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峡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ajia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背后看,兰妹子的背影很漂亮,一米四的个子,身子骨很瘦,穿一件低廉的白底碎蓝花的确良女式衬衫。衬衫很新,是昨天买船票后,在回叔叔阿姨家路上的一个小摊上特意买的,因为想到自己正长身子骨,有意选了一件大的,所以穿在身上,腰明显很细,衬衫大出的部分就像里面鼓着风似的,把本来就消瘦的兰妹子衬托得更小巧,仿佛稍不小心,腰的上半截身子就会 “嘎嚓”一声被折断。
  5点都还不到,乘客们都还在船舱里熟睡,兰妹子却一点睡意也没有,就独自一人悄悄地来到外面,双手扶在船护栏上极目远眺。
  整个海面都一目了然了,一团团白雾在海面上调皮地滚动着。
  海口的天要比她家乡的天亮得早多了。兰妹子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一切,突然,那被浓雾笼罩下的海面变幻成家乡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了,自己就像置身于家乡某座熟悉的大山中的草地上,茂密的草尖上滚动晶莹透亮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烁,几头牛正悠闲地吃草,阳雀子惬意而温馨的鸣啼……而兰妹子呢,正在草地上寻些猪草,或在草地的周边拾些干柴……想到这里,兰妹子的心一下温润起来。
  兰妹子的家乡坐落在湘西大山深处一个名叫筛子村的旮旯里。当樱花第一个在春风里站出来庄严地宣布开放时,李花、桃花、梨花也就像一群调皮的山里小姑娘一样跟着从不同的地方蹦出来了,她们穿着各自不同的艳丽“春装”,“嘻嘻哈哈”地嬉闹于山坡与山岭之间,与每一个进山里劳作的姑娘比美呢。而当一种叫“紫荆花”的植物开放时,下边河里的青鱼就成群结队地开始往筛子村下的小溪里来了。这时候,筛子村随便哪个男人就能去小溪里网到很多大青鱼的。那大青鱼好肥好肥呀,剖开后,一大块一大块地断开,用茶油细火慢慢地煎得两面黄,然后配上咸菜,或鲜豆腐;放入陈年花椒、紫草等佐料做成火锅,男人们拿出陈年苞谷烧,然后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围成一团惬意地吃,快活地喝,那才叫来劲呢。吃不完的鱼呢,做成鱼干,或做成腌鱼。下地干活的时候包中午饭,就炒干鱼或腌鱼做菜,吃中午饭的时候,他们就会来到离地头较近的山涧旁,摘几片桐树叶来洗净,然后打开盛饭的竹篮子,每人用桐叶当碗盛饭吃。不知为什么,那饭菜只要沾上桐叶,就会格外的香,而且香气还会飘去好远好远。香得满山的鸟儿都霎时间忘了啼了,香得天上的云儿都忘了走了,香得遍山的花儿都发痴了。兰妹子最喜爱那些花了。小时候的兰妹子常常要和娘一起去山上挖地、锄草的。每次她都会掐几朵好看的花插在头上,尤其是兰花,不仅插上美,而且特香呢。
  遗憾的是,那里自然条件虽好,但由于偏僻闭塞、交通不便,一家人拼死拼活劳动一年,除了农药化肥和吃喝外,几乎连孩子的学费也难以赚到。所以,那地方再美,没有钱,待在那里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三年前的八月初五早上,兰妹子刚刚过完年就执意出来打工了。
  原来,一个海南老板的爱人刚刚生了小孩,想在湘西这边找个小保姆,不知怎么让兰妹子知道了消息,便寻了去。
  到了海口,那家的叔叔阿姨见了兰妹子,当然看不上兰妹子,连说个头太小了。
  兰妹子争辩道,带小孩要高个头的人干什么?小一点才和小孩子更亲呢。我最会带小孩的,不信,你们去问问旁边的人啰。
  这话把叔叔阿姨都说乐了。觉得兰妹子好机灵,话也说得有道理。但兰妹子正是读书的年龄呢,怎么能荒废学业呢。
  兰妹子说,我最不喜欢读书了,看到书我头就痛。我读书在班上成绩从来就是最差的,就是不出去打工我也不准备读书了。我娘也不准备送我了。叔叔阿姨你们就答应了吧。我求求你们了。真的,我不仅会带小孩,而且做的饭菜也很好吃呢。
  叔叔阿姨说,果真这样,也要和你爹娘说说,你爹娘答应了才能算数。叔叔阿姨知道,像兰妹子这种情况,大山里也是常见的。
  兰妹子说,叔叔阿姨说话算数呀!
