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盐酸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源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合用盐酸胺碘酮及门冬氨酸钾镁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心源性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7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则合用盐酸胺碘酮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以及心源性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83.78%,P<0.05;观察组心源性事件总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3.51%,P<0.0
其他文献
聚焦频繁高发的应急医疗救援任务,梳理军队医护人员在医疗救援中“三高一长一混乱”的工作特点,即高难度、高危险、高感染、工作持时间长、工作环境混乱,分析其体能需求.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专项体能储备,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完成应急医疗救援任务的能力,进而提升救援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文献回顾法,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军队保健医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军队保健医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为军队保健医生的选拔、培养、评价提供数据化客观标准.
为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围绕药物临床试验改革创新的管理理念,基于研究型病房的理念和在医院内的组建及实践,构建“共享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共享研究型病房的平台优势,综合全院的临床资源,优化院内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质量体系,增设临床试验专职人员,使平台与资源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临床研究的优效发展.“共享综合”的创新运行模式已在医院20项临床研究中开展实践,较传统的临床试验模式,加快了临床试验的效率,提升了临床研究的质量,模式优势已见成效.此创新运营模式还需在后期的项目实践中进一步
在国家和上海市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上海市互联网医院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各医院纷纷加速上线并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但是,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医院还处于摸索期,许多细节需要在开展中不断完善.为寻找互联网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政策制定和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调研上海市十余家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的运行情况.调研发现,互联网医院在发展中存在互联互通不足、不同医院对互联网医院发展态度不一、对患者类型及诊疗项目有限制、医疗安全风险增大、诊疗服务项目及价格亟待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可能对分级
目的 探讨新冠疫情下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优化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某院新冠疫情防控下的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100例,依据管理优化策略分为信息化管理组(n=50)和常规化管理组(n=50),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访视完成率、受试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信息化管理组的访视完成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管理组(90.0%vs 72.0%,P<0.05).信息化管理组受试者依从性高于常规化管理组(90.0%vs 64.0%,P<0.01).信息化管理组受试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化管理组(94.0
目的 了解医院工作现况、总结经验做法、发现问题不足,为医院制定下一年度医疗工作计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方法 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导出2020年和2021年统计年度医疗数据.应用SPSS for Window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构成比和相对比对医疗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2021年门诊总量为327 589人次,较2020年增加97 001人次,增幅达42.10%;2021年出院总量为9 811人次,与2020年9 773人次基本持平;2021年手术总量为2 745例,较2020
为克服行政部门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畅、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升行政部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好地服务临床,医院实施《职能部门“首接负责制”》,并从完善制度、提高认识、提高信息化3个方面提出建议与思考.
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平台是公立医院提升科技转化能力的必然选择.上海某公立医院通过租用院外场地建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来探索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从园区建设初期公益性风险、科技产出风险和资金风险三个角度出发,制定风险防范策略,以期为园区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表医院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水平,已经成为评价医院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2016-2020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和资助情况,总结并分析医院科研管理的相关方法与经验,以期为整合基础科研平台建议及基础科学研究管理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血流动力学监测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纳入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监测组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监测,对照组未开展PiCCO监测,记录两组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ICU住院时长,统计6h、24h复苏达标率及28d死亡率,最后测定两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排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S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