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乃斯:天山腹地的世外桃源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险家发现巩乃斯之前,它一直隐藏在天山深处不为人知。这里有庞大的森林与草原,有从东往西逆流的巩乃斯河,有14眼拥有不同医疗奇效的圣泉……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的夜晚,这里的人们会点亮万盏佛灯传颂东归民族的英雄史诗……
  1773年夏天,满清官员带领一个叫做希拉登的英国人来到天山地区。希拉登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乾隆皇帝特批他前往天山,帮助土尔扈特东归者勘测地形,建设新的城市。
  队伍在天山腹地迷路,但却误打误撞闯进了一片世外桃源:这里繁花似锦,河流竟然从东往西逆向流淌,穿越在森林与草原之间……见识过众多美景的希拉登非常惊喜:“太美了,太美了,我走遍世界174个国家都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他甚至大声感叹:“我就是死在这里也是美的,也是有意义的……”
  希拉登和他的队伍最终走出了天山。山外的牧民告诉他,那片圣地叫作“巩乃斯”,蒙古语意为“太阳坡”,是整个天山山脉的生命之源……希拉登认真而仔细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牧民的每一句话。而那位牧民没有想到的是,百年之后,正是由于这位外国人记录的指引,这片圣地得以走向世界舞台……
  上百条沟谷纵横
  绝壁天梯和14眼圣泉
  巩乃斯的具体位置,处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的西北部。从地貌上看,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沟谷众多。在整个巩乃斯地区,纵横交错的沟谷多达上百条,就像古老沧桑的掌纹分布在这片大地上。
  巩乃斯的沟谷长短深浅不一,最壮观的达到40公里长,1公里宽。而几乎每条沟谷都蕴藏着独特的自然人文奇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班禅沟和伊开结楞沟。
  班禅沟原名察汗乌苏沟,位于巩乃斯地区最深处。整个班禅沟的地势极为平缓,两边的山坡几乎以60°角向左右敞开,露出一道平坦的沟底,山坡上松树林立,沟底雪水蜿蜒流过,就像一条银白的哈达。
  当地人进沟,往往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相传十世班禅额尔德尼曾在梦中见到一株同根四干的松树,当他来到班禅沟时,竟然真的见到了那株梦中的神树。于是,十世班禅在树下广开经课,前来朝拜的人们跪满了整个班禅沟的山路,从此班禅沟闻名天山。现在进沟的人们,依然能见到那株被称为“包格达哈拉尔”的松树,即“佛到过之处”的意思,高耸的树身上披满了经幡和哈达,当地人仰望它,如同瞻仰佛的面貌。
  和班禅沟的平缓不同,伊开结楞沟以奇险原始撼动人心。当地人曾经传说沟谷底下有宝藏,但两侧的山脉都被大自然削成绝壁,阻断了人们探寻谷底的路。最后,一群有胆量的后生在悬崖上开凿出一道“云梯”,长约600米,最终下到了谷底……尽管未能发现宝藏,但却发现了美景:云雾在谷底翻腾涌动,如同仙境。
  除了千姿百态的沟谷,巩乃斯蕴藏的水资源更是形态万端。比如位于巩乃斯西北方向的仙女湖,蒙古族人称它为“呼逊突闹嘎诺尔”,意思是“桦林绿湖”。正如名字所描述的那样,整座湖泊被一个庞大的桦树林紧紧拥住,静静的湖水在茂密的森林中像一块祖母绿那样特别而美丽。
  巩乃斯最著名的水资源,当属森林中的阿尔先温泉。阿尔先温泉由14眼泉水组成,当地人将其视为圣泉,传说每一眼泉水都具有不同的医疗奇效。比如名为“德鲁合尔次坎”的第四眼泉水,传说曾为许多蒙古战士疗伤,有位勇敢的蒙古王子在激战中遍体鳞伤,在泉水中洗浴后伤口竟然痊愈,所以这眼泉水又名“王子泉”;再如第十二眼泉水“望子泉”:这个间歇泉时而涌流,时而断流,传说谁能接上泉水,好运就会降临在谁身上,若是新婚女子接上了,就会很快怀胎生子……
  刀与火的野性世界
  万盏佛灯里的降生节
  史料记载,巩乃斯是一片富有包容性的土地,千年来接纳过许多漂泊的游子:公元1771年,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在西迁到伏尔加河140年之后,因为不堪忍受沙皇的奴役压迫,在民族英雄渥巴锡的率领下东归故国,完成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迁徙。当这些历经磨难的孩子终于回到祖国,巩乃斯敞开自己的胸怀,接纳了满身伤痕的他们——今天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就是其后裔……
  或许是牢记祖先曾颠沛流离的历史,巩乃斯的蒙古族人尤其注重家人的团聚和长寿安康,因此每年传统的点灯节(降生节)便格外隆重: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全家老少聚首,入夜后把事先做好的酥油灯放到灯盘上,一盘佛灯分33、77、99个不等,当佛灯点燃后,家人一起祈愿平安,并祝贺各自又长一岁——此时的巩乃斯会亮起千万盏佛灯,仿佛静默的大地也在合掌祝福。
