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真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虚语文、伪语文、假语文等学习现象,课堂教学也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要么是教师的越位,要么是教师的缺失,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课程与教学改革呼唤学生的“真学”,吁求建立学生的“真学”课堂,让课堂教学显现出本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验为原料,通过创设文本解读的“真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真探究”,助推学生对文本进行“真感悟”,实现语用能力的“真迁移”。
  一、创设文本解读“真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的真学应永远是课堂教学的至真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文本解读的“真情境”,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去感受、体验、揣摩文本,获得文本的真思、真情、真意。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只有深度潜入语境,才能破译文本的言语密码。
  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鲜活的感受,笔者将教材中静态的文本、插图转换成了动态的视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在冰封千里、粉妆玉砌的贝加尔湖畔,一只老天鹅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勇敢破冰,为同族能够获取到食物。其他天鹅看到老天鹅的行为,也纷纷加入破冰行列,最终获取到了食物。课文对于勇士老天鹅,更是用了特写镜头,在阅读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做出了“腾空而起”“扑打”等动作。围绕着学生的真实表演,笔者追问:“‘腾空而起’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将老天鹅比作一块石头?”……学生展开了想象,还原语境:“‘腾空而起’说明老天鹅飞得高,下落的冲力大。”“因为老天鹅一心想让其他天鹅们吃到食物,没有考虑自己的疼痛。”“将老天鹅比作一块石头,更表现出老天鹅的奋不顾身。”……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了形象,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融为一体。
  二、引導文本解读“真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学生解读文本的精神追求中,这种感受更为强烈。因此,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欲望,引导他们沉潜文本、质疑文本、探究文本。通过对文本的潜心涵泳、移情体验、抒怀感发,揣摩文本的韵味,领会文本的意蕴,进而点化自我的心灵,润泽自我独特的生命。
  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后,笔者先出示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课文通篇都是写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为什么课文题目却是《月光启蒙》”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度解读。之后,由于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与当下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始终停留在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上,如母亲在月光下给了“我”文学的启迪和熏陶;母亲在月光下教“我”唱歌谣、猜谜语、讲故事,等等,总之是母亲在月光下给“我”启蒙,所以课文的题目是《月光启蒙》。应该说,这样的认识是学生的“真认识”,是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后所产生的认识。为此,笔者用多媒体出示了文本作者孙友田的原文和原题——《月光母亲》,根据这一有价值的资源,学生再次对文本展开深度探究,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月光与母亲的某种相似之处。如有学生认为:月光温柔,母亲温柔;月光无声,母亲无言;月光能够照亮黑夜,母亲对我的启蒙也能照亮我前行的路……这种探究,从学生文本解读的经验出发,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激活学生文本解读思维,让学生展开文本联想、文本推理。由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变得深刻起来。
  三、助推文本解读“真发现”
  学生是“真学”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产生了“真感悟”“真发现”,课堂教学活动才会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真学”课堂除了学生的“真读”“真写”外,还要唤醒学生的“真情”,启发学生“真思”,让学生“真言”。教学中,教师只有基于学生的真实学情,真正立足于文本,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真发现”。
  例如,《夹竹桃》一课被称为是“具有史诗性质的散文”。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对文本展开“先学”,学生和文本真实相遇。在课堂上,通过笔者补充作者季羡林的介绍,学生体悟到夹竹桃那可贵的韧性、毫不张扬的品质其实就是作者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写照。然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文本解读思维,笔者又向学生补充了本文的创作背景:1962年,季羡林先生访问缅甸,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夹竹桃”,于是一种乡情陡然而生,写下了名篇《夹竹桃》。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夹竹桃可能是作者浓浓乡情的寄托,是身处异乡的一种精神表达。也有学生通过笔者对作者的资料补充,揣摩到季羡林的家乡有夹竹桃,缅甸也有夹竹桃,夹竹桃或许象征着中缅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还有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发现文本中有这样的话语——“夹竹桃……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所以认为夹竹桃表达着作者的乡情。最后,笔者向学生补充了《夹竹桃》原文,通过阅读原文,学生更加深刻地发现:夹竹桃不仅表达着作者的乡情,还表达着中缅人民的友谊。正是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逐步走向深入。文本的创作旨趣、本真意蕴被学生慢慢地发现。
  四、实现语用能力“真迁移”
  崔峦老师曾说:“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和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我们品读文本、体会情感,更要习得作者表达的艺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积累言语形式,练就表达技巧。
  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开头用“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表达的巧妙,而后让他们试着也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学生兴味盎然,有的学生写小狗:“一身乌黑油亮的长毛,一对三角形的耳朵,再加上粽子似的脑袋,摇摆不停的尾巴,这就是我家可爱而又忠诚的黑子。”有的学生写小猫:“一身黑白相间的皮毛,一双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的眼睛,再加上四条长着肉垫子的腿,这就是老鼠的天敌——猫。”有的学生写公鸡:“一身闪闪发光的羽毛,一对偶尔扑腾的翅膀,再加上尖尖的小嘴,这就是我家耀武扬威的大公鸡。”……学生在对身边动物特点的捕捉中不断形成出有针对性的描写,读来令人如见真身。
