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和时代使命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c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环境和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实践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明确和加强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时代实践主题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党的领导是实现和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本质特征;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和使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自觉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在符合现实需要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
其他文献
“通知—删除”规则,是电子商务领域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时,权利人通过向电子商务平台发出通知,要求平台采取必要措施以阻止侵权行为的规则.该规则的立法本意,在于构建快速、高效的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增补的“通知—删除”规则条款对有效通知的实质要件和网络平台免责事由规定不明确,导致此规则被知识产权人滥用,尤其是在短期促销活动中,被用于删除竞争对手的产品链接,成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应完善通知与反通知的实质要件以明确初步证据的证明程度,明确平台的免责事由以合理降低平台的法律风险,使该规则更适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英语网络教学拉开帷幕.英语教学是跨文化传播的途径,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疫情之下,英语网络教学的思政意义在于塑“形”、补“色”和提“质”.开展英语线上思政教学活动,可以从行走思政、情景思政、故事思政、微型思政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让英语课“动”起来、“活”起来、“近”起来和“潮”起来.
苏轼诗词频繁出现动物鸿与鹤,鸿意象蕴含巨大,象征自己整个人生过程,鸿之飞为自然之举,作者却把其比作我们的人生状态.鸿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重要意象,到宋诗里已经具有多种涵义,可以做信使、寄离愁、慰孤寂等.除了鸿与鹤,还有马.马意象第一类包括疲倦之病马,疲倦之劣马.第二类是好马.第三类马意象折射出来的意义较为复杂,介于人与犬马之间.苏轼的马意象不断给我们以新奇的感悟,均为主体人格的流转.在苏轼作品中,动物意象早已融入作者自己的经历及气质,作者为这些动物意象注入了新鲜的灵魂,成为表达思想的桥梁,沟通唱和的媒介
为“追踪固原历史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己任,组织研究员,联合校内外研究机构,对同原及周边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区域经济、社会问题等进行了多次调研,为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吟诵一直是汉语言文化圈推崇的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自20世纪初,由于吟诵自身因素、西方朗读理论以及新式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吟诵濒临失传.近年来,为了抢救、传习这一传统读书方式,教育界呼吁把吟诵引回中小学的古诗文教学中去.在此背景下,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吟诵法教授古诗词已形成一定的氛围.但仍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吟诵的内涵、价值等,在指导学生吟诵时也常常遭遇难以突破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些瓶颈,才能使小学吟诵教学“柳暗花明”.
元人编选的元代诗文总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近三十年学术界对这些总集的版本、作者考证、文学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献整理不够、研究对象不均衡、研究角度不全面等.
新文科建设已成当下教育界不可逆的趋势,其跨学科、重融合的内涵精神为应用型地方高校文科教学改革之路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探索.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通过建立“跨界·融合”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拓展”的新文科综合型课程体系,通过搭建多维度、强应用的新文科大写作平台等方式进行中文专业改革,紧扣“新文科”的精神内核——文化资源与创造力,为新文科实践积累了经验.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新型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新型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以下特征:具有通识素养和精深的数学专业素养,还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先进的意识观念.新型中学数学教师的发展策略有:从学校方面看,加强中学数学教师的团队建设,加强中学数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丰富的中学数学教研活动;从教师个人方面看,夯实专业功底,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探究和注重发展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艺术终结论”产生于现代西方,黑格尔、阿瑟·丹托、汉斯·贝尔廷、希利斯·米勒、唐纳德·卡斯比特等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各有侧重的论述.“艺术终结论”的内涵,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艺术不存在,而是指艺术的某些特性发生了改变.从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意蕴丰满与意蕴虚无、文学边缘化与文学性渗透以及艺术自律与艺术他律等角度来看,人们大可不必纠结于艺术在未来是否会灭亡.反思当今存在的某些不良的艺术现象和问题,防止艺术的某些特性发生坏的质变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主动积极对接“新工科”建设,培养能够适应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的新型工科人才.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通过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不愿学、不想学到主动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是“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