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双袢法Latarjet手术后喙突骨块塑形的研究

来源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CT观察关节镜下双袢法Latarjet术后喙突骨块塑形变化过程,报道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螺钉固定Latarjet术后喙突骨块的塑形方式。

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70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接受了关节镜下双袢法Latarjet手术治疗。根据术后CT上喙突骨块与关节盂平面的水平关系分为:高于关节盂平面组(A组,n=28)和与关节盂平面相平或低于关节面5 mm以内组(B组,n=42)。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CT检查并观察喙突骨块的塑形过程。随访时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和ROWE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

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失访。从CT横断面观察,A组患者高于关节面的骨质被吸收,最终与关节面呈同心圆的弧形,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肱骨头与喙突骨块撞击形成的盂肱关节骨关节炎。B组骨块外缘与关节盂距离随着时间延长有轻度的吸收,平均(0.32±1.10)mm,最终也为骨性愈合,未出现盂肱关节骨关节炎。从CT三维重建en-face面观察,A组和B组 喙突骨块上下缘均发骨痂形成,骨块-关节盂之间的骨质相互融合现象,多余的骨质被吸收,形成与健侧关节盂"梨"形结构类似的形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0±2.8)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无再脱位和不稳感,恐惧试验和再复位试验阴性。61例(90%)患者可进行剧烈对抗运动。A组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60.8±18.1)分和(90.7±15.5)分(P<0.01),ROWE评分为(48.4±10.5)分和(88.6±17.5)分(P<0.01)。B组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58.7±13.2)分和(85.4±17.8)分(P<0.01),ROWE评分为(40.4±9.8)分和(87.3±15.4)分(P<0.01)。

结论

关节镜下双袢法Latarjet手术后喙突骨块的塑形过程不同于螺钉固定法。喙突骨块放置高于(偏外)关节盂平面后,高于关节面的骨质逐渐被吸收,最终形成与肱骨头同圆的弧形关节盂,不会发生撞击而导致肩关节退变;喙突骨块的上下缘产生大量骨痂形成与骨构建,趋向于形成en-face面正常关节盂"梨"形态。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对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疾病的治疗也渐渐从对症治疗转移到病因治疗,但是,在强调病因学治疗的同时,不应忽略对肝细胞的保护,因为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脏疾病的共同的表现。
期刊
因外伤或手术处理不当致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或骨窦道的形成,除采取传统中、西医长期换药治疗外,还可彻底清除病灶后,采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修复[1-3].但对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小或形成较深骨窦道的慢性感染创面,临床处理比较棘手.自2001年3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对13例患者采取5种不同部位带血管蒂肌瓣转移修复,均获得一次性手术治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作为一个多功能器官,肝脏在机体代谢、生物合成、排泄,分泌与解毒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为一耗能过程,亦决定了肝脏的高需氧特性和易损性,而多种因素造成的肝细胞死亡是大多数肝脏疾病的共同特征.一定比例的肝细胞死亡可以通过肝脏的再生修复功能得以补偿,一旦肝细胞损伤超过了肝脏的再生能力,则会出现致死性的肝脏衰竭。
激素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即使早期发现,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使其逆转或阻止其发展。
期刊
白刺花(Sophoraviciitolia Hance)又名苦豆花、白花,为豆科小灌木植物,在南方各地的山坡、田埂及丘陵地带均有大量分布,有的荒地上甚至成为其主要的植被成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