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与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来源 :政协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古名山出名寺,名寺产名茶。茶与寺与僧都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我国最早种植茶叶的是西汉时期的吴理真,他在四川蒙顶山上落发修行,亦茶亦佛,禅茶一味。唐代,出自寺院的陆羽,所写的《茶经》记录了茶的历史、种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习俗等,被后人尊称为“茶圣”。而唐末五代时期,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佛教文化与茶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福建省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同时拥有绿茶、花茶的制作工艺,是我国茶叶生产及出口大省,许多品种驰名中 Famous ancient white temples, famous temple tea. Tea and monks have a deep indissoluble bond. The first tea plantation in China was Wu Li-zhen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He took a break in the Mongolian Mountain in Sichuan and practiced Buddhism and Zen tea blindly. In the Tang Dynasty, Lu Yu from the monastery wrote “The Book of Tea” which records the history of tea, planting, processing, tea ware and tea-making custom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Zen Master in Zhaozhou of Hebei Province introduced his disciples with the machine front of “eating tea”, all of which reflected that Chinese Buddhism culture and tea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Fujian Province is the birthplace of oolong tea, black tea and white tea.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reen tea and scented tea. It is a big province of tea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 China,
其他文献
在主流历史文本和白人文学想象中,美国不断被塑造为移民的重生之地、自由的乐土和希望之乡。19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大多讴歌向新的疆域进发,开拓、冒险、摆脱过去,铸就自
目的 :分析生殖器流行性卡波西氏肉瘤 (Kaposi sSarcoma简称K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资料和方法 :1986年 6月至 1996年 12月 ,巴黎第十二大学医学院HenriMondor
21世纪世界炼钢国家(地区)按特点可能分为下列几组: 东欧极需经济和技术援助,而为换取硬通货又渴望出口. 西欧由于考虑过多,高层专业人员不信任,不过市场极好,技术和生产条
一、引言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提出的。他的观点是,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连续不断的
伴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以典型的黑人女性作家为代表的美国黑人文学不断崛起。在当时,国内很多关于黑人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角度为根本出发点
托妮·莫里森是近代著名的黑人小说家。她创作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让她在1993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次的获奖不仅使她在美国文坛中脱颖而出,而且让她成为一位饮誉中外的美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8卷本16册全套1800元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部超大型世界文学史著作,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历经三十余年编撰而成。中国权威专家刘魁立、吴元
据国际钢协第26届年会预测,1995年世界钢材消费量为6.49亿吨,低于1990年的6.54亿吨;1995至2000年间世界钢需求年均增长1.1%;到2000年钢材消费量将达6.86亿吨.但与会代表认为
期刊
这是日本新日铁公司制成的。普通温度计在钢铁水中只能测定1~3s的时间,因测温元件不能长时间耐高温。新型温度计采用熔点高达3060℃、耐热性优异的精细陶瓷材料硼化锆作外部
摘要 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一生多产,曾荣获四次普利策大奖,并凭借代表作《天边外》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擅长刻画悲剧的爱情故事,并借助主人公的感情变化来表达自身对于爱情的宿命认知观点。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奥尼尔戏剧作品研究数量的增多,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刻悲剧意识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研究者们的探究兴趣。本文将通过对奥尼尔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进行分析,并结合奥尼尔的一些作品来探讨其宿命的爱情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