  巩乃斯不仅保存着众多文化遗存,甚至还将人类久远的活动足迹秘密地记录下来,让后人得以触摸和探索到祖先的精神世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户外爱好者在穿越巩乃斯的胡斯台沟和西克夏格孜沟时,意外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岩画。这些古老的岩画被精心绘制在褐色的巨型卵石上,内容生动形象,以狩猎为主,各种狩猎场面描画得鲜活逼人:猎人们有的空手围堵猎物;有的正在张弓射击狼和野山羊;有的捕到猎物后单足站立双手上扬,一派欢欣雀跃的神情;还有的猎人来不及取下背后的武器,已经被狼咬住了手臂……除了狩猎画面,还有许多令人瞠目的野性世界描绘:比如十数只狼围住了一只野山羊,其中一只狼咬住了羊的喉部,另外两只则咬住了羊的后腿,山羊那濒死的挣扎和恐惧,全都凝固在斑驳的岩壁上。
  这个发现震惊了考古界,许多学者开始了对岩画的研究。他们发现,岩画的图案均由单线条组成,构思抽象跳跃,笔法几乎一笔点睛,凝视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一脚踏入了那个刀与火组成的野性世界。此外,有的岩画四周还伴有一些尚未破译的字符,初步推测可能为古突厥文或是古藏文,透过这些字符密码,巩乃斯人先祖的文明,就这样体现在了现代世界面前。
  神奇的逆流之河
  万顷雾凇幻化的雪幕
  如果说圣泉与壁画是巩乃斯不朽的灵魂,那么森林与草原则是这里强健的肉体。
  巩乃斯拥有大约16万公顷的森林草原,由于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从3000米一路跌到1900米,巨大的地势落差造就了层次丰富的植被景观:海拔最高处是高寒之地,莽莽的冻原草甸从地上一直铺到天上;中部以云杉为主,织罗成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最低处的沟谷地带植被种类繁多:草原混合着松柏、山柳和山杨,起起落落,覆盖住巩乃斯奇妙的黑色土地。
  从空中俯瞰,在巩乃斯广阔的森林草原间,蜿蜒着一条银白色的河流,这就是著名的巩乃斯河。河流最为奇特之处是:它打破了我国境内河流自西向东的规律,以逆流的气势由东到西贯穿整个巩乃斯地区。生活在巩乃斯的人们,世代收获着它的馈赠,因此他们虔诚亲切地称呼巩乃斯河为“母亲”。
  如今,巩乃斯已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它,世界终于明白希拉登的感叹丝毫不为过。这片群山叠翠、谷幽林深的美地,囊括了天山的诗画之美,尤其是由于四季长短不一,巩乃斯更是变幻出各种极致的美。
  从3月冰雪融化后一直到6月,春夏便联袂而来,温润的气候逐渐催开了各种野花,形成覆盖大地的花海:绽放的金莲花,从草原河谷一直开到高山森林,一路金灿灿地望不到边,整个巩乃斯如同披上一块佛光流溢的袈裟……
  巩乃斯的秋天则格外短暂,人说“九月天山必飞雪”,往往在9月初,巩乃斯就会迎来第一场雪,密密匝匝的飞雪遮天蔽日。这个时节景色更是变幻莫测:寒冷无风的日子,巩乃斯河里腾起的巨大水雾会拂过万顷云杉,在叶尖滴垂成冰凌树挂,让这片高山河谷凝结成静谧的雾凇世界;当太阳升高,千千万万条树挂又开始脱落,那些银色细小的雾片,跟着寒风白茫茫地扑撒开来,加上阳光的映射,形成一道道从天垂到地的斑斓雪幕,奇妙而壮观……
其他文献
2008年,俄罗斯野生动物摄影师尼古拉·索特斯科夫在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上,拍摄到了一种长相奇特的昆虫,它们看上去根本不像地球上的生物。索特斯科夫说,“它们的脖子是身体的好几倍长,就像长颈鹿的脖子一样!”索特斯科夫随后又把拍摄到的昆虫照片放到网上,经动物学家确认后证实,他所拍摄到的这种昆虫,此前的确没有被人类发现过,他是第一个拍到实体的人。  根据这种昆虫的长相特点,动物学家给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课堂提问技巧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英语;作用与策略  【作者简介】周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常见的互动就是提问。课堂提问是需要技巧的,是一门语言艺术。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
呼和浩特市内,有数不清的奶茶店。单拿著名的“格日勒阿妈奶茶”来说,一杯看似简单的奶茶,竟也需要7道工序。  莜面颜色偏褐色,有味香、筋道的特点。从生的莜麦变为熟的莜面,需要经历“三次生三次熟”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三生三熟”。  呼和浩特的羊杂碎遍布大街小巷,十家饭店中八家都有这道菜。羊杂碎主要包括羊的五脏六腑和头蹄,一定要新鲜,否则根本没有嚼头。  一提到内蒙古,人们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必定是一望
