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 合作共赢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4年,时代小学就认识到:只有与家长结成的是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通过改善家校关系,促进家校互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家校合作才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一次家委会会议上,有一位家长提出:“现在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如果家长自己都不知道,也不学习,那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以这一次的发言为契机,心手相连的家校共同体——“灵犀学社”成立了。唐人李商隐《无题》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千百年来,“心有灵犀”喻指心领神会、情感共鸣的美好境界。“灵犀学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联合体,不仅具有“桥梁”“纽带”的作用,也不仅只达到家校信息交互的目标,更要积极营造“洋溢亲情、协作共赢”的氛围,让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灵彼此相通。
  鉴于此,“灵犀学社”本着“源于家庭,回归家庭,服务家庭”的原则,通过细化过程管理,优化家长课堂,努力使“灵犀学社”成为传播学校的教育理念,传递家长的育人智慧,打造“好学敏行 亲和大气”的时代小学家长形象的学堂。
  联席会
  时代小学将家长会按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分解,形成“教师——校行政会——联席会——校家委会——各班家委会——家长”的沟通链。在这一链条中,教师和家长处于两端,而联席会是核心环节,承担着家校两方的意见缓冲和信息桥梁功能。
  联席会的与会者由校家委会(家长代表)和校行政干部组成,每学期召开两到三次。在联席会上,家委会不仅对学校提出发展的宏观愿景,如提出“同心同德、拥抱变化、追求卓越、创造美好”的教育主题,也会探讨校园中的微观情景,如“美丽声音”“清洁抽屉”“礼仪问候”“自觉阅读”等活动。同时,家委会也会反馈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六年级“小升初”、港台游学、上学和放学时段学校门口交通堵塞等问题。联席会保证了家校定期交流、及时沟通,同时也为“灵犀学社”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家长课堂
  时代小学有一个服务于青年教师的“蕙兰书塾”教师课堂;同样,也有一个为家长提供指导的家长课堂,它其实就是“灵犀学社”的基础和核心。时代小学的家长群体中藏龙卧虎,为此,灵犀学社努力开发家长资源。如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家长、学生家长中的教师、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等,为学生作指导,为家长作专题讲座,同时培训教师。
  家长课堂针对时代小学“健康、自信、怀亲情、会学习、善创新”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举办了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内容包括英语学习、课外阅读、闲暇生活指导、想象力培养、中小衔接等内容。如从2011年开始,“灵犀学社”以“新生家长课堂”为重点,开展“新生家长第一课”“良好习惯养成”“数学与儿童思维”“亲近阅读”“用艺术滋养心灵”“身心健康”等关注儿童全面发展的主题交流,引起了热烈反响。
  家长志愿者
  本着“立足孩子,服务孩子”的共识,时代小学家长自发组织了一支力量强大的家长志愿者队伍。每一次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或者外出活动,“灵犀学社”都主动承担志愿者工作。2010年开学的活动主题是游杭城,了解杭城的历史和文化。爸爸志愿者们提前踩点、收集资料、制作卡片并承担导游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付出了辛勤劳动。活动结束时,爸爸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一次活动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感。当时,流行许久的爸爸们的口头禅是“与孩子在一起,我的幸福指数最高!”
