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基波阻抗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生产水平的发展,用电负荷不断增长,配电网需不断发展扩容以满足用户需求,在此过程中,用户电压偏低问题频繁出现.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的出现为电网潮流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被用于10 kV及以上的输配电线路以解决电能输送问题,在低压配电网中可以达到提升用户端电压的目的.但目前在工程实际应用上其控制方法还不够成熟,存在控制不准确或控制较复杂等弊端.本文针对TCSC传统的查表法等控制方案,提出两种可能的改进措施,运用数学分析的方式提出更具适用性的函数关系式来代替传统的依靠经验建立的查表方式,并对比分析两种改进方案各自的适用条件.经过理论分析与实际验证,该改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以某型军用电子设备箱体表面涂装过程中大量且反复出现的涂膜凹坑为研究对象,通过5M1E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工艺验证手段,得出压缩空气含水量大、受硅酮化合物污染以及涂装车间温湿度不稳定三大影响要因.实施相应措施后,涂膜凹坑明显减少,涂装返工率得到极大改善.
将钼酸铵、苯甲酸铵和苯并三氮唑添加到水性丙烯酸涂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配缓蚀剂中上述3种缓蚀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1%、0.3%和0.3%.研究了复配缓蚀剂与不同市售防闪锈剂在21°C和35°C下的抑制闪锈效果及其对涂层耐盐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与其他市售防闪锈剂相比,抑制闪锈效果良好,对涂层耐盐雾性能的损害最小.
针对当前电厂脱硫塔内壁需要长期承受高温、高湿、高酸度腐蚀、大流量浆料冲刷的实际工况问题,通过以附着力极强的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为黏结剂,并选用合适的添加剂与填料改善其耐温、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制备了一种由底层、中层和面层构成的耐磨防腐涂料体系.经各种性能测试及扫描电镜、电化学阻抗谱测量证实,所得到的涂层具有5.9 MPa的粘接强度,其耐冲击性(1 kg)达到50 cm,摆杆硬度为6.7,耐急热急冷、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均满足DL/T 693–1999《烟囱混凝土耐酸防腐蚀涂料》的技术要求.
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西电东送的整体输电格局.随着用电负荷增长、直流输电技术发展,我国逐步形成多个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严重故障下存在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文章首先从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角度研究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对于提升电压稳定性的作用.考虑多约束故障下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对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暂态电压稳定的提升效益,提出优化选点综合指标,实现安装点初步筛选.最后,在考虑不同目标优先级的前提下,提出受端电网动态无功序贯优化方法,确定最终规划方案.以广东电网“十四五”规划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基材粗糙度、固化剂配比、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高速列车橡胶外风挡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为:基材打磨选择150目加240目的砂纸,主剂与固化剂的配比为6:1,在100°C下固化60 min.按此工艺方案制备的涂层具有以下性能:附着强度0级,光泽21.6 Gs,出现裂纹的最大拉伸量181%,拉伸疲劳寿命4832次.
非线性负荷的广泛使用对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应用提出了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的双重需求.对此,在STATCOM无功PI控制的基础上,基于谐振控制器和网侧电流检测设计了闭环谐波抑制方案.由于控制系统延时和阻感性被控对象的影响,补偿高频次谐波时,系统稳定性和低稳态误差之间总是存在矛盾.为此,比较直接相角补偿、+1补偿和比例微分补偿3种相位补偿方法后,选择比例微分补偿谐振控制器解决稳定性问题.为便于工程应用,通过根轨迹法分析无功控制环比例系数K
为了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改善涂层被划伤后因水分子渗入、涂层附着力降低而导致的腐蚀蔓延情况,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活性粉料、附着力促进剂及其他助剂制备了一种高固体分、低腐蚀蔓延的环氧底漆.分别讨论了固化剂、活性粉料及附着力促进剂对漆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改性曼尼希碱固化剂,以6%磷酸锌、6%氧化锌、3%三聚磷酸铝和1%钼酸锌复配作为活性粉料,并且在加入0.5%附着力促进剂的情况下所制备的底漆的固含量达到80%以上,斯托默黏度仅95 KU,有利于施工.经中性盐雾试验120 h后,其漆膜的划线单侧腐蚀≤1
传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发电侧承担着主要的责任.但是在碳排放流的理论中,认为电网侧和用户侧才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因此,有必要利用碳排放流分析方法将发电侧的碳足迹转移到电网侧和用户侧,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节能减排策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节能和经济运行,本文把碳-能复合流放进了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中.为了对碳能复合流无功优化的模型进行求解以及证明迁移多搜索器Q学习算法的优越性,本文在IEEE 118节点系统上设计了碳-能复合流优化模型,并将GA等6种算法加进来进行对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成套设备中的空心电抗器运行时会产生工频电磁场,由于成套设备布置紧凑,感应电磁场对近距离范围内SVG阀组、霍尔元件、控保装置等二次设备以及公众或职业人员会产生电磁干扰.本文针对SVG运行时电磁干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空心电抗器运行电磁场的仿真,分析其附近空间范围内电磁场的大小是否满足公众、职业暴露限值以及二次系统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当受场地大小限制,空间电磁场不满足安全限值时,需采取屏蔽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多种措施对屏蔽效果的影响,得出在靠近被保护侧敷设整块的铁板作为屏蔽体,是最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并联电抗器具有调节无功功率和电压的作用.运行中并联电抗器故障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其故障成因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起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总烃异常事件展开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厂内诊断以及解体分析综合研判出本次事故原因为铁心屏蔽层铜箔片搭接形成闭合环路,在交变磁场中形成环流,导致搭接部位发热,引发油色谱异常.最后,从设备安装工艺和运行维护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电抗器的故障诊断和隐患治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