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札记(之七)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x1007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古城佛罗伦萨
  
  这是一座古城,一座道道地地的古城。佛罗伦萨,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文艺中心,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我此行中最向往的城市。因此,我为在佛罗伦萨郊外购物费去了一个多小时,打心底是不太情愿。但旅行是集体活动。
  车子进了佛罗伦萨城区,匆匆忙忙吃了午饭,已经是下午一点。导游把我们带到横贯市城区的阿诺河旁的一座石桥边找到车位,为我们指引了城中心最主要的游览区的方向之后,自己留下看护车辆(防盗窃),我们就随着游人向维琪奥王宫探去。
  阿诺河水面一如平镜,清澈见底。河边两岸都有石块直砌的堤岸,岸边是宽敞的公路,路与河用齐腰高的石栏相隔。一色的四五层、风格相近的石砌楼房看不到尽头。沿着河走,连接两岸的大石桥,一座、两座、三座、四座……桥头,多有艺术石雕。阿诺河上最古老的桥就是我们见到的第四座桥,称维琪奥桥,桥上还建有二层阁楼,其风格与中国南方常见的风雨廊桥有些相似,桥上也是商铺。从这座桥左行,是最繁华的街道。据介绍,市区仍保持着古罗马时期的格局,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的建筑。
  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历史,要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统治这里的美帝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了达·芬奇、但丁、伽利略、米开朗基罗等众多天才大师,这些卓越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的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才成为了文艺复兴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
  我们来到市中心的维琪奥王宫前米开朗基罗广场,眼见一座建于十三世纪的碉堡式旧宫(现为市政厅)。旧宫上的塔楼高94米,它是意大利最夺人眼目的公共建筑之一。旧宫侧翼的走廊,当初为行政长官宣读文告的会场,现在连同整个广场成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其各种石雕和铜像作品栩栩如生,令我兴奋的是,我在这里看到了举世闻名与维纳斯、思想者等石雕齐名的“大卫”(复制品)。
  “大卫”的作者是米开朗基罗,他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态似乎有些像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这尊雕像还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然后,我们沿着大街,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前往被称做佛罗伦萨的地标的花之圣母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外观独特,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之圣母寺”。它建造于1296年,中央巨大圆顶是由名建筑家布鲁内勒斯基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艺复兴式圆顶,共花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完成,是文艺复兴圆顶建筑的楷模。从这座教堂我又对文艺复兴式建筑也有了一点概念。百花大教堂旁边有一座的82公尺高塔——乔托钟塔,是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和,和旁边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 据介绍,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漫步这座曾经被汉语译作冷翡翠的城市中的大街小巷,处处无不能感受到佛罗伦萨古城那浓郁的文化氛围。可是,在这里驻留的时间仅仅两个小时,我们只是到了这里,见到的不过是皮毛而已。朋友,假如你有机会到佛罗伦萨,可要把时间留足。
  
