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DXM)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选择标准:初治住院的结脑患者,住院3个月以上或住院2个月,但出院后一直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者,随机分组。
  ①大剂量短程DXM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6~64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6~30岁38例,30~50岁8例,5~64岁4例,早期(<7天)者10例,中期(8~29天)者28例,晚期(>29天)者12例。本组结脑中伴有粟粒性肺结核者19例,浸润性肺结核者8例,单纯性结脑10例,本组并颅内高压者29例(58%)。②一般剂量疗程DXM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2~78岁,平均32岁,其中12~30岁19例,30~50岁7例,50~78岁4例,早期(<7天)者6例,中期者21例,晚期者3例。本组伴粟粒性肺结核者17例,浸润性脑结核者6例,单纯性结脑者5例,本组结脑并颅内压增高者18例(60%)。
  以上两组结脑病人无论从年龄、症状及并发症等方面均相当,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采用规律、联合、适量、全程化疗:50例结脑患者均采用链霉素(SM)或乙胺酊醇(EMB)、异烟肼(INH)、复合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四药联合短程化疗。具体方案:SM0.75g/日,肌注(3个月后停用)或EHB0.75g/日内服;INH0.6~0.9g/日(静滴),3个月后改为内服,RFPco0.45~0.9g/日,内服PZA,1.5g/日内服(内服药均为顿服),化疗总疗程为1.5~2年。
  降颅压治疗:①常规应用20%甘露醇250~500ml/6~8小时,连尿20~60mg,2次/日静脉注入。②放脑脊液(CSF)疗法:对脑压>29KPa(300mmH2O),交通或不全梗阻性高颅压者,在常规脱水,利尿剂应用基础上,并用放CSF法,1~3次/周,量为10~40ml/次至脑压恢复正常(重症患者每日或隔日采用腰穿或蛛网膜下腔插管引流法)。
  激素用法:①一般剂量:疗程D×M法:10mg(15天)~7.5mg(15天)~5mg(15天)~2.5mg(15天)~1mg(15天)静脉滴注。②大剂量、短程DXM法:30mg(5天)~20mg(5天)~10mg(7天)~5mg(7天)~2.5mg(7天)~1mg(7天)静脉滴注。
  
  结 果
  可以看出各年龄段结脑患者采用大剂量短程DXM疗法的治愈率均高于一般剂量,疗程组,尤以6~30岁(大剂量组),12~30岁(一般剂量组)更为显著;30岁之前年龄组和30~50岁年龄组对比,大剂量短程DXM组结脑后遗症明显低于一般剂量疗程组,大于50岁年龄段大剂量、短程DXM组结脑病死率低于一般剂量、疗程DXM组。
  从表2可以看出早、中、晚期大剂量DXM组结脑治愈率均明显高于一般剂量DXM组,尤以早期为著,且无1例死亡及后遗症。
  


  从表3可以看出:大剂量短程组结脑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与一般剂量疗程组比较基本相似,但继发感染明显低于后者。
  
