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

来源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这两个方面,需要人们重视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也进一步地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响应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以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作为中心点展开相关的讨论。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球面临了严重的人口危机。而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上产生了突出的问题,也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地球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当地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科学地开展了教育与环境相结合的教育,以便能够提升各公民的素质,并且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问题中的重要性,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的今天,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已经成为各个学段和学科课堂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应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改革也应运而生。高中地理作为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教学依托的重要课程,本身就涉及大量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内容,因而在环境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围绕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行业标准YS/T1448-2021《包覆型镍钴锰酸锂》于2021年12月2日发布,2022年4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正极材料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YS/T1448-2021《包覆型镍钴锰酸锂》进行标准解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和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和关键材料,
期刊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对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采用了“原则加例外”的排除模式,对重复性供述的“诱因”仅规定了刑讯逼供这一类非法取供行为,规范上存在排除范围过窄、认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110个刑事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存在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适用率低,重复性供述排除不彻底的困境。基于此,一方面应拓展“诱因”范围,将严重威胁、非法拘禁等非法取供行为取得的重复性供述也划定在排除
新课标高中地理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科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特点。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于环保问题有了全新认识,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可以渗透环境道德方面内容,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通过串联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构地理思维,还要通过地理实践、地理建模让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一、深入挖掘教材,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可以将环境教育的不同部分穿插在适合的章节内容中,使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有关环境教育的内
期刊
社会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探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关联规律,对促进区域低碳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下碳排放与ESV的时空关系,以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并引入了碳源、碳汇、净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ESV强度作为研究变量,探索了ESV和碳排放的
“减负增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主张,也是今年备受关注的“双减政策”的核心精神。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初中英语的作业设计展开探究。
高中地理的学习,不仅是了解地理知识的过程,还是从高中地理所渗透的环境保护理念中促使学生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夯实学生环保意识的过程。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所做的一切破坏地球的活动,实际是在破坏我们自己的家园,而各种环境问题的层出不穷,从某种角度来说,
期刊
在隧道火灾烟气运动和控制中,火灾烟气速度作为重要参数之一,其准确估计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测量成本较高、模拟精度较低与较难保证实时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隧道火灾烟气速度估计方法,首先建立相关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然后利用实时传感器数据获取观测值,最后运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烟气速度的实时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时间达到毫秒级别,基本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且误差控制在2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