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论国家跨越式过渡及其当代价值启示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越式过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经济社会形态演化规律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结合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和落后国家追求现代化的现实情况,进一步提出了跨越式过渡的可能条件和持续条件,这与他和马克思早期探讨人类社会制度演化的结论有明显差异,但绝不能视恩格斯晚年对跨越式过渡的研究为理论背叛,相反,这是他秉承科学严谨态度对落后国家发展模式的丰富和完善。恩格斯在国家跨越式过渡问题上没有形成严格的定论,这为后继者进行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比如借鉴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的跨越式过渡、社会主义发展要根据时空条件变化而有针对性地变革相关制度结构、生产方式灵活调整与政权稳固之间的关系等。跨越式过渡是国家追求现代化的特殊形式,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特殊要求。
其他文献
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是恩格斯参与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基本前提;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他们二人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武器;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独立研究,为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对象的《资本论》巨著的写作提供了理论观点、典型事例、佐证资料和修改意见,并为编辑、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两卷付出巨大辛劳,为捍卫、阐发和传播《资本论》思想做出巨大努力,是恩格斯对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做出
发展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但现实中往往盲目追求技术的经济效益,忽视技术发展可能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风险。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引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框架,区分人与技术互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新科技革命引致的生产方式演进给人与技术关系带来的复杂影响。分析表明,人的主体性缺失问题并不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生产方式社会属性中的不合理因素所致。一方面,新科技革命给人的主体性复归提供了生产力基础;但另一方面,随着人的“数据化”,私人资本通过垄断性数据平台对普遍的“社会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恩格斯的技术思想产生了技术决定论、技术批判论和技术社会建构论三种不同的理解范式。通过考察唯物史观视阈下恩格斯对技术的定位、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技术发展悖论的分析和对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技术发展等相关文献可知,恩格斯的技术思想事实与以上三种范式存在根本区别。全面把握唯物史观视阈下恩格斯的技术思想,不仅可以破除以上三种范式对恩格斯技术思想的片面认识,而且可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指引。
2014年开启的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取得较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落户困境,主要体现在落户难与不愿落户并存、城市选择性落户现象普遍、落户隐性门槛多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偏差、执行路径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大、相关配套改革滞后、激励政策作用未充分发挥等。下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应抢抓城市对人才甚至人口争夺愈演愈烈的有利时机,把握“放宽落户门槛”社会共识基本形成的有利局面,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关键环节,从制定差别化落户政策、消除相关制度障碍、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激励政策、构建落户平台和健全组织实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成为适应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的新要求。城乡关系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逆城镇化趋势的出现。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政策,制度创新与政策导向促进了逆城镇化的发展,也使部分生产要素流向乡村,以致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和行政建制下出现了各种“城市型要素”,促使大城市地区部分乡村功能发生演变,乡村功能的演变将成为重新配置城乡发展资源和产业格局的主要依据,也是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促进城市要素与农村资源的内在、
教育扶贫是指通过以教育资源为核心要素的精准投入实现贫困群体脱贫的扶贫模式。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实施主体,承担着教育扶贫的主体任务和功能。这其中,高校对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人力资本形成的“孵化器”,而人的全面发展是走出贫困的根本动力与目标。教育扶贫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框架成为可能并渐进实现的。教育扶贫模式作为已为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成功扶贫模式,遵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扶贫领域里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对人类扶贫减贫事业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进入相对扶贫阶段,需要保
基于2001—2017年我国与已签订10个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产品贸易数据,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法量化FTA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条款(TBT)合作程度,实证检验TBT合作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总额和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TBT合作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总额和二元边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为突出。就具体条款而言,减少贸易扭曲条款对扩展边际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设置争端解决机制条款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不显著。TBT合作对高技术行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强,其中主要通过集约边际促进高技术行业的出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分配课题组调查数据(CHIPS),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视角研究城镇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参与养老保险会显著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低收入、老年组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与城镇居民保险相比,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家庭消费。第二,参与养老保险有利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参与养老保险能显著改善中高收入、中年组家庭的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保险相比,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更大。基于此,应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提升养老
水资源问题一直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由辽宁师范大学孙才志及其研究团队撰写的《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一书,在系统梳理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将内生增长、资源配置、资源环境约束与人文发展有机融合起来,重新诠释了水资源效率的内涵,通过对影响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驱动机理进行研究,构建了我国水资源绿色效率保障体系框架,并进一步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属于通用技术,其创新和扩散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过程。基于322家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技术扩散的关系数据量化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两个技术经济系统之间的扩散不是单纯的技术转移和复制,而是一系列互补性创新和专用性技术体系的累积过程。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内的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是实现互补性创新和专用性技术体系积累的关键。对于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政府政策的重心是构建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系统。因此,积极制定和实施以“双创”为