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粉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试验,采用冲击弹性波技术测量混凝土的动弹模,研究了橡胶粉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冻融次数较少时,适量掺加橡胶粉,混凝土的质量增加、动弹模降低、相对动弹模增加、抗压强度有所降低,橡胶粉掺量对抗冻性能影响不大;但冻融次数较大时,适量掺加橡胶粉,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减小,动弹模、相对动弹模及抗压强度增加,抗冻性能增强,最佳橡胶粉掺量为15~20 kg/m 3。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揭示了掺加橡胶粉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微观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设计提供理论依
其他文献
为了营造良好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重视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结合安徽省蒙城县小涧镇双锁山矿坑公园规划设计项目,通过介绍设计背景、项目概况、设计目标与理念
随着国家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日益关注,各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并结合地方特点不断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本文以辽宁省大连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域特点,选取大连市3个典型性老旧小区,通过实地调查、居民访谈等实态调研的方法展开研究,分析老旧小区的现状问题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总结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及特殊性并制订相应的改造策略,为大连市老旧小区个性化改造提供参考。
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生态空间规划成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都市远郊生态空间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提出生态空间规划需在生态价值及生态格局识别的基础上,对
历史城区是城市和地域文化的核心载体,既是提供服务功能的旅游核心,也是极具文化价值的旅游吸引物本身。“活化”历史城区是在谋求保护与发展的共赢,而文旅融合是“活化”历史城区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探讨,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如何“活化”历史城区,提炼六大“活化”策略,指导历史城区文旅融合。再从规划角度入手,提出三个步骤的历史城区空间活化策略,从空间层面落实文旅融合,实现城市文化复兴,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将纳米蒙脱石和SBS进行复掺制备改性沥青,可提升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选取不同掺量的纳米蒙脱石与SBS改性剂进行复掺,采用软化点、针入度、延度、旋转黏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复掺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探究纳米蒙脱石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的延度受纳米蒙脱石掺量的影响幅度较大,纳米蒙脱石掺量在3%时,复掺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较普通SBS改性沥青提升1.26倍,疲劳因子较普通SBS改性沥青下降0.68倍,复掺改性沥青的性能达到最佳。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本文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监测高强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裂缝开展情况。首先进行了分布式光纤监测裂缝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监测具有识别并定位裂缝的能力且测试精度高。在此基础上,将分布式光纤布设在高强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表面和内部监测裂缝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可监测混凝土梁裂缝开展的全过程,且分布式光纤监测的时空连续性可有效解决裂缝产生的时空随机性问题。
针对人体呼吸CO2的浓度监测,本文从物理学角度对人体呼吸过程进行合理简化,基于呼吸过程中肺部存在的气体交换以及肺部气体体积与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人体肺部呼吸模型。并针对呼气末CO2(ETCO2)监测,分析了传感器测量与肺内实际情况的差异性,扩展建立了CO2传感器模型。通过搭建主流式非分散红外(NDIR)呼吸CO2浓度监测系统进行验证性实验,该系统采用红外LED及PbSe红外探测器。ETCO
在介绍科技资源及其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科技资源评价方法。它包括:科技资源评价指标、科技资源用户评价、科技资源专家评价、科技资源引文分析、科技资源智能评价、科技资源应用效益评价、科技资源检测评价等。期望利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科技资源的特点,对科技资源进行全面评价;通过科学、合理、公平的科技资源评价,有效地促进科技资源的集成、交易、共享和供需匹配。
绿色施工理论作为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的理论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资源和成本支出,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绿色施工理论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借此更好地改善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标准装配化的中小跨径山区公路梁式桥周期短、地形适应性强、经济效应显著,在我国山区应用广泛,但由于路线的固定、上部结构的装配标准化和山区地形的沟壑纵横,导致诸多桥梁桩址不可避免立于陡崖等不良地形之上,桩-土作用复杂、边坡稳定性问题敏感,合理的桩身临坡距离能够保证边坡稳定性和桩基施工工程中的安全性。针对陡崖坡段边坡稳定性问题,笔者利用ABAQUS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以桩身至桩前临坡距离为参数进行了不同临坡距对边坡稳定性、土体位移和桩土接触状态的影响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陡边坡属于天然不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