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分析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在深市、沪市及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29家江苏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其2010-2013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企业对投资者、政府和债权人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对如何解决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082-03
  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造就了当今世界繁荣的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其首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以获取利润,这是企业的自然属性。然而,近几十年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污染环境、剥削职工,以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来换取低成本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利润已经不能被当做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文献回顾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至今,已有诸多学者和机构对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企业社会责任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综合了国内外研究者的结论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改变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实施利他主义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应有的角色。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的研究结论基本有三个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负相关,以及不同指标的相关关系方向不同。
  (一)正相关
  杨熠,沈洪涛(2008)通过对1997年至2003年非金融业A股公司的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在当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钱瑜(2013)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两个维度分析了石化及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财务绩效,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黎友焕(2007)通过对广东省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但规模和性质不同的企业,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田虹(2009)研究了通信行业46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利润、企业竞争力、企业成长性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未来的成长。
  (二)负相关
  溫素彬,方苑(2008)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46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财务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的财务绩效影响为负。陈斌(2013)通过建立类似学习曲线的企业社会责任曲线效应模型,应用平行数据模型法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单位产出成本进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三)不同利益相关者,相关关系方向不同
  蒋红芸,景珊珊(2011)选取医药制造业6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2007—2011年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证明社会责任履行的各个方面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不尽相同,一部分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另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作用。孟庆浩(2012)基于社科院2009-2011年公布的处于社会责任排名前100强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企业对股东、供应商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会对财务绩效总体上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对客户和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降低企业的效益水平。陈薇(2013)从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视角提出假说,企业履行对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呈分化趋势,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研究已展开多年,早期的研究结果多集中于单纯正相关或负相关,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相关关系方向不同的结论。而从研究方法来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占绝大多数,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一个时间区间之内的相关关系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将采用面板数据,动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其影响不断扩大,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鼻祖Freeman(1984)给相关利益者的定义为:“可以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实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他所指的“个人和群体”是指“那些与公司利益相关或可以索取公司利益的群体,更准确地说,包括供应商、客户、员工、股东、当地的社区以及处于代理人角色的管理者。”
  20世纪9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到目前己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的主流思想之一。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为评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变得具体化。总结学者的观点,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股东、政府、员工、债权人和公益事业,并由此提出假设。
  企业管理者受股东委托对其投入进行管理,同时,企业对股东承担责任,也可以保证企业自有资本的稳定,由此提出:
  假设1:企业对股东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对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可以赢得政府的法律保护与政策支持,由此提出:
  假设2:企业对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水平,保障职工福利,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由此提出:
  假设3: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责任,按时还本付息,有利于提升企业信誉度,能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和进一步筹措资金打下基础,由此提出:
  假设4: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能够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可,由此提出:
  假設5:企业对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指标设计
  1.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结合《社会责任指南》(ISO26000)、《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G4)、《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等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上市公司年报特点,本文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上采集反映企业对股东、政府、员工、债权人和公益事业五类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数据,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如表1。
  2.企业财务绩效指标。通常用于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有市场价值指标和会计指标,两者各有利弊。由于本文的研究是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且会计指标有更易获得更稳定的特点,本文因此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它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即资产的利用效率。指标值越大,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
  (三)样本选择与信息来源
  本文选取了在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江苏省企业为样本,并对总体进行如下筛选:第一,剔除金融类企业,金融业比较特殊,对其社会责任的评价与其他行业不能一概而论;第二,剔除近年来业绩过差的ST、PT企业,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的企业,排除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影响;第三,剔除同时在A股和B股上市的企业,国内投资者更关注A股上市公司;第四,剔除2010年后上市的企业,保证各年样本量的一致性;第五,剔除报表数据不全的企业。经过筛选后,本文最终确定了129个企业样本。
  本文选择样本企业2010-2013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数据来源,企业财务报表均来自于巨潮资讯网。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对样本企业在2010-2013年度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与财务绩效作描述性统计,具体内容如表2。
  由表可知,平均每股收益均大于0.2,可见资本保全度较好;税收比率四年间十分平稳;平均工资福利率较为稳定,但是样本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表明各公司的员工待遇相差较大;平均资产负债比保持在3左右,样本差异略大;平均捐赠收入比最高仅为 0.11%,说明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支出普遍较低。总资产报酬率均值维持在5%左右,资产的运营效率总体较好。
  (二)相关性检验及实证结果
  对各年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整理如表3。
  如表可知,在2010-2013年度,样本企业的每股收益、税收比率、资产负债比与企业财务绩效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见企业对股东、政府和债权人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工资福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相关性并不显著。企业的捐赠收入比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虽并不十分显著,但也显示出正相关性,原因可能在于大部分企业捐赠收入比过低。另外,公司规模的大小,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我们可以认为,规模因素并不会明显改变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面板数据回归
  1.Hausman检验。面板数据模型主要包括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首先需要对选择何种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判定。
  通过Hausman检验,得出P=0.0613大于0.05,所以本文选择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结合分析与假设,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Yi=a+b1X1+b2X2+b3X3+b4X4+b5X5+b6size
  其中,Yi为第i个因变量的总资产收益率;Xi为第i个自变量,其含义为社会责任的相关指标;a为截距顶;bi为自变量的相关系数;考虑到企业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size为期末总资产的对数,作为控制变量。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确定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本文利用EViews 6.0对样本数据进行了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
