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治疗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手指甲下血管球瘤,观察术后疼痛、甲板外观、肿瘤复发情况。

方法

自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们共收治23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均于显微镜视下行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手术治疗。收集术前和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术后甲板形态变化、肿瘤复发情况。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18个月,术后均治愈,无一例复发。术后病理报告均确诊为血管球瘤。术前VAS评分为(6.84±1.50)分,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4,P=0.0001)。术后甲板均生长平整,无明显畸形,外观满意。术后随访1年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

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甲下血管球瘤,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症状均改善,并且保留了甲板的完整性及美观,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其他文献
针对广西北海铁山港刚架桥的施工实际,结合海湾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施工栈桥进行了选型和设计,最终主栈桥选用32#工字钢作为主梁,支栈桥采用贝雷梁作为主梁的结构形式,并详细确定了主栈桥和支栈桥的结构布置。通过分析栈桥主梁和横梁的实际工作状态,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栈桥不同构件的接触位置进行科学处理,建立了栈桥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针对不同工况对主栈桥、支栈桥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栈桥和支栈桥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能够保证施工重载车辆的安全通行。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联合石黑法治疗陈旧性Wehbe Ⅰa、Ⅰb型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18例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联合石黑法治疗。按照Wehbe分型:Ⅰa型6例,Ⅰb型12例。术后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14个月,平均11.3个月。术后无克氏针断裂、松动、针道感染、皮缘及甲床压迫坏死、甲板畸形等并发症。术后X线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已成为趋势和潮流,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和在线学习的需求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营销推广其学习类APP,成为在
文中针对长时间无人看守盆栽的生长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自动寻光的智能盆栽系统。系统以STM32F103ZET6为控制器,通过对光敏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获取盆栽实时环境信息的分析,利用自动寻光单元和智能浇水单元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ESP8266Wi-Fi模块的物联网云平台,实现了用户手机app对盆栽的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经测试,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寻光、智能浇水和远距离监控功能,满足
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是空间规划中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文中在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服务对象与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遵循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理念、制度、器物三维共建维度建立系统规划体系,为今后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路用性能与水泥含量、温度和养生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文中以水泥含量、温度以及养生龄期为自变量,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强度指标为反应变量,采用有序变量累积Logit模型,运用数值统计分析软件Minitab对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基于Logit模型的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预测方法。最后利用水泥稳定碎石室内试验数据,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而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预测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针对采油生产过程中抽油机井能耗高、系统效率低、皮带断裂频繁等问题,开展永磁智能驱动电动机现场试验。永磁智能驱动电动机是专为油田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的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它取消了皮带传动系统,利用超薄机身直接驱动减速机输入轴,使其免去了皮带等传动部件,提高了机采井系统效率;同时大幅增加采油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有效降低故障率及维修维护成本。应用永磁智能驱动电动机后,2口抽油机井平均系统效率提高4.07个百分点,平均节电率达21.22%,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版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员素质提升、科学技术进步等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系统分析了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通过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建设、评价体系改革全面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长效机制,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夯实基础。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部缺损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建立该术式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路径。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们收治的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围手术期行不同的干预策略。ERAS组实施全面系统的ERAS围手术期处理策略,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月骨切除舟头融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ⅢB期Kienbock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9年8月,我科应用月骨切除舟头融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Kienbock病患者9例,按照Lichtman分期标准均为ⅢB期,年龄37~49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腕部外伤史。根据疼痛、活动度、握力及功能情况应用腕关节Mayo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骨不连、伤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