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下的中学英语课堂中,虽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摈弃,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课堂中的提问仍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设置提问,使之不流于形式,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索,并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是需要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关键词】英语课 课堂提问 设置技巧
  随着新课程在我国全面实施,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课堂中的问题也应根据这一目标进行设计。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对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缺乏研究与探索,没有根据不同的课堂情况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没有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问题类型,没有使用适当的提问策略,英语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缺乏实用价值。教师的提问必须既讲究艺术性,又讲究实用性。本文拟对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做简单分析,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技巧一:根据不同的课堂情况选择合理的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问题不预设任何答案,没有限制,没有框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开放式提问用于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做出反应,能避免阻塞学生的思路,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
  封闭式提问是指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有限制的。封闭式提问可用于指导学生定向思考,并能促使讨论沿着正常的轨道进行。
  请比较下面两个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
  T: Do you like this story?
  Ss: Yes.
  T: Do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
  Ss: Yes./No.
  T: Do your classmates ever do anything that disturbs you?
  Ss: Yes./ No. (接着课堂陷入沉默)教学片段二:
  T: Is it important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 people?
  Ss: Yes.
  T: What will you do if one of your classmates doesn’t understand or hurts you?
  比较这两个教学片段,在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时,片段二中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What will you do if one of your classmates doesn’t understand or hurts you? 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既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表达能力。片段一中教师的提问堵塞了学生的思路,也使课堂教学进入了瓶颈。但是并非开放式提问总是优于封闭式提问。
  例如在学习英语动词时态这个单元时,如果教师只需要学生复习上节课已经学习过的几种动词时态,以便展开练习,就可以采用封闭式提问,让学生列出相应时态下的动词形式。这不但巩固了知识,还节省了课堂时间。
  2.直接式提问和间接式提问。直接式提问是指提问时直接指明问题的回答者,问题答案也很明确。直接提问针对个体,可以让不爱说话或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加入课堂讨论中来,可以通过利用某种“行家”意见,推动讨论向前进。有时还可以制止无关的交谈或不适当的活动。如针对一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将其“拉”回到课堂中来。
  或者当讨论到某个生活中的小常识时,如果让班级中这方面的行家生活委员给大家作解释,学习效果会更好。
  间接式提问是指问题面向所有学生,问题答案不唯一,教师有时可引导学生指向某个预设答案。间接提问针对整体,用于发动和刺激学生展开讨论。如何刺激那就要从让学生感兴趣入手,巧设悬念,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片段:
  T: I am very excited because the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and I can go traveling. Last summer, I went to a very interesting place. (Showing some pictures)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
  Ss: Huangshan.
  T: Girls, can you guess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to me during the holiday?
  教师借助最后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对假期旅游话题的兴趣,通过猜测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插曲,充实假期之旅的内容,为即将展开的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做好了铺垫和热身。
  3.反向式提问和传递式提问。反向式提问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马上作答,而是巧妙地反问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再做分析与补充。反向式提问用于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设身处地想问题,还可以去除障碍或难题。如在学习莫泊桑的“The Necklace” 一文时,如果学生问 “ What’s the narrator’s purpose to write this article?” 教师就可以随即反问学生“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ilda?””Can you describe the society which she lived in?”问到这里,学生提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在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时提出了两个较容易的问题反问他。
  传递式提问是指教师将一个学生的问题交由其他学生回答。传递式提问有利于建立一种共同交流心得的气氛,提高集体参与度,还可制止个别占着话题不停的局面的发生。如在学习侦探小说“The Glove”一文时,有学生就提出文章第一段交代了犯罪现场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必要,教师就可以将问题传递给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当然,课堂的提问方式还有很多种,如清单式提问、假设式提问、举例式提问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只要教师能根据不同的课堂情况选择合理的提问方式,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巧二: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
  1.记忆和感官型问题。记忆和感官型问题是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具体书本知识或具体信息的掌握和理解提出的问题。此类问题可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或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之所在。此类问题经常用 who, what, when, where, which 等进行提问。如在课文“Throwaway Clothes:Cool and Cheap”中可以提问“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clothes sold at H﹠M?”“Who are most likely to be H﹠M shoppers?”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逻辑型问题。逻辑型问题是指教师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整合,并能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对相关内容作出合理表述时提出的问题。此类问题经常用 why等提问。如在“Heroes”一文中,教师可以提问“Why have there always been heroes in human history?”