  雅丐和艺人
  
  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乞丐仍是一个阶层。我不想描述国内城乡所见到的种种乞丐,却好奇西方的乞讨更像是一种文化。
  在巴黎、在布鲁塞尔、在科隆、在罗马、在佛罗伦萨,在繁华喧闹的街道旁,在肃穆森严的教堂前,你都可以见到乞讨的人。也许是欧洲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所见到的乞讨人全没有衣裳褴褛、残疾老病者,他们的乞讨还不失体面。我把他称作雅丐。
  巴黎圣母院,紧挨着塞纳河,塞纳河桥上,人来车往。桥头堡前,人行道上,立着一尊雕塑,金光灿灿——“狮身人面像”。怎么这么矮小?细看,原来是真人扮的,身前有一个洋铁皮小桶。在另一座步行桥上,桥栏一侧,有几位戴着礼帽、架着墨镜的老年人,分别弹着吉他、拨着提琴、吹着萨克司、敲着架子鼓,欢快或忧伤的乐曲,像塞纳河水,不停从弦管中流出。桥栏的这一头,是驻足欣赏的人群,不时有过往的行人往乐队前的那个撑开的木箱中丢下若干硬币,有的人或俯身取走一张音乐光碟。
  罗马街头,从斗兽场到市政厅的帝国大道两旁,“雕塑”和艺人特多,不到二里地,就见到了十几处。有单练的,装扮成小丑、大法官、神像、武士。有合作的,多是乐队组合,或两三人,或五六人。这些人脸上抹满油彩,红色、白色、黑色、橙色,千奇百态,争奇斗怪,以吸引游人,好一道风景。在罗马市最为繁华的西班牙广场前,有个著名的景点——少女喷泉,这里人如潮水,有一个打扮成小丑的俏皮人,站在一个皮箱上,一手握着个小瓶,一手往瓶中蘸蘸肥皂水,使劲吹着无数飘飘忽忽的肥皂泡,一堆孩子围着他打 打闹闹,叮叮当当,桶中的硬币越来越多。
  在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附近,见到一位画匠在作画,一张张反映佛罗伦萨风情的作品摊在路旁,粗看,其立意、用笔都不俗,比起国内各景区的“鸟字画”题名题诗的画师,水平不知高出多少。还是在罗马街头,一个男子,匍匐在地,用身边十来个矿泉水瓶子中不同颜色的沙子,撒出“蒙娜丽莎”,亦称得上惟妙惟肖,看他的动作,很认真,很缓慢,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过往的人留下的硬币也不少。
  乞讨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甚至有人将它作为职业。欧洲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国民起码的温饱应是不成问题的。欧洲的雅丐,我以为有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像塞纳河上那支乐队,自娱自乐娱人的成分颇足,与北京大公园中唱京戏的老年人的区别之处就是多了地上的一个求舍的“筐”。但更多“艺人”的确实是谋生需要,是不得已的。有些人来自其他国家,例如东欧。
  
  瑟塔基歌舞零距离
  
  爱琴海三岛游的船费是94欧元,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加上在爱琴娜岛上的22欧元追加项目,对中国人来说,实属高消费。
  94欧元中,包括一顿午餐——希腊式的西餐正餐。当我们游览了第一个小岛——波罗斯岛返回船舱,一层大厅和所有的小包舱已经摆设成了餐厅,我们先前在一层船舱,被安排为第一批用午餐。在游船的加罗乐队奏出的美妙音乐中,开胃菜、主菜、甜点,在精美的餐具中拼得更加精美,依次送上餐桌。与这些精美的食品留下同样深刻印象的是送餐的男服务员,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干净利落。其间,一个卓别林模样打扮的“厨师”,几次到游客食客前打趣逗乐,非常幽默搞笑。加罗乐队奏出的大多是世界各国的名曲,有歌手献唱。当“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起时,一位中国女游客被推举并请出大放歌喉,使得不同舱位上的好几拨中国人跟着放歌。我发现,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显得很豪迈,很开心。
  在爱琴娜岛返船的时间定在6点10分,为了船上的希腊歌舞,我们6点前就回到了船舱,这时,围绕一层船舱的中部,已经布置的像茶座,我们在第一排圆座坐下。不久,一层的座位就坐满了游客,其中黄种人、黑种人居多。
  与手中拿到的宣传品上介绍的歌舞表演的场面阵容有不小差距,也许,那个有一定规模的歌舞场面只能在大型豪华游轮上出现。当晚献艺表演的除去乐队三人,还有三个演员,一位是中午见的那位扮演“厨师”角色的滑稽中年男子,两位是早起迎接游客陪扮照相的那对青年男女。尽管如此,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希腊人的奔放可爱。
  先说那位“滑稽”,他一会儿穿着碎花连衣裙,花头巾裹着金黄色的大花卷发,脸上点着七八颗黑痣,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宽边的玳瑁色的眼睛,许是用以掩饰改不掉的男性相貌,胸部不知充填了什么,显得乳房夸张的大,手握一把彩色的鸡毛掸子,扭扭捏捏,夸张地表演,活像一个巫婆。一会儿又装扮成古代的武士,上台表演魔术,手持的一根软绳出神入化,当他责令软绳勃起时,逐渐挺直的软绳几乎伸到了头排女游客的下身,而女游客面对挑逗大方从容,曲意奉迎,再看这厮挤眉弄眼,众游客无不哈哈大笑。
  再说那两个男女青年,身穿靓丽的民族服装,男子白衣白裙白裤白袜,绣花马甲,紫宽紧腰,女子白衣紫红杂色长裙,黄头巾,打扮洗练,对比鲜明。他们踩着舞点,翩翩起舞,时而奔放,时而从容,希腊传统的瑟塔基舞的多姿多彩一一演绎展示,变化之丰富,配合之默契,男子之奔放,女子之雍容,颇具感染力。特别是在他们的表演间隙,穿插着邀请游客参与的刻意安排,绝大多数来自不同国度的游客都很踊跃地参与,船舱里洋溢着愉快的笑声、歌声、掌声、欢呼声。我因为坐在第一排,又极其卖力地为他们叫好,因此也有幸两次被年轻的男演员邀请上台。一次是随着大拨轰,形似狂欢,在舞池中大伙学着瑟塔基舞蹦哒。一次是单独被邀请上台。在台中舞池中站定,左脚立定,右脚高抬,与之右脚相勾,然后跟随他,在强烈的音乐中蹦哒,在蹦哒时不断变换方位,同时,两只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击掌。这种表演,有一定难度,因其节奏强烈鲜明,快慢变化多,同时双手时时下探过腿击掌,因此要求蹦高有度方可。对我来说,这虽然是第一次搞这种名堂,但是,老弧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再加上小时候曾与发小们大战“斗鸡”,近几年又坚持踢毽子,不惧蹦高,竟然旋即融进角色,与之配合默契,这结果自然是大出团友意外,也令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吃惊,大为喝彩。随着节奏的掌握,跳着跳着,我已不满足于听命,而是开始变幻击掌的姿态,开始引导这位小老弟,他倒是听话配合,于是,更加喝彩,掌声轰鸣连天。
  也许,你不相信,说我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那不要紧,有当时团友拍下的照片为证。以至于下场后,有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华人见面举大拇哥,弄得老帅哥非常得意。
  本来就令我难忘的爱琴海三岛游,因为这晚的歌舞,更令我终身难忘了。
  
