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磨耗状态钢轨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362222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间线路钢轨若发生磨耗将会对弹性波传播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弹性波对伤损的识别.采用现场试验,验证半解析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基于该理论方法,对五种不同垂直磨耗量的钢轨求解得到频散曲线,结合波结构对比分析了磨耗后钢轨的频散特性;以群速度变化为指标分析了对垂直磨耗敏感和不敏感的波结构特征,并仿真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不同垂直磨耗条件下,同一频率附近发生频散曲线相交或偏转的频率随着垂直磨耗量增大而增大,而曲线相交或偏转处的相速度随着垂直磨耗量增大而减小;非敏感波模式主要通过轨腰和轨底传播,而敏感波模式主要通过轨头或全断面传播;轨头垂向振动波模式对钢轨垂直磨耗敏感,选择该波模式进行钢轨缺陷检测需要考虑钢轨磨耗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蛋中7种抗病毒类药物和利巴韦林代谢物1H-1,2,4-三氮唑-3-甲酰胺(1H-1,2,4-triazole-3-formamide,TCONH2)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匀质后的鸡蛋样品用1%乙酸乙腈提取,提取液用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和C18填料进行净化,净化液吹干复溶后进行上机测定,选用ZORBAX SB-Aq色谱柱(100 mm×3.0 mm,1.8μm),以0.1%甲酸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8种
道岔是铁路轨道的最薄弱环节,高速列车在经过道岔钢轨时,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对道岔产生巨大的竖向和横向冲击力,使得道岔钢轨轨底容易产生伤损.现有的高速铁路轨道无损检测技术难以对道岔钢轨轨底伤损实施原位不拆卸检测,给高铁安全运行带来重大隐患.本文考虑道岔钢轨的变截面特性以及弹扣垫板等道岔部件对检测的影响,选用SH模态导波,将道岔尖轨轨底简化为变截面窄板,基于Bloch-Floquet边界和域约束的有限元特征频率法,分析了道岔变截面轨底结构的SH导波频散特性,绘制了 SH1导波在变截面窄板内相速度和群速度变化曲
目的 建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 从样品预处理方法、分析菌量、培养基、培养时间方面分析各因素对MALDI-TOF-MS方法重复性、鉴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将从市售420份水产品中分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的123株菌株,用MALDI-TOF-MS对其进行鉴
目的 探讨壳寡糖的抑菌及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壳寡糖的抑菌活性;采用动物实验法研究壳寡糖的抗肿瘤活性,选取造模成功的5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0 mg/kg)以及壳寡糖高剂量组(300 mg/kg)、中剂量组(150 mg/kg)、低剂量组(100 mg/kg),测定各组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生长的情况.结果 牛津杯法证实壳寡糖质量浓度较低时(10、20 mg/mL),壳寡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均无抑菌作用;壳寡糖质量浓度在50~400 mg/mL
有机锡化合物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其使用范围广、形态差异大,且由其引起的潜在危害不可估量.现代农业用有机锡化学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由于不合理、不规范使用农药而导致的残留超标问题一直为大众所关注.用于农业生产的有机锡农药虽然只是有机锡有机化合物的一小部分,但是有机锡农药不合理的使用,依然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选择合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检测技术对准确识别并科学分析食品中有机锡农药分布特征,对监管样品中有机锡农药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萃取、衍生、净化、检测4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有
石墨烯作为备受关注的二维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电导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的石墨烯制造技术存在高成本、低产率等问题,不利于石墨烯的工业化生产;近年来发展的激光诱导制造石墨烯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产率高的优势,这使激光诱导成为石墨烯制造技术的热点.简要阐述了激光产生的机理,展开介绍了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前驱体种类并做出归纳,总结了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各类表征技术,重点阐述了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制造方法,并归纳分析各类因素对制造的影响,并介绍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目前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发展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油菜籽中13种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菜籽样品经液氮冷冻后,立即使用微型粉碎机进行粉碎.将粉碎好的菜籽(1 g)置入盛有甲醇-水溶液(7:3,V:V)的离心管中,进行75℃水浴后,采用超声萃取5 min.以A相为0.1%甲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多反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浸泡前处理对冻藏期大黄鱼脂质氧化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时期大黄鱼为原料,添加0.06%维生素E(vitamin E,VE)、0.06%海藻糖(trehalose,TRE)和0%、0.02%、0.04%、0.06%、0.08%的复配抗氧化剂(维生素E:海藻糖=1:1,V:V),VE为阳性对照,测定并评价大黄鱼油理化性质、色差、丙二醛、抗氧化活性.结果 抗氧化剂对不同贮藏期鱼油氧化性影响较大,其中复配抗氧化效果优于VE或TRE氧化性,贮藏期120 d鱼油在0.06%复配抗氧化剂中酸价值为(1.
针对具有下肢运动障碍的偏瘫及脑卒中患者,提出一类基于并联机构的下肢康复机构,此类机构具有三平移的运动自由度,其结构关于单一平面对称.康复训练机构基于站姿康复,通过动平台带动踝关节的运动完成人体下肢康复训练,使康复训练形式多样化,康复过程中患者能够获得一定的适应性以及舒适性.基于螺旋理论型综合方法给出四种分支自由度为4的基础构型,择优选取了一种分支结构为PRPR的并联机构作为康复执行机构;对该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求取了机构的工作空间;基于不同的康复形式进行了轨迹规划;通过冠状面和矢状面的角度实验验证了机构
焊锡接头是集成电路中整合连接不同电子元器件的关键部位,在高电流密度、高低温循环、机械加载等恶劣服役条件下,会发生电迁移、热循环和机械疲劳等失效.由于单个焊锡接头仅包含少数取向随机的βSn晶粒且βSn具有严重的各向异性,焊锡接头的三类主要失效均受到βSn组织和晶粒取向的强烈影响.本文基于βSn的各向异性物理特性,深入分析了焊锡接头的电迁移、热循环及机械剪切疲劳失效机理,总结了βSn组织和晶粒取向影响各类失效的规律,明确了当βSn晶粒的c轴平行于电流方向时,焊锡接头的抗电迁移性能最差,而抗热循环性能最佳;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