所以常常就是我弟用转笔刀先削个基本形,笔芯露出来又不是很尖的时候,我拿一把小刀,桌上垫张纸,帮他一点点磨笔尖,黑色的粉末有时候
七月有权利下小雨、大雨和暴雨。野草在汪洋中露出绝望的头颅,它的手在积水里写了无数个水字,却没一个字浮出水面。七月悬挂着骄阳的火炉,把土壤晒得开裂,蚂蚁得到纵横四海的地道。野蜂在七月结成网,吸取所有植物的花粉,让大地变成蜜地。野蜂改变了七月份每一个早晨的气味,在青草的苦味和河流的腥味里加入透明的甜。空气如同黏稠的旋涡,不知去哪一棵树上结晶。  七月在每天的傍晚都戴上玫瑰色的草帽儿,帽檐宽至天际。地上
【一】  下班的点儿,大型十字路口,绿灯,人流对冲,像两拨无人喝彩的橄榄球运动员。  我看见一个姑娘,长筒靴,短裙,一上一下,正好把膝盖露在外面,皱着眉头急走,情绪不高昂。有可能是冻的,也有可能是一天都被人问“你这么穿冷不冷啊”气的。  又看见一个中年人,举着手机,风衣敞着怀,在马路这边就听见他在骂人,越骂声音越大,走路姿势也霸道起来,风衣真的带起了风。在周围人的安静中、侧目中,他可能体会到了男子
刘亚荣的文字朴素、清新。这篇文字写石榴的古往今来,石榴在历史脉络上的倒影,在“我”生命中的印迹。在往事的长河里,“石榴”的故事与个人的心灵相互映照,被文字的籽粒布满纸张。作家经营文字的感觉,本身就像石榴在生长,丰盈剔透,似拥挤在时光深处的明珠。  我写下两个石榴,一个给黄石榴,一个给红石榴。·黄石榴·  黄石榴,黄中带一点绿,阳光透过没有窗户纸的窗棂照过来,它的表皮冒着光,样子没有红石榴漂亮。但揭
向一位篆刻名家求了一枚闲章:春池洗砚。朋友见了就问,此句何来?我说,与苏东坡有点关系。  前不久在眉山三苏祠转悠,见苏东坡书房“快雨亭”外有一环形小水池,是苏轼清洗砚台的地方。因为池水呈乌黑色,当地老百姓叫墨池。水其实是清的,因为地处僻静的角落,有修竹隐天蔽日,阳光照射不到,所以显得池水暗淡。  想象着先生写下千古文章,墨染一泓池水的情景,“洗砚”二字便深刻脑海。但凡古代文化名人纪念地,大都有这样
因植物命名,我住的长垣这个地方曾经叫“蒲”,古代属卫的附属小国。我搬着地理书不完全统计过,历史上以“蒲”起首的地理符号二十四个,我这里好歹也占一个。先伸出一枝蒲。   在我的印象里,北中原的蒲大多在水中不约而至,是一种比夏夜月光都要韧软的乡间之草。平时静静立在水中,有点近似无数条修长的鹤腿,偶尔出来,就在端午节门前与艾枝并列挂着,斩一下看不见的小妖,便又急急回到水中。  我们那里说的“蒲席”,就
四尺水墨,画质清晰  装下许多年  倒影,在水中被鱼啄食  只剩下一堆岁月的轮廓  天色,被鸟鸣蛊惑  抵达记忆的纵深处  回到清晰的原点  青春潦草,语气豪迈  坠入一阕《如梦令》里  把昨天吟到天明  底色,被一堆时间的灰烬染色  风,自顾流淌  慌乱中翻阅几行  堆砌在废墟里的文字  看见伊人在往事里  衣衫单薄  酒,半杯,不敢轻易醉去  噙着泪,描淡深深的痕迹  被一窗月色沦陷  把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