  (本栏目策划、编辑:张 振)
其他文献
拍卖场上,赝品随处可见,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你对拍卖品还不了解的时候,会觉得满眼都是好东西;当你有了一些收藏知识和经验后,可能就会觉得一眼望去,假东西实在太多了。  有不少收藏者认为,这是指小拍,大拍上拍品标价那么高,不会有赝品吧!在他们心目中,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大拍卖公司不会有赝品上拍。  我们入这门不久,不能做出肯定的答复。2007年中,我们跑了几家大拍的预展,在云里雾里摸索,看到一些可疑的蛛丝马
午夜饭到底在哪儿吃才更显温馨团圆?1月10日至20日这10天时间里,本刊记者在成都、重庆、昆明、贵阳以问卷、电话、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络的方式,调查了本刊订户中的1518个家庭。
Objective.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have simple steatosis. A minority, however, present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
每当提到云南大理,人们总会想起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小说中那南诏古国的清远神秘,让人掩卷遐思;也有人会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闻名遐迩的影片《五朵金花》,随着一曲唱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各样的老字号伴随几代人成长,德王美食就是其中之一。提起鲁西北重镇德州就不能不提起德州扒鸡,提起德州扒鸡就不能不提到德王,提到德王就不能不提
老子像碑此碑高1.8米,宽0.91米,现立于苏州玄妙观三清殿西楹。据传,此画像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手笔,画像上方的文字为唐玄宗所题御赞,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文曰:
飞雪元旦居住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把雪花开始飘落的第一天当作元旦,称为“飞雪元旦”。丰收元旦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把元旦定为9月15日,这时正是丰收季节,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庆丰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工具和手段,是思想、道德、情操、气质、性格、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服务领域中,高校图书馆员作为文
这是一条仅有1100米长的商业街,却创造了平均每米长的路段高达700多万元的收入记录……这里的某些商品要比其他店的价格要贵些,可消费者宁愿专程从离这儿10多公里的家中赶来,
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而元宵赏灯,相传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全国各地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举办灯会,官方的、民间的,各具特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