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 选取105例临床怀疑胎儿宫内窘迫孕妇,所有胎儿行胎心监护(NS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S/D值;测量胎儿脐静脉、静脉导管(DV)血流量,计算静脉导管分流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ST、MCA、UA及DV分流率单独预测宫内窘迫敏感性分别为65.32%、68.23%、67.26%、61.20%;NST+ MCA+ UA+ DV分流率联合预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方法(P<0.01).结论 NST+ MCA+ UA+ DV分流率联合应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肾损害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100 U/(k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0 ~ 14 d.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及皮肤紫癜反复发生率均明显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肾损害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且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弥可保和维生素B1),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为基层医院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 选取在鄢陵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胆囊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LC组)43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开腹组(OC组)4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平片置入法无张力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平片置入法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42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术后恢复快,随访6~30个月无复发.结论 平片置入法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目的 了解肠球菌属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68肠球菌属的细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8株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213株,占58.0%;粪肠球菌145株,占39.3%;鹑鸡肠球菌4株,占1.1%;铅黄肠球菌3株,占0.8%;耐久肠球菌3株,占0.8%.肠球菌属细菌主要分离
目的 观察凯美纳联合放疗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27例经病理及影像学证实为肺腺癌脑转移的患者,口服凯美纳125 mg/次,3次/d,并同步全脑放疗DT 40 Gy/20次,1个月完成.放疗结束后继续服用凯美纳2个月,评估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2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5例,进展(PD)6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6.0%.结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精细化被膜解剖加喉返神经显露法对减少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同一手术小组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单纯行喉返神经显露方法177例和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加喉返神经显露法19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术式在术后声音嘶哑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为核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病变加重的关系.方法 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2个月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进展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和稳定组(无支架内再狭窄及无其他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者),对两组介入前及回院复查时的血脂指标分别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进展组54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
目的 探讨超声在鉴别诊断孕期宫内带状异常结构的应用价值,提高鉴别水平.方法 收集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8例轮状胎盘、56例宫腔粘连、26例不全纵隔及5例羊膜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超声声像图、胎盘、胎位及生产情况,分析这四种病症的差异.结果 四种病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有明显差异,例如异常带状结构的发生位置不同、形态不同、和胎盘的关系以及胎儿畸形的发生都明显不同.结论 在孕期对宫内异常带状结构实
目的 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比较封堵器置入后撤去轨道导丝与封堵器置入前撤去轨道导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1例VSD患者,其中30例采用输送鞘管送达左室后保留轨道导丝,置入封堵器后撤去导丝的方法,51例采用经典方法治疗.术后3d、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以后根据情况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结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