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经营学》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思路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银行经营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同时商业银行也将成为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方向。因此,金融学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浅谈了《商业银行经营学》目前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0.067
  商业银行经营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体系; 此外,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也是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一个很重要的就业流向选择。因此,商业银行经营学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就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培养商业银行所需的专业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商业银行经营学》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金融学专业学生,金融学学科建设以及我国培养专业人才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我们的教学中,该课程依旧存在这如下问题:
  1.1 课程安排及教材方面的问题
  1.1.1 教学方式传统,缺乏实践培养
  目前,大多高校在商业银行经营学教学中依旧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严重依赖于教材地进行照本宣科,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并未从实质上改变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实质上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单方面灌输、缺乏互动交流。此外,由于教材内容多且抽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只能完成教学大纲中的理论部分,联系实际只能点到为止,更不要提学生结合现实的理解和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了。最终这种完全依赖于课本,脱离实践的理论知识必然带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理论知识脱离现实运用的教学结果。
  1.1.2 教材枯燥,理论复杂
  目前,在商业银行经营学的教材中不仅涉及商业银行众多的主要业务,还涉及大量风险管理的指标和公式,理论知识内容较多。并且,教材中许多章节都是独立考虑某一因素,都是对现实的极端简化,这使得学生难以真实了解到真实的市场,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能合理应用。此外,由于商业银行产品更新快,法规政策更新多,外部环境较为复杂,教材中很多前提和假设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这不仅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书本知识到底有没有用”的困惑感。最终,使得对本课程抱有较高的期望值的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产生失落感。
  1.2 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1.2.1 教师缺乏教学创新,考核方式单一
  高校教师两大重任即科研和教学,但迫于职称压力部分高校老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导致教学改革的驱动力不足,教学创新意识不够,多数老师仍然习惯于使用最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可是,由于本课程内容浩繁、难度较大、应用性较强,教师在命题中往往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难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更不要提查考学生对这样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实践运用能力了。
  1.2.2 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课堂脱离实际
  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主要来源于博士或少数应届研究生,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学术研究,但其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经验也相对缺乏。在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在理论知识本身就滞后于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下,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只能照本宣科地讲解理论概念,使得课堂脱离现实,课堂效果无法满足未来商业银行的人才需求。
  1.3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金融专业仍然是文理兼收。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总体上参差不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的挂科率在所有课程中居高不下,这反过来导致这些课程的教师不得不尽量控制教学的深度,结果使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这使得商业经营学中许多公式、模型让大部分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更难以用其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此外,学生自身对现实问题认知度较低,缺乏专业素养和专业意识的培养,这些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学的教学效果。
  2 推进《商业银行经营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商业银行经营学中的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2.1 课程设置方面
  2.1.1 理论结合实践,引入沙盘模拟
  减少纯理论式的枯燥教学,引入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如 “商业银行模拟经营沙盘”。这种课程模式与 ERP 类型沙盘相似,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后,使学生在模拟的经济环境中体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避免了理论空谈带给学生的枯燥感和理论知识无用的错觉。此外,这种娱乐性的仿真模拟使得学生变成了一个金融工作者,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为今后学生的商业银行从业生涯奠定基础。
  2.1.2 加强校企合作,增设专家讲座
  除了僅仅只有教师与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外,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
  社会责任感,鼓励教师动用自身社会资源从而聘请银行部门富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获得最新业务及政策动态的信息,缩短课堂与现实的差距。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参与商业银行的实习。
  2.2 教师方面
  2.2.1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强化教改意识
  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高校应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尤其是通过“青蓝工程”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增强教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应该在职称评选,绩效分配中强调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充分激发教师的教改意识。
  2.2.2 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总是忙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再加上考博和职称的压力,严重缺乏实
  践经验。高校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考核教师,鼓励并帮助教师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从教师能力方面缩短课堂与现实的差距。此外,高校应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人才教师,使教师队伍具备理论教学素质的同时也具备实践教学素质。
  3 学生方面
  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金融素养,包括知识结构、数学能力、实践经验等,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学的教学效果。课堂中也可通过案例分析,新闻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将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作为一个教学平台的延伸,鼓励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考证。
  参考文献
  [1]于蓓.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9(9): 235-236.
  [2]申韬,黄晓明.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 金融教育研究, 2013, 26(1): 64-69.
其他文献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均匀蛾眼结构(UMS)和双混合蛾眼结构(BHMS)进行仿真,分析底面直径和高度对反射率的影响规律,比较了UMS与BHMS的减反射性能。基于反射率曲线和电场强度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心最常见的诊疗方式,护理操作是输液成功的关键,体会如下。
目的探讨氧糖剥离(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对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为急性脑缺血早期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OGD模拟缺血缺氧诱导
<正>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化肥、农药用量实现零增长;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
在海外总承包项目中,大部分前期设计存在基础资料不全,缺少地勘和测量等必要技术手段等不利条件,项目的标准、规范等边界条件也不确定.而为了满足企业投标报价、签订商务合同
目的建立体外小胶质细胞糖氧剥离活化模型,并探讨小胶质细胞活化与MRP8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糖氧剥离(OGD)法建立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MTF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态势保持一致性,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一中心目标来开展工作,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利用党建平台建设来将党组织与企业
针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设计一套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个性化就业招聘信息智能推送系统,并通过编程方式实现本系统的开发,望能为兄弟院校开发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环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培养工程类人才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介绍了南票矿务局三家子矿井田地质的矿井概况,采煤方法的更迭和最后水力采煤方法在该矿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该矿对巷道布置,高压水供水方式、硬煤开采,煤泥回收,设备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