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Pb对植物的影响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溶液培养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简单的植物培养过程。
  (2) 让学生动手尝试无土栽培的基本操作过程,了解前沿生物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3) 让学生实地观察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 实验原理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上倍受重视的一类公害。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气、废水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植物及其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Pb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植物吸收与富集重金属研究表明,铅矿渣造成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土壤铅含量与取样点至铅矿渣堆的距离成正比,污染区植物根部有较强铅吸收与富集作用,其植物根部铅含 量与相应土壤中铅含量成正比,下面就以铅对小麦污染导致的直观效果说明重金属铅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 实验器材
  
  (1) 小麦种子、PbCl2溶液;(2) 通用营养液、小沙粒;(3) 培养皿、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备用花盆、注射器、直尺。
  
  4 实验内容
  
  (1) 小麦种子发芽率测试:
  ① 选取大小、形态相似、饱满的小麦种子20粒;② 选取两个大小相同的培养皿,并编号①、②,在清洗干净的培养皿中平铺3~4层吸水纸,用注射器喷洒适量的蒸馏水,使吸水纸保持湿润;③ 把选好的种子均匀分布到2个相同的培养皿中;④ 每隔3小时,用注射器喷洒适量蒸馏水(通用量20 mL左右/每个培养皿/每次)。测试时间:1.5~2 d。
  测试结果:① 号培养皿中10粒种子,有8粒完全出芽。② 号结果相同,发芽率80%。
  (2) 小麦幼苗的砂培。
  ① 选取大小相同的备用花盆6个,并编号对照组①②③,实验组①②③;② 在6个花盆中装入清洗干净的等量小沙粒;③ 用玻璃棒在每个花盆中钻30个1cm左右分布均匀的小洞并移入小麦种子;④ 在每个花盆中喷洗等量蒸馏水,使沙子保持湿润;⑤ 前两天每隔4 h浇一次水,并观察记录小麦种子发芽情况,测试结果平均出芽率85.7%;⑥ 溶液培养:
  A. 配制营养液(营养液:水=4:100)
  每个花盆加新配营养液208 mL。
  B. 每隔6 d,新加一次营养液,其间测小麦株数高度变化情况。观察小麦茎叶生长状况并记录。
  
  (3) 用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处理小麦幼苗:
  ① 分别配制浓度为0.2 mol/ms、0.5 mol/ms、0.8 mol/ms的PbCl2溶液,在实验组①号、②号、③号盆中各加入新配制的PbCl2溶液,对照组保持正常,不做任何处理;② 每3天换一次铅溶液,其他条件不变;③ 观察对照组,实验组中,小麦幼苗叶、茎变化情况,并记录;④ 最后观察两组的根生长情况。
  
  5 实验结果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铅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影响,以及植物中毒后的症状,结果表明,铅对植物根系发育,生长影响极大,可使根冠有丝分裂减少,根量减少,铅进入叶肉组织导致叶片失绿,严重时使叶片枯黄、死亡,试验早期植物中毒,表现为根冠膨大变黑,严重时根系腐烂,当营养液中PbCl2浓度达到0.5 mol/ms时,试验后期引起植物死亡不能恢复。
  通过该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分析数据处理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并提高了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自然的情趣。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酒店的要求呈现出明显差异化。人们不仅追求标准化服务,酒店的个性化服务也已成为酒店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深圳某国际酒店为例,探讨酒店在个性化餐饮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解决问题,实现酒店的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酒店 个性化服务 餐饮服务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81-02  一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提出,他先后提出每个个体都具有九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生存智能等)。根据多元智能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时可以有两种思路: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可以更好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图1所示的教学设计过程。  1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主要介绍DNA分子的结
摘要结合“遗传与变异”章节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核心素养 概念教学 遗传与变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而逐步形成的正确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命观
摘要 以一堂生物学课中的提问为例,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了解提问目的,注重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重视问题的开放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效地利用提问的策略;在宏观层面上,生物学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视野。  关键词 提问教学 有效教学 案例分析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在当前实际教学中,提问是驱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从教师的发展和需求出发,我刊积极打造为中学生物教学服务的学术期刊。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物学改革的发展,发表更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得杂志能够真正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及时和宝贵的资讯与经验,我刊自2016年第一期开始页码从原有的64页改为80页,定价由原有的6.5元改为10.0元。欢迎订阅!  《中学生物学》编辑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学中。探究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静态教学方法转化为动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新媒体教学过程延续到课后,辅助学生回顾课堂的知识点,真正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對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的动力》中“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验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美国生物教材 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1教材分析  McGraw-Hill公司于2004年出版的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的动力》一经问世,便成为许多国家高中生物教学参考书。该教材
摘要 以“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为例,阐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教学素材的重要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发生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素材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20)08-0003-03  伴随着核心
摘要: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野下,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例,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型生物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知识迁移应用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整个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探究;实践型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普通高中生物学
一、选择题    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