  3.创造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是指教师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运用发散性思维将相关话题引申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提出的问题。此类问题经常用 How等提问。
  教学片段:
  T: In senior books, we’ve learned many texts about famous people besides Madame Curie. Who are these famous people?
  Ss: Cark Marx, Abraham Lincoln, Walt Disney…T: How did they become successful?
  学生们各抒己见,热情大胆地交流,得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
  技巧三:避免使用不适当的提问策略。
  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仅需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类型,还要避免以下一些不恰当的提问策略。
  1.整堂课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教师的提问很多但是学生的主动提问极少。
  2.为了不影响教学的进度,让教学过程总能按自己设定的路子走下去,总是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成绩中差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
  3.教师过分引导,勉强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
  4.表层问题多、深层问题少。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教师的提问策略关系甚大,教师必须关注提问的“质”与“量”,讲求提问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问答习惯等。
  技巧四:教师提问时注意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包括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教师肢体语言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充分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同样可以提高提问的课堂效率。运用肢体语言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适度。英语课堂中,教师过慢、过多地重复同一动作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过快、过少的肢体语言又不能给学生留下任何印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一分钟之内同一动作重复两到三次的效果是最佳的。过分夸张的肢体动作还会让学生觉得突兀。因此,教师需考虑在恰当的时间使用适度的肢体语言,给教学锦上添花。
  2.自然和谐。教师的肢体语言需符合提问的内容和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 能真实反映出自身对课堂、对工作的热情,而非为了任务而上课。例如在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提问时,教师就不应该满脸笑容了。又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在提问时突然间手舞足蹈起来,学生也会一时难以接受。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更好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杨永东.英语课堂提问类型、方式及其改进[J]教学与管理. 2008.
  [3]徐立群.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 2010.
其他文献
通过电光开关直接削波的方法,从实验上在一普通紫外预电离XeCl准分于激光器上获得了2~10ns的准分子激光短脉冲;方案适用于任何其他准分子器件.给出了实验报道,并就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方案进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话一点也不假。对于青少年来说,因沉迷网络自毁前程的比比皆是,实在令人担忧。但在集网络、游戏以及各种应用程序于一体的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家长的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
“同志”一词是如何来的呢?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含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做了解释:“同德
阿尔泰林区位于新疆北部,山体自西北至东南全长约400余公里。最高峰为友谊峰高4374米,山势由北向东南渐低渐窄,西北部宽度约150公里,东南部宽度约80公里。而山麓带地势与山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双功能螯合剂的研制李美佳,庄湘莲,陈艾,赵启仁,张福华,刘洁,胡壁(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9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标记试剂
湖北省浠水汉剧团,为了广泛深入地宣传总路线,他們除了坚持每周两天的街头演出,和每天开演前加演一至两个宣传节目外,最近,剧团在江西波阳、乐平等地,还举办了总路线演出专
冶金工业部为了满足全国广大冶金企业职工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最近建立了冶金艺术剧院。现在上海市委、浙江省委大力支援下已建立了越剧、杂技、歌舞三个团。目前,在北京
在宽电子束聚焦理论基础上,利用非正交旋转曲轴坐标系,研究了电磁聚焦成象系统的曲轴象差理论.采用象差积分函数形式,导出了二级几何象差、主轨迹色球差和曲近轴色球差的象差系数
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我们邀请了美国肯塔基大学林学系张森教授来我院进行技术座谈。张森教授是在赴江西共大讲学前应森林经理学会的邀请来京进行学术交流的。张教授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