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的彪悍人生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中旬,她终于登上了每天行注目礼的航母,进行熟悉舱室的训练。从初中开始,韦慧晓就喜欢参加定向越野,对她来说,在偌大的航母船体上找到生活和工作的舱室,就像定向运动一样过瘾。熟悉舱室考核时,要求30分钟内找到10个分布在全舰不同部位的舱室,她只用了19分钟。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韦慧晓开始学习航海,跟随航母出海航行,并第一次见到黄色涂装的歼-15绕舰飞行,“很有战斗的感觉”。   2012年10月,韦慧晓被任命为航海部副航海长,成为航母上第一位女副部门长。命令到时,韦慧晓正在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培训。在航母任职的38个月里,她有20个月在院校学习。“佩着少校军衔,但资历章只有一排。”大连舰艇学院学员鲁苗涛注意到了這位经历特殊的少校,并邀请她到学员队交流。交流中,35岁的韦慧晓提到自己的3000米成绩不太理想,并向这群20多岁的学员下了挑战书。
  “5年后肯定超过你们!”这句话让鲁苗涛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位少校在操场上跑步。

眼里没有灰色地带


  如何快速地适应部队生活?韦慧晓在演讲时说,自己最大困难不是晕船,也不是甲板上的寒风和冰粒子,而是时间不够用。“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把天花板顶高一点点,需要有突破,不能让它往下掉,我要往好的方向去改变。”对于韦慧晓来说,刚刚担任实习副舰长的一年里充满了挑战。与航母不同,驱逐舰副舰长不仅要了解舰船的方方面面,还要了解整个编队的情况,需要掌握的知识急剧增多。为了牢记装备数据,她几乎每天看书到深夜。有好几次,鲁苗涛深夜1点半值完更后看到她的舱室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准时和舰员一起出早操。在辽宁舰,35岁的她会和十八九岁的女兵抢着擦地板、保养设备,熟悉舰艇上的每一项工作。