【摘要】目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的差异性与教学进度一致性教学评价一刀切的矛盾,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如何在不打破班级教学体系的同时,既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必备课题。本文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选取新疆喀什市某中学八年级的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将学生分层以后,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作业、教学评价价五个方面开展隐性分层阅读教学实验,探索隐性分层教学
当贝加尔湖完全冰封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冰雪王国。然而,随着昼夜温差变大,有的冰层会突然崩裂,如果此时有车辆或行人经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奥利洪岛上居住着布里亚特人,他们信奉萨满教,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会在萨满岩洞穴附近的树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垒起一些石头,以此来祈求神灵的庇佑。  关于贝加尔湖,不仅流传着远古的传说,还有充满科幻色彩的离奇故事:不明飞行物曾在这里频频出没,许多船只毫无声
条子泥滩涂湿地是候鸟迁徙中重要的驿站,然而,正在開展的围垦项目却使大量自然滩涂丧失,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可能直接导致一些物种毁灭。  沦为“盘中餐”,不仅是千年鸟道上的候鸟,在云南、贵州、四川以及两广地区,候鸟们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厄运。  白鸟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进鸟退”,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得不将白头硬尾鸭从中国的鸟种名单中除去。候鸟迁徒的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
桃渚古城是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创造“台州大捷”的地方。尽管饱经战火,却依然保持着秀美的景色,不但有“桃江十三渚”的田园风光,还有8000万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珊瑚岩群,以及中国古代最具佛性的灯塔……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海边,有一座因为海防而兴起的古城——桃渚古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位置险要。曾经,大明皇帝朱元璋在这里修建卫所,巩固海防。当倭寇进攻时,名将戚继光在这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台州大捷”,从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文素质,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与其英语输出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理工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基于所在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从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内容安排与复合型任务设计方面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输出能力培养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输出能力;英语教学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
乌拉特人婚礼过程中有一条规矩:新郎必须戴帽子。更有趣的是,按照乌拉特婚礼的风俗,新媳妇到婆家之后,婆婆要给她起一个新名字。  到乌拉特人家里做客,就要毫不客气地饱餐畅饮,这样主人才会格外高兴,才会觉得你这个客人“够朋友”。  当我们用心倾听一曲乌拉特民歌,犹如站在苍茫的草原上向大自然倾诉,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高山与大河的眷顾,让乌拉特草原的美丽胜似
二战爆发后,玛丽皇后号变身为运输舰,凭借优异的航速多次往返于大西洋,被士兵们称为“灰色幽灵”,而丘吉尔也曾三次搭乘这艘巨轮前往美国。  为了躲避纳粹的突袭,玛丽皇后号猛然拐弯,撞上了为其护航的军舰——那艘护航舰当即被切成两半,不到5分钟就沉没了。  改建成海岸旅馆后,玛丽皇后号成了声名远播的“幽灵船”,无数游客被“幽灵”吸引而来,试图探究“白衣幽灵”和“燃烧的13号机房”等灵异事件。  美国加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