  当然算数。
  那一个月给我多少工钱?兰妹子歪着头调皮地问
  叔叔阿姨说,只要你带小孩带得好,一个月包吃包住先给800块钱!
  兰妹子好高兴,忙说,我这就打电话回去和我爹娘说说……
  兰妹子在电话里一说,这可把爹娘和家人都急死了,才多大呀,而且又长得这么瘦小。换了家境好一点的人家,这还是撒娇的年龄呢。真要出门怎么让家人放心得下哟!兰妹子的家人是死活也不同意了。是的,家里是穷,但再穷总有个照应呀。
  兰妹子可不依,对着娘发脾气了。
  娘哄着兰妹子说,哪里有你这么小的年纪就出去打工的?你说个人出来娘就让你去。
  没料到兰妹子冲口就说,有!
  娘说,哪个?你说说看?
  兰妹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兰妹子不就是那个人吗?
  最终,娘和家人都没争赢兰妹子,只好依了她。
  事实上,家里人除了娘一再坚持不让兰妹子打工外,其他的人包括爹也只稍微劝了一下也就没再劝了。是呀,七十多岁的爷爷早已不能劳动了,爹去年劳动时不慎将腿摔成重伤,到现在还不能下床,家里的事就一直靠体弱多病的娘一人撑着,而哥哥在读初中,学费又贵。这样的境况,她兰妹子不帮娘,谁帮娘呢?
  娘其实晓得兰妹子的心思。但兰妹子的个头实在太小了,一个人在外怎能让人放得下心呢。可家里的情况也实在艰难呢。最后,娘见拗不过兰妹子也只好含泪依了,只是一再叮嘱兰妹子经常给家里写信,如果外边不好就立即回来。
  兰妹子爽快地答应了,但心里却说,娘,我既然决定出去了,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住的。这个家我不帮你还有谁能帮你呀!是的,这么大一个家就靠娘一人支撑着,娘一个农家妇女,不识字,又没什么本事,遇上困难时就只好独自一人流泪。這么些年来,兰妹子已经记不清娘偷偷地流了多少次泪了。但兰妹子年龄太小,想帮娘也帮不上呀。这次终于可以帮娘一点忙了。
  兰妹子小小年纪就聪明能干、机灵懂事在筛子村是出了名的。读小学的时候,每次放学回来的路上,兰妹子总是要随路采些猪草或拾些干柴带回家的,回家后也总是忙个不停,挑水、煮饭、扫地。不然的话,那位在海口工作的老乡也不会要兰妹子去的。   兰妹子觉得这样安排很得体,所以她一边把玩着发夹,一边禁不住会心地笑了。
  兰妹子是前天晚上接到哥的电话后,突然下决心要回家的。
  哥在那头兴奋地说,妹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县里到我们这里“扶贫”,村子里已经通公路了,还建了希望小学,可漂亮了。小妹,现在读书不用交学费了。
  兰妹子一下惊呆了,大声问,哥你讲的是真的呀?
  哥说,是真的,没骗你。读书真不要钱了!
  兰妹子大吼道,你为什么不早讲呢?
  哥说,学校不是刚修好吗?读书不要交钱不是刚晓得嘛,这不,马上就告诉你了呀!
  兰妹子放下电话,就跑过去和叔叔阿姨说,她明天要回家去。
  叔叔阿姨惊问,你这样急着回家干什么?
  兰妹子大声说,回家读书!
  读书?你不是说你最不喜欢读书吗?而且读书从来就是班上最差的吗?叔叔阿姨大惑不解了。
  兰妹子一昂头,骄傲地说,我读书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
  叔叔阿姨说,那原来你为什么那样对我们讲?
  兰妹子一时语塞了。
  那不行。叔叔阿姨说,怎么能说走就走呢?你走了,哪个给我们带小孩?
  没料到兰妹子嘴一扁,禁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她说,她就是要走,一定要走。即使是不要这个月的工资,也要走的。
  叔叔阿姨有些生气了,说不要工资也不行。要走也要等到他们再找到保姆才放她走的。哪个让你那时一定要求着我们来?而且还骗人!