  2015年4月,她从辽宁舰调到长春舰担任实习副舰长,次年3月即顺利通过独操考核,成为海军首位女副舰长。2017年9月,因表现优异,韦慧晓被任命为郑州舰实习舰长。同年,她还当选为十九大代表。
  在郑州舰,夜间巡查的舰值日员常常看到,韦慧晓的舱室凌晨1点还透着灯光——她还在加班学习。到了早上6点25分,当起床铃音响起,女兵达瓦卓拉一走下舷梯又会看到,韦慧晓已经站在码头,等着她们出操了。和韦慧晓有过接触的人,都会对她严格的自我要求印象深刻。有规矩就要执行,有标准就要达到。韦慧晓说,这是自己从小养成的习惯,也是对军人这个职业的基本态度:“如果你从来不曾自律过,从来没想过牺牲奉献,那你从来就没成为真正的军人。”
  对于“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这个称呼,她的看法是:“我们首先是军人,其次是舰艇部队的军人,再次才是女舰员。敌人的弹药可分不清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对于“第一位”,她也没有很看重:“时间上的第一不重要,实力上的第一才重要。”如今,从实习舰长到舰长,韦慧晓仅有一步之遥,即几个月后的舰长全训考核。对此,她说自己非常有信心,并希望拿到的分数能够超过100分。
其他文献
在哺乳期,我強烈地感觉到小格就是我。小格虽脱离母胎,但我与她仍然在一个大的共同体之中。她尽管无法说话和行动,与我却完全地心意相通,那时我对她的爱,很大程度上是我与我自己之间的“无私”。  而如今,小格已经是她自己了。  她已经度过婴幼期,强大了,依存度降低,不再会离开我或其他大人就分分钟性命难保。她见过世面了,不再傻乎乎被我随便灵机一动就忽悠过去。她有自己的逻辑了,不再像杯子接自来水一样百分百接受
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仙浴湾镇宁家村,好媳妇王东权的事迹赢得人们交口称赞。从嫁到婆家那天起,她便和丈夫共同照顾家中六位老人,其中两位老人身体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这样一副在许多人眼里重如千钧的担子,王东权一挑就是27年。王东权用爱为这个特殊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书写了一个至孝至善的感人故事,她也先后被评为感动瓦房店十大人物,获得大连市道德模范和大连市爱心孝子等荣誉称号。为爱选择的路,多难都无怨无悔  王东
一个家庭7个人7个姓,这是发生在彭云松和他收养的6个子女之间的感人亲情故事。60多年前,正值壮年的彭云松收养了第一个流浪孤儿,15年间,陆续又收养了5个孤儿,他坚决拒绝了儿女要随他姓彭的要求,组成了7个人7个姓的大家庭。多年间,虽然日子艰苦,但彭云松把孩子拉扯成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孩子教育成善良、正直的好人。2016年4月,彭云松荣登“中国好人榜”。2016年12月12日,彭云松家庭被评为第一届
35年,她在最美好的年华默默照顾着六位老人的吃喝拉撒、洗洗涮涮,让老人们安享天年。  35年,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辛苦操持,任劳任怨,硬是将一个烂摊子过成了好日子。  35年,她说自己没做什么,但正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视付出为理所当然的孝道,才最让人动容。  她就是张水珍——丈夫眼中的好媳妇,六位老人眼中的好儿媳、好侄媳、好孙媳。2019年9月5日,她站上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领奖台。 
经网络结识“大叔”    2017年7月8日,是我的23岁生日,我叫惜文,长这么大,第一次过生日这么不开心。这一切,都要从他说起。  他叫志勇,比我大10岁,是个已婚的男人。2016年4月,我们无意中在网络上相识。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从小爸爸妈妈和姐姐们对我关爱有加,什么事情都是他们替我着想,规划安排好路线,我照着做就行。  志勇年纪比我大,工作时间比我长,自然阅历比我丰富。我刚毕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疾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病。据有关数据调查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0%的人群都会患有消化性溃疡,尤其是40岁至60岁的中老年患者比较多见,通常男性多于女性。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与不良嗜好和饮食习惯有关,比如,吸烟,酗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等都会加重胃溃疡症状。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是服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也是致使胃溃疡发作的重要原因。通常采
观点1:15%的女性更年期症状可持续30年。  观点2:补充雌激素,利远远大于弊。突然到来的更年期,连医务人员也不知所措  2018年7月中旬,以前的同事突然打电话来,说月经不正常要来我这里看看,约好下午2点过来。同事今年48岁,调到另一家医院后,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记忆中她是一位很有生活品位、非常爱美的女士。  但是当她站在我面前时,眼前的她和记忆中完全不一样。大热天穿了厚毛衣和长裤子,脸色
“我们一家人做的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搭把手。”邹德凤是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在家里,邹德凤的丈夫陈洪平主动承担家务,为她解决做义工的后顾之忧。女儿陈冲和她一起深入基层做志愿服务。正是因为一家人的无私奉献,邹德凤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1992年,邹德凤被分派到南昌铁路三村卫生所从事社区保健服务工作。白天,她在卫生所为社区的婴儿打预防
最近网上冒出了“夸夸群”。在这种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人围起来夸奖一番。其实“夸夸群”也不算特别新奇的存在,历史上的“夸夸群”多了去了。  在我国古代,就专门有人以夸人为职业。这个群体,读了些书,有些学问,但科举不顺,又不想勤劳致富,就到权贵富豪家里,帮闲凑趣,打秋风,充串客,以闲情逸趣取悦豪门,给金主脸上贴金。这种人的称呼很有趣,叫“篾片”。  篾片倒不是一个终身职业,那有以“夸夸群”为终身
“早睡觉、少吃油和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避免出现慢性病。”这句话是不是非常耳熟?无论是医生还是家人,或许都这样叮嘱过身边的人,但是,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殊不知,生活习惯可以改变基因的先天作用,坏的生活习惯会阻碍好的基因发挥作用,而好的生活习惯则可以推迟甚至阻止坏的基因发挥作用。基因不都是天生就带着吗?这难道还能改变?  你还别不信,研究人员以北京上万儿童及青少年为样本,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