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质量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2002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出口质量升级是中国实现质量强国之路的重要前提.本文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力资本扩张影响企业出口质量选择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倍差法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扩张有效推动了企业出口质量升级,其贡献度达到24.68%,并且存在行业人力资本强度的"适度区间",当人力资本强度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削弱这一推动作用;(2)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对于进口中间品、从事加工贸易以及面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更为明显;(3)人力资本扩张在提升行业出口质量的同时,还倾向于促使行业出口质量趋同化;(4)机制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扩张主要通过"促研发效应""质量吸收能力"和"中间品质量效应"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本文结论意味着,人力资本扩张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还倾向于改善行业出口质量配置,这一发现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人力资本扩张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思路的形成过程,评述了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涵、政策取向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需要调整和拓展,主要思路是:以国内大市场为主要导向重构制造业产业链,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布局促进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国际循环水平.调整拓展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依据是:体
应充分发挥现有投融资合作平台对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支持作用,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通用标准建设,促进“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脱贫攻坚实现了对农村地区的整体改造.精准扶贫除对贫困人口带来直接影响外,还通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社会资本积累和相对收入位置变化对非贫困人口产生溢出效应.本文利用中国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库中针对非贫困户展开的调查数据,估计了脱贫攻坚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脱贫攻坚产生了"贫困村效应",即贫困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整体提升,显著提高了非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而贫困户收入的相对增长能够促进农村社会资本积累,但同时会导致非贫困户相对收入位置下降,分别产生正向的"邻善效应"和负向的"位置效应".更换
在城市里开车,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遇到堵车堵到让人崩溃时,巴不得汽车能飞起来.百年前,这还是异想天开,到如今已经是曙光在前了.rn当然,人类飞行的梦想更为长久,大致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
期刊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系统的中枢,也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支撑.“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将工业基础软件作为产业基础能力的重要一环纳入“新五基”(根据2020年12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新五基”包括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
期刊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有127个国家承诺碳中和,其中包括全球10大煤电国家中的5个.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时间表,充分表明中国的“大国担当”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期刊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在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确立碳中和长远目标的情况下,要使能源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需要,就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发展能源(能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发展什么样的能源(包括能源品种、结构及其特征如何)以及怎样谋划能源发展等基本战略问题,尤其是碳中和导向下的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碳中和长远目标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国内国外双循环等实际出发,讨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服务人民;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机制改革,促进能源
期刊
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中国向零排放绿色能源转型的节奏将会加快,而构建“氢能社会”不仅将在绿色能源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对中国强化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氢能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是涉及运输、建筑、工业、制造、电力以及全社会普遍能源利用的一次巨大的产业革命.氢能社会带来的能源转型不仅仅是能源领域的转型,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还意味着新的产业体系的构建.总体而言,中国应该把“氢能社会”作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进而使中国能够根本性地摆脱能源安全“焦虑”和地缘政治因素牵绊.同时,构建和发展氢
期刊
AI计算趋势rn在过去30年中,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无疑是“数字化”.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所做的是把内容和企业数字化.从当时的语音、图像、视频、文本,到后来的企业ERP、CRM,包括云计算,其实是数字化的1.0和2.0阶段.
期刊
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现有文献主要考察了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却忽略了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外部溢出效应.本文基于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可以缓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约束的视角,采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客户数据,考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可能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可以缓解其主要供应商、客户的融资约束,且当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依赖关系越强、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融资能力越弱时,供应链溢出效应越显著.该结论在替换主要变量指标和控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