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其报道经验的成熟,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昆明暴恐事件报道为例,统计了@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该事件的88条微博,从8个类目出发,分析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媒体官方微博;昆明暴恐事件;媒体角色
  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蒙面暴徒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10时30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1伙男子持械冲昆明火车站广场见人就砍》几分钟内被转发两万多次。由此,昆明暴恐事件的消息迅速在网上扩散,成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截至3月7日24点,新浪微博关于该事件的微博超过1千万条。无疑,媒体官方微博在暴恐事件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概述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自2012年7月22日开通以来,受到网民广泛关注,粉丝数过千万。尤其是其对几次热点事件,如“湖南永州上访妈妈”、“山西洪洞煤矿透水事故”等的关注和报道,树立了其公信力和权威性。《2011-
  2012年媒体微博运维白皮书》显示,在所有媒体官方微博综合影响力排名中,@人民日报居于第五位[1]。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的一周里,@人民日报共发出88条关于该事件的微博,贯穿了事件的始终。新浪微博风云榜显示,在近一周中其影响力排第一位[2]。本文以@人民日报有关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为例,对其报道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媒体官方微博在暴恐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统计了@人民日报关于昆明暴恐事件从发生到7日24点的88条微博,从每一条微博的内容类型、消息来源、媒介形式、发布日期、发布时间、距上一条微博发布时间、转发数、评论数8个类目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研究@人民日报在昆明暴恐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类目分类
  1、内容类型
  把微博内容分为事实类、言论类、微评论、微倡议和微议录,统计每种内容类型的数量,以分析报道内容的多样性。
  2、媒介形式
  将微博分为文字、图片、视频、@用户名、网址链接、微话题和微博长文7类,统计每条微博不同媒介形式的数量。
  3、发布日期
  即从事件发生的1日到遇难者头七祭奠的7日按天划分,统计每天发布微博的数量。
  4、距上一条微博发布时间
  根据每条微博发布的时间点,把该类目分为4个标准:30分钟以内、30分钟到1小时、1小时到2小时、2小时到12小时、12小时及以上。统计每个标准下的微博数量,以分析微博发布的频率。
  三、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一)事件报道者——全景式呈现事件
  大众媒体作为守望和监视环境的雷达,最基本的功能是将所发生的事件准确、及时的向大众汇报[3]。由于暴恐事件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测的,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迅速对这类事件做出反应,因此,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代替其扮演了“事件报道者”这一角色,及时、全天候、多层面地呈现事件。在昆明暴恐事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让大众迅速且多方位获知该事件发生的过程、原因等相关信息。
  1、即时报道事件
  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蒙面暴徒在昆明火车站砍杀群众,随后新浪微博用户@Berra是易玲发布了关于该事件的第一条微博。10时30分,@人民日报以《1伙男子持械冲昆明火车站广场见人就砍》为题首次报道该事件。紧接着在当晚,以平均不到10分钟的频率连续发布了6条微博,报道了伤亡人数、昆明火车站恢复情况等。在后续跟踪报道中,@人民日报4次更新伤亡人数、发布寻人信息、跟踪追捕嫌疑犯进程等,持续发布权威信息。@人民日报对昆明暴恐事件报道及时,满足了受众信息需求。
  2、全天候直播事件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在晚上9点多,但是@人民日报的报道并没有因为夜深而有所拖延。事件发生后,一直到次日早上7点,@人民日报共发布了22条微博对此事进行报道。2日零点到凌晨5点,以平均14分钟一条微博的频率更新消息,涉及伤亡人数、事件的调查、领导人的指示和慰问、寻人信息、辟谣等各个方面。3月1日到7日期间,@人民日报共发布88条微博,其中距上一条微博发布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微博数量43条,接近总数的一半;距上一条微博发布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总数的83%;仅有1条微博距上一条微博发布时间超过12小时。只有如此全天候的发布消息,才能保证信息及时迅速的传达到受众,让受众了解事件最新的发展情况。
  3、多层面呈现事件
  传统媒体在报道事件时内容类型较单一,主要是消息、评论、深度报道等,媒介形式单一,报纸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传播信息,电视采用视频形式,而广播只能用声音传播内容。微博则可以结合多样的内容类型和丰富的媒介形式,多层面多角度的向受众传播信息。
  在微博内容类型方面,@人民日报采用了5种类型对事件进行报道。微博内容以消息为主,前期侧重报道伤亡情况和救援过程;中期集中回顾事件细节和秩序恢复情况;后期则着重报道案情侦破进展和祭奠遇难者的活动。在对事件持续追踪报道中,还不断插入言论类、微评论、微倡议和微议录四种类型的内容,如微评论用简短的评论表达对恐怖事件的愤怒、对遇难者的同情、对平民英雄的感谢;微倡议倡议民众积极为伤者献血、倡议不传播谣言;微议录收集网友评论,通过网民之口表达意见。通过不同内容类型的微博报道事件,丰富了信息内容,多形式呈现了事件。
其他文献
物理学上有三支点具稳固性的说法,我国古人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稳固性的三支点。  “三戒” 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为纵欲、斗殴及贪婪,均可危害健康、损伤人的身体,导致病患滋生,甚至威胁生命。  “三去”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这讲的既是道