  回归结果显示,Adjusted R-squared达到54.1493%,Prob(F-statistic)为0.000000,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回归得到的各个自变量的系数除公司规模以外均为正数。每股收益在1%的水平上对总资产收益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税收比率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资产负债比在10%的水平上表现显著的正相关。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为正,但是并不显著。企业工资福利率的系数极低,且并不显著,说明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提高可能并无贡献。回归结果还显示,公司规模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的影响为负,但是系数数值较小,显著性较低。
  相关性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检验的结果同时显示,企业履行对股东、政府和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1、2、4,而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对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并不显著。
  四、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对在深市、沪市及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29家江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企业对股东、政府、债权人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外捐赠与财务绩效呈弱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长期参与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工资福利率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提高可能并无贡献。
  总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二)相关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可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是有正面影响的。但是,当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并不乐观,众多企业对社会责任了解片面,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新旧媒体多渠道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弥补企业和群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不足,及时曝光偷税漏税、破坏环境、生产伪劣商品、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以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次,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设计一套符合国情的专门评价方法,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定期出具相关报告;在合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等方式,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强制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披露,同时提高披露的水平和质量。
  从企业自身来说,企业应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提高产品品质、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等等。同时,扩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披露范围,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这样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长期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绩效的提高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号:scx1424]
  参考文献:
  [1] 杨熠,沈洪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2] 钱瑜.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企业经济,2013(3)
  [3] 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5] 蒋红芸,景珊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 孟庆浩.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 陈薇.企业社会相关者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3(9)
  [8]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基于中国通信行业的经验数据[J].经济管理,2009(1)
  [9] 陈斌.企业社会责任曲线效应探究——基于沪深股市的面板数据檢验[J].兰州学刊,2013(10)
  [10] 杨培育.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D].东南大学,2008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8)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在概括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员工激励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走访调查北京市5家设备制造类企业,比较了该行业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知识员工与传统员工对于不同激励因素重视程度的差异。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激励因素降到五维,分别为:成长激励、福利待遇、组织氛围、成就激励、团队关系,并得出该五类主因子均与激励效果正相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备制造业职业生涯初期知识员工适用的激励模型。  
期刊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之年,诸多改革部署正逐步推行。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多次提到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也作出了全面部署。地方社科院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体,理当在新一轮改革和智库建设中发挥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在大会发言中结
期刊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因能激发、电离、离解反应物分子,产生活性自由基,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即能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脱除,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NOx脱除中氧化法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方法,它将NO先氧化为NO2,提高NOx的氧化度,然后采用吸附或溶液吸收的方法去除烟气中的NOx,兼可生成副产品。本文进行了等离子体氧化法脱除NOx第一阶段的研究——等离子体催化NO氧化。 本文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与TiO2、MnO2、Co3O4协同作用,以电厂实际烟气为实验气体,对NO、SO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了政府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理论基础,给出了政府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效应的模式,形成政府支持、鼓励、并与企业共同参与,实现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逐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对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 政府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 耦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F416.8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创新型人才流动绩效评价问题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并且结合山西省创新型人才流动绩效相关数据,对2001-2013年山西省创新型人才流动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山西省 创新型人才流动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072-02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无论是发
期刊
摘 要: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创新做好五年一次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事关一个地区发展大局的大事。文章以宁海县为例,分析阐述编制“十三五”规划需把握的新形势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编制“十三五”规划要重点把握指标、空间、产业、民生、生态和改革等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规划 新形势 基本原则 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期刊
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上升,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及破坏。人类为了防止地球温度上升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削减和限制C02的排放量,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又会影响工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开发分离和回收利用C02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吸附分离材料将会给人类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目的是通过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s,ACF)、活性炭(ActivatedCarbon,AC)和沸石(Zeolite)三种吸附剂的吸脱附分离实验,研究对C02/N2具有很好吸附分离效果的吸附
摘 要:在对山东省传统文化的起源和现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山东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阐述山东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最后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提出如何在弘扬山东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规避不利影响,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的策略与建议。文章探究了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发
期刊
摘 要:文章指出土地流转在农业现代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土地流转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运城市作为山西省传统农业大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因地制宜探索了许多有效的做法。文章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通过对盐湖区、新绛县、闻喜县等县区的实地调查了解,梳理概括了运城市土地流转的模式和做法,也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期刊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安全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煤层气作为燃料的燃烧利用是目前煤层气的主要应用方向,因此要深入探索煤层气燃烧特性,研究运行参数及条件变化对燃烧的影响,开发适用的煤层气燃烧器。
   本文采用k-ε湍流双方程模型、非预混燃烧模型和P1辐射传热模型对煤层气扩散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燃烧温度场、速度场及组分浓度场,研究了煤层气扩散燃烧特性及NOx生成特性。主要研究了喷口型式及布置、燃气射流偏转角度、空气与燃气的速度比等因素对煤层气燃烧过程的影响,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