  兰妹子却不管这些,只管一边抽泣,一边迭声念叨,就是要回去就是要回去。死都要回去的!她開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叔叔阿姨惊愕地看着她,像看一个疯子。
  其实,兰妹子从小就爱读书的,自从上学后也是非常用功的,并且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她曾无数次设想过自己的理想。她要考大学,她要从那个贫瘠的大山里走出去。她要凭自己的本事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家里实在太贫穷了呀,娘实在承担不起这生活的重担呀!所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她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但这一两年来,她一时一刻也没忘记过学校,没忘记学校的老师以及和自己一起学习过的小伙伴呀。多少次,她曾偷偷地翻看叔叔阿姨家里的书,而且日记本上还记录了许多怎么学电脑的笔记以及五笔口诀和字根呢。只是怕叔叔阿姨知道才不敢露出蛛丝马迹呀。她多么羡慕叔叔阿姨,他们有文化,工资高。如果她兰妹子能读书,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该多好。但这已是不可能的了。每每想到这些,她就会心如刀绞。是的,她已经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没料到哥哥突然打来电话,说如今读书不用交学费了。原来不读书是因为学费贵,娘一人承担不起,而现在哥哥和她读书都不要学费了,她能不读书么?她是说什么也要回去读书的。
  叔叔阿姨见兰妹子疯了一般的样子,心也软了。其实叔叔阿姨都是懂道理的人,缓过神后,反而为兰妹子的行为高兴。不仅没扣兰妹子的工资,反而多给200元钱给兰妹子作路费,买了一些路上吃的食品给她,嘱咐兰妹子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打他们的电话,他们会尽量帮助她的……
  兰妹子归心似箭,天刚亮就去买了船票,并连夜乘船往家赶了。
  现在回想起来,兰妹子真为当时的失态有些不好意思了。
  天已经大亮了。船舱里的乘客也陆续来到了船舷上,他们一边观赏着海上的景色一边谈论着什么。远处,已隐隐出现A市城市的轮廓。一会儿就要登陆了,离家是越来越近了。不知为什么,兰妹子趴在船栏上,心灵深处突然生出一种淡淡的依恋和伤感来。
  是呀,毕竟和叔叔阿姨及他们的儿子小宝相处了两年多呀。小宝今天起来没见着她,是不是会哭闹着找她?还有小红、小芳,因为匆忙,连声招呼也没打就走了,太不近情理了。那次小宝在公园里走失了,若不是她们俩人帮着找,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呀!
  小红和小芳也和兰妹子的年纪差不多。听她们讲,好像是河南那边的,也和兰妹子一样出来做小保姆。因为她们相处的地方比较近,经常一起带着小孩子一起玩,所以就像亲姐妹一样。
  当然,因为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刚开始认识时,她们都还用了些小心计呢。
  记得刚接触的一段时间里,小红小芳常拿一些水果在她面前吃,明显有些炫耀的意思。这使兰妹子好生气。但兰妹子又实在不想拿主人家的水果吃,尽管她吃了主人也不会怪罪她。但她自己又实在舍不得花钱,但为了争一口气,她还是忍痛拿钱买了很大的一个苹果,也得意地在她们面前炫耀。并说主人家买了好多水果,随她每天怎么吃。其实她就买了那一个,而且这一个也是好不容易才下决心花钱买的呢。为了使她们相信她的话,她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天见面后,玩一会儿,她就把苹果拿出来咬一口,然后找借口带着小孩离去了。其实,她每天就咬那么一口就将苹果藏了。第二天见面时,她用手将咬的地方捂住,再在别的地方咬一口。小红小芳还真以为她每天都有大苹果吃呢,因此羡慕得不得了。
  其实呢,就是那一个苹果。可能小红小芳到现在还没发觉这个秘密呢。
  想到这里,兰妹突然觉得自己是在欺负小红和小芳了。小小的年纪,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自己何必要这样做呢?
