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段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有效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根基。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强化期是小学低年级这一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训练,发挥“良好课堂习惯”模范作用,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化良好习惯,借助多元评价,持之以恒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课堂习惯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有效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根基。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强化期是小学低年级,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帮助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呢?
  一、早期培养,细化训练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巨大力量,它可以支配生活。”一个好习惯必须从小通过完善的教育养成。针对低年级学生强有力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教师要明确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训练要求,并加强实践。在一年级刚入学,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进行细化要求:如,上课坐端正,不能歪歪扭扭;起立回答问题时应该挺直腰板,大声响亮;写字正确的姿势是“头正身直脚放平”;读书不唱读不拖读;上课要专心听讲,不东张西望;不插嘴,不开小差,积极举手发言。总之,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习惯都要进行具体的要求,并在平时的课堂中进行训练强化,慢慢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在平时的训练中,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口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习惯的培训。如,“火眼金睛,看黑板”;“聪明的同学请坐好”“小嘴巴,不说话”“棒棒棒,你真棒!”等等这些指令明确的语言,让学生在配合老师的同时,培养自身良好的课堂习惯。对于一些一年级没有形成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干预,要对他们进行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或者让行为习惯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合力让他们在低年级就形成良好的课堂听说读写习惯,为以后更高的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榜样示范,不斷强化
  有时,个体会通过特殊的心理动机,选择性地吸收和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事物,这被心理学称为“相似模仿”。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印象刺激的时期。典型榜样示范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大力表扬,多番强化良好课堂习惯的行为,树立班级典型榜样,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同学模仿学习。课堂中,要纠正不认真听课,开小差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夸奖一下“某某听课真专心!”听到老师这么一说,大家自然去模仿他。当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性使然,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为了激励他们坚持得更久一些,可以让这些同学当“小老师”,这些“小老师们”要为大家作出“标准”的模仿动作,自然对自己的要求就得高了,更也不敢轻易松懈。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类似《孟母三迁》《李四光》这些生动有趣又励志的故事给学生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偶像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学高为范,身正为师。”最典型的榜样是“以身作则”,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课堂中,教师倾听的习惯,说话的声音以及方式都应该是给学生做出示范的,让学生在老师的语言以及行为中知道说话要大声响亮清晰,要懂得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 甚至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书写的时候也必须是一笔一划,书写工整,教师“榜样”是强化学生良好正确的书写习惯的开始。教师认真书写,让学生知道写字就得一笔一划,慢慢地认真地写,让他们从小就写工整字,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书写习惯。
  三、创设活动,体验内化
  小学生的自律和注意安定还是贫乏的,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亦不持久。教师可根据低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沙龙或心理健康活动班,对学生进行观察和集中的专项心理训练,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一年级开展《我会观察》的心理健康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懂得并学会运用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课堂观察习惯。在二年级开展《专心致志,我能行!》的主题心理活动。通过密码信、分拣红黄绿豆子、描红练习等心理游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内化为专心听讲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活力,有兴趣的教育形式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参加课堂学习,无意识地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在课堂中,教师常常使用鼓励的语言来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针对其注意力不持久,在课堂的中间,教师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热身游戏,如交叉手指;石头剪刀布;正说正做,正说反做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放松,又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内化良好的听课习惯。
  四、多元评价,持之以恒
  良好的课堂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除了注重学生各种行为习惯训练,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活动以外,还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课堂中教师的口头表扬是其中一种激励方式,但要评价更加持久有效,还可实行积分制。对每节课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小印章”奖励,每周累计得分最高的同学为这一周班级的“课堂小明星”。记录每位同学每周总得分,纵向对比,评出每周的“课堂习惯标兵”,还可以根据班级特色,学生特长,评出每周的“读书之星”“小小书法家”,等等。对以上表扬的同学,颁发奖状,并且通过校讯通、微校通等通讯工具对以上同学进行表扬,让家长也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合力共同帮助低年级孩子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而在评比中,对于得分较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进行强化行动。教师或者班干部要对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直到其掌握并巩固这一课堂学习习惯。惩罚和奖励并行,结合多项评估,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开发和强化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一个从小养成的习惯很可能收获一种命运。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要细心、用心、耐心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让这一个个好习惯撑起他们的“大未来”。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找准“点”,在教学中、活动中、环境中、实践中育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有健全的人格,做一个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找准“点”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尤为重要。如何开辟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又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途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有健全的人格,做一个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高素
【摘要】到了五年级,许多学生在书写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小学五年级如何开展有效的写字教学,本文就五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五年级;有效写字教学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美好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认
【编者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为人师者,应追求“创新”“献身”“孜孜以求”这三种境界。周华章老师,从最初的一名懵懂迷惘的“学徒”,逐步成长为小有成绩的“运动员”,进而修炼成领跑中心城
周有光先生曾言:“文化如水,从高而下不可逆流。”的确,学生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高雅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优秀集体中和谐的一个分子。《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9章中关于建构主义的阐释,让刚刚经历了中山市特别班级申报活动的我,对在建构班级特色文化上的知识原理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认为,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要用爱心浸润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爱让学生打开一扇扇心窗。要和学生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严中有爱。要常与家长沟通,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下自由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爱心;激励  我在教育岗位上不知不觉度过了26个春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但回头想想,辛苦中有快乐,快乐中有感动,是爱伴随着我这26年的时光,26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浸润着我无限的对学生的爱。  我一直把学生
本报综合报道 2020年1月14日,以“科创与教育”为主题的第九届深港校长论坛在香港举行,两百多名来自深港两地的校长和教育者开坛论道,亮点纷呈。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关苏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深港校长论坛已发展成为深港教育合作的一个高端平台和品牌活动,关注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深港校长论坛,分享了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两地学校的管理水平。关苏希望本次论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个阶段教育都在不断改革,需要得到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视。其中优秀生作为班级倍受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刻苦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知道如何能够正确将问题解答,从而取得更高的分数。但是在光芒的遮盖下,他们身上的缺点没有得到关注,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优秀生的问题,并阐述了优秀生的呵护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自主发展,学习不仅要有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批判质疑、理性严谨思维和勇于探究攀登的科学精神。  正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常见、特殊的几何体,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可借助正方体这一参照物,理顺相应的概念、定理等形成自主学习、拓展、延伸和变式的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纵观近几年新课标1高考,发现正方体是高频考点,为了
【摘要】PBL模式下的物理教学将知识置于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作为主体,从问题出发,结合已有知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找出规律,过程中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PBL模式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科学思维;PBL;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作为物理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一,是学生科学素养重要的部分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为了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好学生们的数感能力,夯实数学基本素养,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激活生活体验,内化知识;组织交流讨论,拓展思维;开展比较活动,理解相对;解决具体问题,尝试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数学基本素养;内化知识  数学基本素养涵盖多个方面,学生们的数感能力,即学生们对于数字、数学的直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