  亲情体验
  亲情教育是时代小学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灵犀学社”创造各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到这一校本活动中。以民族传统节日和学校特色节日为契机,“灵犀学社”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如元旦“采访爸爸妈妈一年之最”、春节“我给长辈拜个年”、五一劳动节“今天我当家”、中秋节“非常团圆”等活动,已经成为了时代小学的传统亲子活动。亲情活动不仅在家庭充分展开,还延展到社区中:重阳节“亲情使者行动”活动中,家长引领孩子走访社区老人,送上祝福,并为身边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了孩子尊老敬老的美好品德。
  “灵犀学社”的成长与发展,正说明了只要家校心手相连,心有灵犀,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灵犀学社”在提升家长育子观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信赖度,为学校和谐、优质发展推波助澜,营造出了合作共赢的氛围。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学科,语文向来肩负着超出知识教学之外的任务。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属性,使其承载着比其他学科更为显要的教化责任。说到语文,我们就会说到爱国爱乡教育,说到民族精神培养,说到集体观念树立。事实也是,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成绩不好,我们还可以有其未掌握方法的托辞;但如果一个学生不懂得爱己、爱人、爱家、爱国,我们就再找不出搪塞的理由。所以,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是沉重而艰巨的。  语文学科外延宽广。除了知识
案例描述:  达豪是德国的一个城市。二战时期,曾是纳粹德国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战争给这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创伤,战后勤劳的达豪人民恢复重建,使新旧达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爱国爱乡爱人民的教育,一位老师很好地利用了这部典型的“乡土教材”,上了一节题为《达豪的昨天、今天、明天》的课。课一开始,老师就出示了两幅图,一幅是二战时期的达豪景象:整个城市满目疮痍,狼籍破败,关押犹太人和战犯的
张怀志,原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校长,现香洲区景园小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研先进校长,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实施的学校教育质量监控模式在珠海全市小学推广,倡导的学校家庭社区共建共育办学模式在珠海全市中小学推行。  海上云天,天下珠海。作为浪漫之城、百岛
启动德育“亮点”工程,以“亮点”为突破口,带动德育的全面发展。要求各学校在抓好日常工作同时突出“亮点”建设,做到主题明确,有推进方案,重开展过程,有工作成效。已初具特色的学校要不断深化内涵,尚未建立“亮点”的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抓准工作中心,尽快取得成效,在全区中形成“处处有德育,校校有亮点”的工作态势。  ——摘自花都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特色文化的建构,不能为
品德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旨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诸要素的协调发展。道德情感不仅是品德课的培养目标,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适时地融入音乐,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音乐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践行,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它更是营造和谐、灵动、有效的品德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课始音乐——先声夺人奠基情  
摘 要:教育现象学中的“关心”是一种最初源的关心体验。教育现象学认为关心意味着“担忧”。关心具有非互惠性。在教育现象学看来,关心品质主要包括教育爱、教育责任和教育希望等类型。  关键词:关心;教育现象学;关心品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08-0012-03    “关心”教育是当今学校德育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拟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对“关心”的内涵与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佛教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其实教学也犹如参禅:课堂之初,教师要构筑“青山流水”的教学节奏,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课堂之中,教师要精筑“灵山活水”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课堂之尾,教师要回归“真山实水”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三维目标。不久前,笔者观摩了一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公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部贫困的现状,并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简要分析造成西部贫困的各种原因;  2.通过课前的合作调查和课堂交流,了解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的贡献;  3.激发学生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与公民意识,且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畅谈自己的计划与设想。  教学重点  感受政府与社会各界对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了解其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教学难点  激
孟夏时节,群芳竞秀。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柳枝妩媚,池水弄晴,安静与美丽中孕育着勃勃的希望与生机。从只有几千米之隔的繁华喧嚣的闹市区来到这里,宛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五月的晨光带着和煦的暖意静静地洒落在一处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绿树掩映,充满诗意的院落,一阵阵清脆悦耳的读书声透出路边的围墙,穿过萌发新芽的柳枝飘入人们的耳鼓,朗朗的读书声中洋溢着一种和谐、一种朝气、一种沁人心脾的书香,这里就是郑州
我常想:“思想与感情是痛苦的源泉。”惟其思想深刻,惟其感情真挚,才会对这个世界有着质疑、不甘、期待之后的失落等诸多痛苦。这样的痛苦,在人生的当下,可能难以承受。而在经历之后,不仅能完成某种程度上的自我蜕变,更能成为美丽丰沛的回忆。  王木春老师身为教师的二十年亦如是。痛着,爱着。然后还是痛,依然爱。如此轮回,生生不息。  王老师是幸运的。从他回到母校从教开始,校园里两棵高大的木棉树,成了他思想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