  除了句式的仿写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仿写课文的结构,仿写课文的意境,仿写开篇、结题的呼应和点明中心的句子,这样,从机械模仿到灵活变化,学生可以学到大量的表达技巧,便于在习作中信手拈来。同时,善于捕捉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也是较好的情随意动的练笔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建立读写联结点,有意识地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可以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语用练习中实现“真迁移”,建构“真生长”的空间。
  总之,学生是“真学”课堂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真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了解学生学情,把握教学的深度,把握文本精髓,清楚地知道教什么,巧妙引导,有效落实学生的真学。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阅读的材料是夯实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阅读需要有文体思维,不同的文体所需要匹配的认知思维也是完全不同的。小说作为中高年级教材中的重要体裁,有着鲜明的特点。教师应该抓住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三大核心要素,丰富学生对这一类文体阅读的素养积淀。笔者就以经典小说《少年王冕》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梳理罗列,在把握文本情节中培养结构性思维  结构性思维就是以实物结构为思维对象,以
汉字具有因义构形、因形表意的特点,所以每一个汉字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符号,汉字组合在一起是一个系统,它展现了人们在造字之初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感受。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教学汉字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认识汉字,更要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发现其中隐藏的人文因素,并提升文化感受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一
目前,在小学阶段,经典童书的赏读,已经被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朱自强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灵是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教育要做的事情就是“激活”,给种子合适的阳光、水分、肥沃的土壤,把种子蕴藏的价值和资源作为它自身的成长动力。在童书赏读中,怎样的方式才能给学生“合适的阳光、水分、肥沃的土壤”呢?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童书阅读的种子呢?笔者认为,“读、写、演”互动,是调动学生童书赏读兴趣,提高学生童书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三年级是习作指导的关键时期,从当前习作教学来看,存在着重指导轻修改的现象。其原因有很多,诸如教师自身业务素养不高,对习作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等等,但更多在于旧版教材中对习作修改重视程度不够。翻开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教材,我们能欣喜地发现教材对习作修改非常重视,并且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笔者依据统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词句段运用”,结合自己
习作知识是习作教学的内容之一。在阅读中汲取习作知识,用口语催生习作知识,在创作中实践习作知识是习作教学的着力点。习作知识的丰盈能让学生主动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学生主动表达,并提升习作水平。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作知识的黄金时间。许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只有博闻广記、厚积薄发,才能学会习作。毫无疑问,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对习作发挥着根基性作用。但与此同时,教师不能回避习作方法
进入高年级之后,统编本教材中具有文学性的课文大幅增加,其中小说就是一个重头戏。统编本六年级上册设计了一个小说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的形象”,这就与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三个核心要素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小说的阅读方法。笔者结合该单元中《桥》这篇微型小说的教学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尝试。  一、梳理情节,感知小说的一波三折  1.厘清冲突,展现感性魅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这种体裁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在有效丰富古诗教学形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论:“诗”与“文”孰重孰轻?不少教师认为,无论是“诗”,还是“文”,都是课文的一部分,同等重要。因为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核心价值不仅是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中借鉴,学会言语表达与运用。回到《黄鹤楼送别》一文,笔者认为,要摆正“诗”与“文”之间的关系,前提是必须明确该文本内在的核心价值。
1 起因  我的女儿花出生并生活在美国,4岁多的她喜欢“乱涂乱画”。最近,她居然拿着小石子在车子上“画”起来,结果当然是划坏了车子。我严肃地跟她说明不能这么做。花表示明白了,并向我道歉。但我没有因此而“放过”她,跟她商量起善后处理事宜。  花:我已经很努力地擦了,但划痕擦不掉。  我:那我们得花钱修车,谁应该为这事负责?  花:我。  我:谁应该去赚修车的钱?  花:我,可是我不会赚钱,你能教我吗
【教学目标】  1.想象文中描写的场景和细节,感受慈母情深。  2.体会“反复”的表达效果。  3.能联系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把握整体内容,梳理故事场景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慈母情深》,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场景吗?  师:这一个一个的场景,感人至深。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梁晓声的笔触,走进那些感人的细节和场景,去体会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
回顾近期我校开展的“中青年语文教师优质课例的展示活动”,电影般一幕一幕地回放着每一堂课,有一个问题令我陷入深思:怎样让“优质课”更“优质”?怎样让语文课堂更具实效性?我不知不觉地想着最新的教学理念,不知不觉地反思着每一节“优质课”。下面我谈几点最深的感受。  一、课堂应突出学生“自主”的“学”  1.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