几位老友聚会,席间,长我几岁的李兄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弟妹风韵不减,看起来比你年轻多了!敢问弟妹有什么养生妙术?说出来让大家借鉴借鉴!老伴的养生之道。我是知道的。于是,我便对老友介绍说,老伴的养生之道和我一样,就是一年四季不离茶。老伴听后补充说,不过,我不像你们那样,讲究什么名茶名水名壶的,我只是把枸杞子泡泡当茶喝罢了。  老伴喝枸杞子茶养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那时,她退休在家无所事事,时间
在我老家,已103岁的耿氏老人不仅耳聪目明,而且谈吐十分清楚,记忆力惊人。日前,老人的儿子、72岁的耿严生向笔者介绍了他母亲长寿之道的“四奇”,让人听来颇为有趣。    多吃肥肉喜欢吃甜    说来奇怪,一般老年人的饮食是素食低糖,耿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耿老太太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肥肉;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连喝茶都要放些糖在里面,她说,这样喝才舒服。老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
编者按:本文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曹阳副教授所做有关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研究的调查结果之一。之二和之三分别发表于《会计之友》2009年第5期中和第5期下。    【摘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高管层对自身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满意度不高,对实施股权激励充满了期待。实施股权激励能够较显著地提高高管层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提升,也更重视税收筹划工作。
过去,高血压一向被视为“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正在逐步年轻化。据中国高血压联盟的调查显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每年有高血压患病人数约100万人次。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患病率为5.8%左右,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约300万人次,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到了患病人数的20%。特别是高血压及其常见并发症脑
【摘 要】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家族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富不过三代”的阴影挥之不去,家族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长期传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帮助家族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选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李锦记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情感财富的视角分析李锦记在协调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的行为措施,发现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能够使家族企业更积极地
肠中风    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尤其是腹腔内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如果硬化程度严重,动脉被血栓阻塞,导致肠道血液流灌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这就发生了肠中风。在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预防肠中风应该做到:要像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那样,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平日做到膳食合理,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控制体重,适度体力活动,情绪开朗,尽
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具体说,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最后导致肺心病。“三九”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是肺心病的高发期。寒冷、干燥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物增加,气体交换受阻,使病情加重或恶化。90%以上的肺心病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演变而来。  肺心病的病根“始”于肺,恶果却“结”在心脏。肺心病患者常有咳嗽、咳痰、气急心慌、下肢浮肿
【摘要】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2009年的OMP事件,中国乳企品牌问题接连不断地出现让中国乳业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和信任危机。而在品牌危机面前,除了企业本身应该承担责任外,媒介在促成这一恐慌局面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中国乳业危机中的媒介恐慌为例,分析在品牌危机出现时,媒介如何引发了恐慌,并提出解决之道。  【关键词】乳业危机 媒介恐慌 品牌    2008年震惊全国的“
兰姨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工作努力,乐于助人。可是岁月不饶人,刚跨过50岁的门槛,她就逐渐感觉精力不足,常常出现面部潮红,阵发性的全身燥热,心烦、心悸、头痛、血压增高,继而又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无疑,这都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于是,不久兰姨就成了医院的常客,隔三差五的上医院看医生,检查做了不少,药吃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后来她听从朋友的建议,选择了中医调理,经过一段时间中医中药的调理,上述症状得到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