  讨 论
  我们在结脑的治疗中,对重症结脑,偶尔应用较大剂量、较短疗程DXM疗法,却意外地发现患者意识障碍恢复迅速,病情明显缓解,这一事实给予我们启示,为了探求结脑应用DXM的适宜剂量和疗程,即使DXM充分发挥作用,又能使其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我们在临床上经过十余年的临床结脑患者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大剂量、短程DXM组结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高血压、意识障碍的恢复均较一般剂量疗程DXM组明显缩短。大剂量短程DXM组50例结脑出院时治愈33例(66.6%),好转12例(24.0%),死亡2例(4.0%),后遗症3例(6.0%),经过3年随诊45例全部存活,结果表明,疗效优于一般剂量、疗程DXM组。
  本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DXM对结脑的疗效与发病年龄、病情较重密切相关。大剂量短程DXM疗法对青壮年(<30岁)早期结脑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一般剂量、疗程DXM疗法,主要体现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等方面。结果证明,青壮年早期结脑患者为大剂量、短程DXM疗法的最佳适应证,而且就两组不良反应方面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基本相似,而大剂量、短程DXM继发感染者少于一般剂量、疗程组。结果提示:大剂量、短程DXM治疗结脑,临床不良反应并不比一般剂量、疗程DXM组严重,只要临床密切观察,正确处理,也是较为安全的,故此大剂量、短程DXM治疗结脑,尤其早期结脑有待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广田,主编.成人结核性脑膜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10
  2 余秉真,等.205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探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2,15:79
  3 长春市结核病医院杂志论文集,2002,12:63-66
其他文献
摘要 运用“木桶原理”,结合乡镇卫生院特点,将此原理运用到城市对口支援工作中:①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是装水的瓶颈,突破瓶颈主要靠长板带动自我提升;②木桶是否有缝隙是能否装水的关键,要加强受援单位职工的凝聚力;③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是能否装水的基础,支援医院和受援单位都要关注乡镇卫生院的制度建设和环境卫生改造。  关键词 木桶原理 对口支援    多年以来乡镇卫生院举步维艰,发展迟缓,这其中有多种因
期刊
关键词 ED 药物治疗    平滑肌松弛药  ①罂粟碱(30mg)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ICI),最常用的是前列地尔和Tri mix(罂粟碱、酚妥拉明和前列地尔组成的复方制剂)。罂粟碱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和药效稳定,主要不良反应为持续勃起和纤维化。临床通常为30mg罂粟碱合用0.5~1.0 mg酚妥拉明。②1%~2%硝酚甘油膏:为NO供体,贴片一般为24小时,释放5~10mg硝酸甘油,不良反应有头痛、头
期刊
关键词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    本实验通过观察莱菔子有效成分水溶性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大鼠血清NO、血浆AngⅡ含量和血浆肾素活性(PRA)的影响,探讨莱菔子的作用机理。    资料与方法  药品制备: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  实验动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0只,雄性,12周龄,体重265g±20g,清洁级。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
期刊
关键词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 血压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本实验通过观察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深入探讨莱菔子的作用机理。    资料与方法  药品制备: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  实验动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0只,雄性,12周龄,体重265±20g,清洁级。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实验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1993~2003年我院收治的5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6.2岁,其中男49例,女1例。高血压病20例(40%),糖尿病4例(8%),高血脂症18例(36%),49例男有46例吸烟,其中每日在20支以上有30例,酗酒、暴饮暴食17例(34%),有家族史患8例(16%),其中包括1名女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50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W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中毒患者105例,男28例,女77例;其中14~25岁40例,26~35岁36例,36~60岁29例。误服25例,自杀80例;有机磷农药60例,安眠药40例,灭鼠药5例。口服毒药至就诊时间:2小时内63例,3~5小时 38例,16~24小时4例。临床表现:神志清醒40例,嗜睡39例,昏迷29例,肌颤抽搐40例,烦躁不安18例,胸闷、呼吸困难、流涎40例,肺部湿性啰音42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共15例,男6例,女6例;年龄20~64岁,平均31.2岁;病程1周内11例,1周~1个月4例。大多急性起病,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例,风心病史1例,分娩后3天发病1例。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头痛12例,伴呕吐8例,视物不清4例,精神障碍1例,癫痫3例,视乳头水肿8例,颈部抵抗7例,肢体无力2例。  脑脊液(CSF)检查,15例病人均进行了腰椎穿刺脑脊液检
期刊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下简称FD)是一组与多种因素有关的上消化道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时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许多患者常常反复发作,且疗效不佳,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持续发作2个月以上的顽固性FD患者206例,给予多潘立酮2倍剂量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26中,男87例,女139例,年龄17~72岁,平均38.6岁。初诊时表现为腹胀者185
期刊
初诊2型糖尿病早期采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已取得临床可喜成绩,部分病人强化治疗后可单纯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使糖尿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罗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从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的两个方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部分受损角度探讨早期罗格列酮联用CISS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能会获得更加令人兴奋的效果。本文对34例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CIS
期刊
2004年11月~2006年9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4年11月~2006年9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男31例,女25例。现将其分为两组:初治组25例,年龄32~83岁,肺结核病史半月~1年,痰结核菌涂片阳性9例(16 %),PPD实验阳性11例(44%)。X线影像显示:以浸润性病灶为主21例(84%),增殖性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