  不知小红和小芳的老家是不是现在读书也不收学费了?说不定也是和自己的景况一样,是迫不得已才出来的呢。如果她们那里也不收学费了,而且她们家人也告诉了她们,她们也回家读书了该多好呀!说不定,从此以后再也联系不上小红和小芳了。这样一想,兰妹子鼻子一酸,泪水溢满了眼眶……
  “呜——”突然汽笛一声长鸣,使沉思中的兰妹子骤然清醒过来。A市已近在眼前,码头上的繁忙与城市里的喧哗已迎面扑来,乘客们已纷纷进入船舱内整理或拿上自己的行李了。
  到家了。她慌忙跑进船舱,拎起行李,随着人流急不可待地挤向出口处。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高中毕业前一天,父亲下午说去理发,一去就是三小时,平日父亲都不出一小时就回家了,但那天格外延迟,还在想父亲是不是绕到其他地方去了。父亲回来了,顶着一头乌黑的头发还有浑身久久不散的理发水气味。  父亲染發了,那些灰白参差的发丝被遮掩掉,整个人看上去仿佛年轻了十岁,连脸色也感觉精神起来,弟妹们都在问父亲为何要突然染发,父亲一如既往沉默着,说开饭吧。于是这问题的答案就跟着晚餐一起被咽入腹中。  过了一
仰慕琅琊山是从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始的。    那年的8月5号,正好是星期天,我约了我的老乡,共五人,请了一天的假,一同前往,出游观景。  虽然时下正值夏季,但8月的山区,随处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凉意,清爽、舒适、惬意,走到哪儿都是“画中行”。  我们乘着汽车,沿着林道,穿越在盘旋的山路上,扭来扭去,慢慢而行。窗外是一片让人眼花缭乱的流动风景,飞驰而过的每一个转角都会出现一种无法预料的美丽。凝目
【摘 要】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由易及难、显性地呈现在课后习题中。明确课后习题意图能帮助教师建立语文要素序列化概念,进而利用课后习题,优化教学策略,围绕语文要素,展开阅读过程。从而在真实的、有情趣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要素;序列化概念;策略运用  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在小学阶段主要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
月朗星稀的晚上,乘着妈妈还在忙碌无暇顾及的时候,我总会偷闲溜到村子里的晒谷坪,和村里的一班同龄人一起,一边唱着不知什么意思的儿歌:“月光光,亮光光,娑罗树上好发香……”  除了和村中的小朋友玩耍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秘密,那就是在这里盼着、等着父亲早点回家来。  在生产队里,父亲长得高大,力气也很大,是一个壮实的劳动力,累活苦活他总是主动去做。在家里,他是我们一家人顶天立地的偶像,遇到重体力活,他总是
一  我躺在草地上看风景。    我按白云的形状区分出五大洲,在蓝天的部分找出四大洋。我给那些云朵命名为苏门答腊岛、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和西西里岛,然后找到了马六甲海峡、红海、地中海及黑海。少年的我思想放肆,天马行空。一架小小的飞机拖着长长的尾巴从“亚欧大陆”飞过,我的心跟着那架飞机便冲了上去,遁形匿迹,云游天外……  二  机舱外,一绺绺雨珠贴着玻璃斜斜地飞,像天女散花,越甩越远。  飞机倾
散文是一门很厉害的学问,散文家和诗人不一样,诗人一提笔,就想着要跟别人写得不一样,这是写诗的一个特点———出奇、出新。刚才鲍尔吉·原野老师说散文家有一个毛病,一提笔就是我要像余秋雨的,我要像张爱玲的。诗人可以用他的想象力,用那种敲回车的分行方式,把他的文字差缺掩盖住。所以,经常有些诗人,写诗都快出名了,也快得奖了,让他写一个获奖感言,一看那文章居然文笔都不通顺,但他的诗歌居然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就
李麻子怕是一米五都冇得。一双眼睛比绿豆还小,脸的两颊还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小雀斑,所以,大家背地里都叫他李麻子。但是,李麻子最不喜欢别人叫他李麻子了,他要是听到,会跟你红脸嘞!  他仗着自己是厂长的亲侄子,整天在厂里为非作歹。今天看到刘胖子手里,有几块他婆娘送来的点心,自己一个人全拿走了,还把刘胖子岳父老子送来的二两米酒也提走了。刘胖子哼都不敢哼一声,生怕得罪李麻子。刘胖子虽然长得一身膘肉,但表面却是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将近七年,在这七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改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但同时也看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出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些是出在教师自身的教学上,也有一些是出在“理念”的认识上。不管问题的症结究竟来自何方,我们越来越迫切地形成一种共识——必须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最近,我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悖论”现象,这种现象也许是新课改的一个伴生物,课改初期并未引起重视,
一  初秋的一个早上,我将锯子、篾刀、匀刀等工具用一个帆布包装好,另一头吊着剖篾机挑上,师傅斜背着一个装衣服的挎包,我们就上路了。  我与师傅去那个遍山遍岭都是竹子的筛子村破晒垫篾。  来到镇上乘了百把里路的车,然后在一个比较荒凉的小镇下车,到粮店买几十斤米。这时,师傅把我装着刀具的帆布袋拎过去挑了,我就将米和剖篾机挑上又上路了。筛子村坐落在湘西最偏远的一个山区,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楠竹林,要走30多
秋雨滂沱,已是晚上八点,我匆匆往回赶。那是一条僻静的街道,两旁的楼多为西式旧楼。有的人家熄着灯,有的灯开着,透过急促而降的雨幕可以看到有人站在窗前往外看着,有男人站在黑暗的窗户前,吸着烟,是一张半红半白的脸。  我终于遇到一个可以避雨的老式门洞。我穿着一件过时了的玄色风衣,戴一顶烟色的礼帽。俨然一个外国人,一个辛苦的侦探。这座曾经是半殖民地的城市,城里的建筑、人,都很洋气。雨下得很大,门洞前的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