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幼儿创新意识发展的启示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的培养成为重要内容。从小开始激发幼儿创新意识与创造力,为其今后成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怎样在幼儿教育进行幼儿创新意识潜能的激发,是当代幼儿教育中研究重点。笔者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和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幼儿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注重启蒙教育和智力开发
  根据相关教育调查研究,早期启蒙教育对幼儿今后成长发育具有帮助性作用。并且国内外也有很多早期教育成功案例。例如,著名诗人歌德,在其小时候父母尤为重视歌德的启蒙教育。在歌德很少的时候,父母开始教他识字、背诵童谣、讲故事,激发创新意识。歌德的举世成就离不开父母的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当歌德8岁时,他就能够阅读不同语种的图书,这也为他成为一名诗人奠定的坚实的基础。我国教育中也不乏成功教育,李白自小父亲为培养他,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节,这也让李白能够5岁同六甲、10岁观百家,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
  人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育最快的阶段。因为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比其他器官发展略快,成人的脑重量在1400g,一个7岁孩子的脑重量就能够在1350g。因此,注重启蒙教育,在该阶段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与创造也是最佳时期。
  二、幼儿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其实,在日常幼儿教育中,幼儿阶段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理解和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育中幼儿对不同的问题理解和掌握有着明显差异性,这也是一种学习资源的组成。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激发幼儿主观意识继而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幼儿产生新的灵感是其重点。
  (一)合作学习,尊重幼儿的想法,提高幼儿创造信心
  幼儿教育教学中,通过幼儿的合作学习、交流意见、实践动手等形式能够帮助其理清思路、扩大视野。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特点时,教师制作动物面具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扮演,这时幼儿就会主动参与到模仿中,在模仿过程中让幼儿找到自己扮演动物的特点,老虎性格凶猛;小白兔性格溫顺等特点;在教学结束后,在游戏中通过对动物的模仿,由幼儿总结动物特点。同时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在观察中培养幼儿想象力,由老虎和小白兔特点联想到小猫、小狗特点进而认识到更多动物,增加知识视野。
  (二)问题激发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想象力作为创新意识的基础前提,在产生想象后进行创造。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想象力也分为创造与再造想象。其中,创造想象是在不依托任何事物、语言前提下,通过思维激发而产生新的形象。再造想象则是借助图形、物品等进行思维库扩散继而生成未感知到的形象,包含创造性元素。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首先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继而去创造。
  1.形象的语言展示激发幼儿想象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提示激发幼儿想象。语言提示中多使用形象、生动词语进行阐述,继而能够让幼儿在头脑中快速接收并发挥想象。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在使用学习用具时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现在想一想什么学习用具能够在天上飞?随即,教师提示:在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天上飞。这时,幼儿思维就会跳转到实际生活中。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具象语言提示:春天到来,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蜜蜂开始采蜜了。通过具体的语言提示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2.情景教育
  情景教育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能够通过模仿使幼儿走进教学中。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积极性,有助于幼儿再造想象的激发。
  3.故事叙述提升幼儿想象力
  小班、中班幼儿教学中,对于幼儿的阅读能力要求并不高,幼儿能够描述出图画内容即可。大班幼儿教学中,需要幼儿结合图片内容或是一些文字理解发挥想象,感受故事人物的中心理状态。对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幼儿阅读培养想象力,进而发挥创造力。
  例如:绘本阅读教学中,故事情节丰富,幼儿通过图画、文字的理解展开想象。在绘本阅读中幼儿得到真实的展现,获得情感认知;此外,绘本阅读也能够帮助幼儿调整情绪;绘本阅读中的故事情节有其自身特点与内容,极大的吸引幼儿注意力。在学习《我的家是动物园》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进行绘画动物,当动物绘画完成时,播放该故事,当幼儿听到“其实我的爸爸呢,就像狮子”教师就引导学生发挥联想。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提高幼儿想象意识,还能够增加教师而幼儿之间的感情。幼儿在游戏中,思想得到创新进而得到不同角色的语言训练。同时,引导幼儿通过手工材料制作狮子、老虎等不同动物。
  (三)科学活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科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意见交流和表达。幼儿在科学活动进行语言交流、意见表达也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过程。据调查显示:3--6岁幼儿正在学习与识字阶段,其语言表达也是他们的思想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幼儿能够完整的语言表达并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在问题提问过程中,可以把答案通过反常化提问,尽可能的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要求,以此得到意识的创新。
  当孩子们在观看蚂蚁时,都会在发挥想象力,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生活中保护着他们,这也正是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幼儿教学中,幼儿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立足于多个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幼儿多动手、多动脑、多实践,继而更好的挖掘创造力。让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共同发展,这对幼儿今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娟,李静婷.浅谈陶行知幼儿创造教育理论对当下幼儿创造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2】潘超.陶行知的幼儿创造教育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杨秀英.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J】.基础教育研究,2000(04)
  【4】陈晓瑜.浅析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5】杨志华.创造教育思想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
其他文献
日本专家经动物实验确认,牛奶和人类母乳中都含有的成分——乳铁蛋白具有防止放射伤害的功效。
在人们的习惯中,技术创新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先进设备或工艺的发明、引进,以及传统工艺的改造、提升。“技术”一词意味着既是好的又是有用的。“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生产工具及其他物质装备等“硬”技术,也包括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软”技术。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人、财、物等所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制约因素众多,角色定位备受关注。学生是学习主体,当然是主角,而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自然是配角。如何理顺主角和配角的关系,需要我们给出更多思考。阅读活动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学力实际;阅读活动组织时,要观照学生个体差异;阅读活动启动时,教师要积极协助和互动。  【关键词】  小学阅读 教师 角色定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参考组采用单独西医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 评价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断被教育所忽视,尤其是在 学校中,教师只注重成绩,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非常不利,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更应该抓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中华汉字去点缀中华文化,渗透中华文化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最深刻的文字,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长河是由汉字一点点汇聚而成,我们所学的知识都要依靠汉字去传达和获取。汉
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新课标的实行都使得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说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将着重从交际能力的内涵出发,在总结教学实践的
小学语文教材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经验 世界和想象世界,进行相关文本的选择.作 为语文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的教材文本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 识别语体特色,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之中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学习事半功倍,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在基于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经验,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进行教学组织,以期能够推动小学语文课堂上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合
高校校办产业仍存在产权关系混乱,企业多头管理,学校缺乏撤出机制,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弊端。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主要解决高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规避学校经营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