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在中考、高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小学阶段是为阅读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养成,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且直接关系着写作技能、口语交际,以及诗词鉴赏、阅读理解分析等各个方面。这就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三个方面,来论述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功,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2001年课程标准对此特别强调,“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具体阅读要求中也特别地突出这样的要求,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所以从新课标到教材,到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阅读训练的确是小学语文“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师要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
  古语有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是学习时的专注力。阅读同样要有专注力,专心阅读,不受外界的干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进去”。
  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呢?笔者认为,专注力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融入,以防止学生在阅读时走神。能坚持较长时间不走神,一心放在阅读上,专心看、听、读,专注力就会慢慢养成。
  对此,笔者会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声音之美、画面之美、形象之美,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是阅读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成为学生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处于小学低年级年段,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是阅读水平较低,识字不多,加上在幼儿园养成的阅读习惯,偏向于爸爸妈妈“讲”,即为亲子共读。因此,在进入小学阶段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中要将学生的亲子共读习惯,慢慢转变为自主阅读习惯。
  1、让学生多思多想
  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阅读时难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这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词语的意思,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已掌握的词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来猜测。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识字6古对今》为例,文中写道:“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严寒”和“晨”这样的词,但较少用到“酷暑”、“暮”,根据通篇的“对”字,学生了解“对”的前后是意思相反的两个词,这样也就能理解“酷暑”和“严寒”相对,是非常炎热的天气,“暮”和“早晨”相对,指傍晚。善于思考,联系上下文,不理解的词语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2、教学生运用工具
  除了难以理解的词,阅读时学生还会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样的道理,教师也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生字读什么,而是要教会学生运用工具,比如查字典。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会查字典,才能渐渐摆脱对家长或者老师的依赖,向自主阅读转变。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界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阅读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兴趣,只是给学生布置硬性任务,逼迫学生阅读,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厌恶阅读,甚至排斥语文学科。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才能让他们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受益。那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要让学生“想”读
  有了需要才会有欲望,有了欲望才能激发行动。因此,学生先要有阅读的需要,才会激起对阅读的欲望,也就是阅读兴趣。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种需要,或者说引发学生这种需要。例如学习《端午粽》时,让学生去找有关端午节或者粽子的故事,或者让学生找“你知道还有哪些口味的粽子吗”相关知识,学生找来了《屈原的传说》《端午粽米香》等绘本故事来读。
  2、要让学生“多”读
  笔者说的“多”读,指的是阅读内容、阅读种类的多,也就是要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和特点的阅读刊物,比如故事、歌谣等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会做“加法”,将教材中的某个知识加以引申、发散,联系到教材之外的知识来做补充,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课堂上学到的,课本上写到的,只是一点点,这个点可以向四周无限扩散,扩散的工具就是阅读;每多阅读一本书,就多打开知识世界的一扇门,打开的门多了,未来的自我选择也就多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阅读习惯的培養是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处于小学低年级这个起着基础性作用的学习阶段。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科,以及其它学科的学习掌握程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力、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上深耕细作,优化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 25744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围绕学生们的实际学习习惯和偏好,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内容,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们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时,便可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习惯,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此,教师结合“新课改”的教学思想要求,明确学生为当前音乐知识教学的主体,并思考更加深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全面增强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育阶段,很多的教师反应学生没有自己的创新,总喜欢照抄模板,然后无脑的利用模板。其实,这是正是因为学生的创新思维低下的一种表现,而很多的教师其实都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都没有一种十分高效的解决方式。还有很多教师甚至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是一味的把写作素材给学生,给予了学生无尽的压力,从而降低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自由讨论;理解能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在新时代高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也逐渐开始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传统教育的视角来看,高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效的学习水平提升,但在现代化教育环境的视角之下,仅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已经不能契合素质教育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了,因此如何加强德育理念教育就成为了目前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尤其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由于根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当前大部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从“分层针对性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多元化评价,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出发,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分层教学;多样化教学;多元评价  在新课标的不断实施下,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早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初中生,在新课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期刊
摘要:数学应用生活化又是孩子们获取基本数学思想和生活经验的重要凭借,更是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的基础,还可以成为连接各学科之间的纽带,这纽带与桥梁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合理有效地进行数学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有效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数学应用生活化入手。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体验教学  一、课堂导入要为学生创设熟知的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要: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变得更加的积极和主动,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逻辑能力,并且让学生注重自己体能训练活动的参与,提高自己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需要合理化的开展不同类型的训练项目,因此,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进行合理的分析。  
期刊
摘要: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可以了解数学的特点,掌握数学的技能。但是,就目前来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是存在不足的,诸如兴趣低下、喜欢依赖教师、参与动力不强等。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学习,教师将教学的目光凝聚在了学生参与意识的激发上,想要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借助生活、问题和实践元素,能够带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唤醒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积极体验数学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阅读教学的发展已经在课堂知识上架起了师生之间的桥梁。尽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主要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技巧。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平均语文核心素养和意识学习技能低下,影响未来的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在基础汉语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也要让其多方面素质得到发展。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其强调实践性。教师应当借助多种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口语不断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本文论述了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提出了该阶段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待给其他地区优质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期刊
摘要:生活是学习的素材来源,同时学习的目的是服务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阐述了生活与学习的联系,并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实践型的教学新思路。本文将从语文学科视角来谈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应用,以期能够改善传统的语文教学现状,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实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杜威思想的影响下的进一步升华。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语文要想实现更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